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爆發:戰火逼近歐洲核心
2025年9月9日深夜,俄羅斯無人機入侵波蘭領空,瞬間將歐洲推向「開戰邊緣」。
這場看似單純的邊境侵犯,其實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戰略試探,也觸動了波蘭與俄羅斯數世紀的歷史糾葛。
波蘭總理圖斯克更直言,這是「自二戰以來最接近開戰的時刻」。無人機襲擊:北約東翼的戰略試探
根據 2025 年 9 月 10 日《金融時報》報導,多達19架俄羅斯無人機跨越邊界,其中至少4架遭北約戰機擊落。
殘骸散落波蘭多處,導致部分建築受損,機場一度停航。這場無人機襲擊,展現了俄羅斯有能力在烏克蘭戰場之外,於北約東翼製造混亂與不確定性。
面對挑釁,波蘭、荷蘭、義大利與德國的戰機迅速升空攔截,並啟動北約第四條款進行緊急磋商,顯示出北約集體防禦的決心。
歷史糾葛:波蘭的民族記憶
對於波蘭而言,俄羅斯的威脅從來不只是理論。
從18世紀末的國家被瓜分,到二戰時蘇聯與納粹德國的入侵,特別是卡廷事件中數萬名波蘭軍官遭處決的慘痛歷史,都讓波蘭人對俄羅斯的敵意根深蒂固。
這段歷史記憶促使波蘭在冷戰後迅速轉向西方,於1999年加入北約,成為對抗俄羅斯的前線堡壘。
中俄互動:東西兩線的同步壓力
這次無人機挑釁,更大概率是俄羅斯主動的戰略試探,而其時間點與中國的93閱兵活動,也在效果上產生「互相加強」的疊加效應。
當俄羅斯在歐洲測試北約的反應極限時,中國則在亞洲展示其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
兩國的同步行動,無疑向西方世界傳遞出一個明確訊息:美國單極強權時代已經結束,一個由中俄主導的「東方力量」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