🧚♀️封面語錄
「經文的用意,不是外在功課,而是讓那顆漂泊不安的心,終於安回自己身上。」
我那時候根本不想修行,卻偏偏神佛一再出現在夢裡,把我從角落逼了出來。甚至連去國外旅遊,都還夢到祂們,心裡只好哀嚎:「天啊~連到國外都不放過我?」就這樣,我被一步一步半推半走到祂們面前,開始了一段完全沒料到的修行。
我跟祂們第一次相處的經驗,其實一點都不浪漫。不是什麼「靈光一閃」或「天命加身」,而是—我被「壓著」在祂們面前,唸經。還是一大堆經文。😂

瞬間我好像縮小了,經書比我大至少三倍,當時真的只能分秒必爭、不斷唸下去。
那時候的我,其實對修行很排斥。因為心裡一直在打轉:
1. 外界眼光:宗教這東西,在很多人眼裡很怪,我怕別人怎麼看我。
2. 乩身恐懼:我聽說乩身上場會進入失神狀態,對那時候的我來說,最怕的就是「失去控制」,做出不是平常自己的樣子。那時候的我很在意外界眼光,所以光想就覺得不安。
3. 形象控:老實說,當時的我真的很在乎別人怎麼看,不想被笑。
後來因為一段人生契機,我第一次走近四面佛。心裡突然冒出一句:「那…我是不是要念經?」我還真的去擲杯,結果答案是—「要」。而且還要在祂面前,安安靜靜地把經文一字一句念完。
這…有多耗體力嗎?我每次都念到滿身汗,感覺比跑操場還累。偏偏那時候剛好有個差不多時期的師姐,她什麼都不用念,神通就開得飛快,輕鬆得不得了。我就不一樣,偏偏要一卷一卷經文誦讀。
久了,我還會發小脾氣。心裡想:「為什麼別人什麼都不用做?我卻要念這麼多!」更氣的是—念了這麼多,我好像什麼都不會。

我滿頭大汗唸經,卻看見師姐悠悠哉哉翹腳喝茶。切~為什麼別人什麼都不用做,我卻要這麼拼命?
我不懂,為什麼要唸這些經?為什麼我做了這麼多功課,什麼都不通?看到別人進展飛快,我心裡其實很羨慕,也有點嫉妒。當時的我只覺得不公平,甚至懷疑是不是被特別刁難。
但後來我才明白,祂們的用意不是外在功課,而是希望我漸漸把那顆漂泊不安的心,安回自己身上。因為我的靈根自由到不行,要嘛就跑掉,要嘛就頂嘴,如果不先用經文把我定下來,我可能連入門都不肯。

後來我才懂,經文不是懲罰,而是在一字一句裡,慢慢把我的心安回來。
祂們知道我是什麼個性:不能硬逼,但也不能放太鬆。於是就出這招「壓著唸經」,先把我躁氣磨掉,再慢慢放我去自由發揮。
後來想想,這也挺可愛的。因為我這個人就是—只要心服口服,就會乖乖聽話。只是過程裡,得讓我覺得:「嗯,這真的有道理。」不然,我一定會笑笑說:「切~我才不要。」
回頭看,如果沒有那段被壓著唸經的日子,我也不會走到今天,能用筆安住心、陪伴自己。經文不是為了立刻開通什麼,而是慢慢把我的心帶回來,讓我開始學會:原來修行,也可以從這樣安靜的一步開始。

原來經文不是考試,而是一次又一次,溫柔地把我的心安定下來。
🧚詩意小句
經文不是立刻的鑰匙,而是慢慢打底的土壤。當時的我還在羨慕、還在氣,卻不知道,那一字一句早就把我的心收了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