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婚禮習俗,多如牛毛。
除了女方要精心打扮之外,當天還有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要做。
拜別父母跟奉茶我可以理解,畢竟爸媽養你多年,然後未來先尊敬一下對方長輩。
其他像:看時辰、米篩蓋頭、找竹竿掛豬肉、潑水、丟扇子、跨火盆、踩瓦片等等等。
這些亞洲習俗,每每看到婚禮這樣做,我都是嘆為觀止。
更不要提現代人大部分在亞洲禮俗結束之後,還要前往餐廳宴客。
所以西方的流程還要再跑一次。
諸如:婚紗照、婚攝、致詞、敬酒、香檳塔、成長影片、餘興節目表演、發小禮物等等。
一條牛剝不只兩次皮,意圖東西合璧,反而造成人間災難不斷。
先來談談亞洲習俗好了。
舊時代結婚通常象徵著女方割捨原生家庭,通常會用「嫁出去」、「娶進來」等詞來說明。
所以很多習俗其實象徵著男女不平等。
女方是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是不是有點不符合環保?珍惜水資源好嗎?
嫁出去的難道老死不能回娘家看看? 萬一離婚或是再婚,是要潑幾次水?
女方需要丟掉任性(扇子),男方就不需要丟掉甚麼不好的習慣嗎?
雙方都要有成立新家庭的覺悟,不是嗎?
至於踩瓦片、過火爐的理由,眾說紛紜。
有的說是期待新娘要為夫家添丁,也是很明顯重男輕女。
有的說是要去除霉運,帶給夫家好運氣。
最後這個理由讓很多黑道大哥也拿來自己用。
出獄後、進家門前第一件事,約定成俗就是要踩瓦片、過火爐。
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入獄即是倒楣?出獄才需要去除霉運吧?
換句話說,倒楣才會被抓入獄,幸運的話,犯罪不會被抓到,就不用入獄?!
~我好像發現了甚麼~
突然想起來周星馳電影,陳近南告訴韋小寶的一段話:
「讀過書明事理的人多半在清朝裡面當官,要對抗朝廷只能用些蠢一點的人。對於這些蠢人絕對不能跟他們說真話,要用宗教/幫派的模式催眠他們,使他們覺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對的,清朝搶走我們的銀子跟女人,所以我們要反清…」
韋小寶回應:
「理解,反清復明就是句口號,跟阿彌陀佛一樣。天地會為了搶銀子女人才會用這句。」
陳近南啞口無言。
同樣的模式套在那些被關押出來的人要踩瓦片、過火爐這些動作上,好像也很合理。
既然呼口號只是統御蠢人的一種儀式,那麼現代高知識分子當著攝影機去手牽手踩瓦片過火爐,就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了。
嘗試理解為什麼,是知識分子才會做的事情。
只會喊喊反清復明的人,不是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