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這樣開展的——
在瀨戶內海的燦爛陽光下,四位住在「冴島」這座瀨戶內海小島的高中生(二男二女)登場了。跟著他們,我們一起搭上了渡船來到冴島。我們看到船上有位說是要尋訪「夢幻劇本」的可疑劇作家。來到冴島後,我們也透過四位高中生的視角,認識了冴島上的許多住民,和他們的生活......
我承認,我一開始懷疑這是本推理小說。畢竟,我只讀過作者辻村深月的一部作品《時間停止的冰封校舍》,那是本精采的懸疑小說。另外,日本 wiki 上也把辻村深月的小說類型歸類為推理、懸疑,所以我誤會好像也是有道理。但讀下去之後,卻發現這是一本又溫暖又寫實的小說,我很喜歡。
幾位年輕孩子之間的情誼、島上人們彼此的扶持幫助、來到小島的幾位外人和本地人之間產生的連結等......這些固然都動人,但它卻不是一古腦溫情滿溢的故事,裡頭也細膩描述了人性的不同面向,好的、壞的,令人困惑的。
比如,有一段情節就深刻體現了人性的某個部分。
故事裡,有一位幾乎是逃來冴島的女子,曾在奧運中奪得銀牌。成名後,她被媒體追著跑,素昧謀面的親戚也找上門,她甚至輾轉得知,已沒聯絡的老同學對別人說:「只要我一句話,XX就會立刻過來找我喔。」
就在她筋疲力竭時,看到了一則新聞報導。
有一位在中東某學校工作的日籍女性受到攻擊,不幸過世,她是因為守護著當地孩子直到最後,才來不及逃生。之後,她就讀國中時的一位女老師投書報紙。那位老師說,她雖然不是那位喪生女性的導師,也覺得女性不是讓人留下特殊印象的學生,但自己當時對所有學生都很嚴厲。
這位老師參加了女性的喪禮,遇到以前的同事,對方說:「妳當初如果不是一位那麼嚴厲的老師,她之後或許也不會發生這種事。」這句話深深刺入這位老師的內心,讓她覺得自己也必須為此負責。
這個因果關係好像有點怪,對吧?在中東學校裡不幸喪生的女性,與國中時老師的嚴厲態度有何關係?是因為老師當初太嚴厲,所以造就了那位女性的強烈責任感嗎?
當然,此事也和奧運銀牌選手的狀況完全不同,但看到報導的她卻大受震撼,決心逃離這一切,因為她體悟到了一件事:
人想要趁機分一杯羹的,不會只有榮耀。人為了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故事,無論如何都會發掘出自己想要看到的意義。
好精準啊。
看到時,我深有感觸。

再拉回整個故事。
書裡出場人物雖然不少,但在作者的鋪陳下,每個人都頗立體。
故事一開頭埋下的幾個謎,後來也都豁然開朗,令人覺得或震撼,或感動。
我自己很喜歡這本書,喜歡到我本來是去圖書館借的,現在打算自己買一本!喜歡到我又跑去借了辻村深月的另一本書《慢活莊的神明》。更驚喜的是,一看目錄,赫然發現《島與我們同在》裡的某個人也在《慢活莊的神明》登場了,很期待。
《島與我們同在》以結構來說,共有四部( I~IV ),一開始節奏悠緩,有些人也許較無耐性讀下去。我自己也不是一口氣讀完,但來到第二部,我就覺得故事性愈來愈強烈,也愈來愈想知道故事後續發展。
辻村深月的敘事都很有畫面,這本書的譯筆也不錯,想讀個有海洋小島氛圍小說的人,不妨利用一點零碎的時間,像是搭捷運時、睡前時,讀讀這本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