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卓是台北東區一家小七便利商店的店長,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觀察客流量的變化。經營便利商店三年來,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每當店裡的客流量開始增加時,不管是買咖啡、便當還是零食,整體營業額都會跟著上升;相反地,當客流量開始減少時,就算推出再多促銷活動,業績還是會下滑。
「客流量就是生意的先行指標啊!」卓卓恍然大悟。
一天下班後,卓卓和在證券公司上班的老弟小卓聊天時,無意間提到了這個觀察。「你說的客流量變化,不就像股市的成交量嗎?」小卓眼睛一亮,「我們有個技術指標叫VMACD,專門分析成交量的變化,原理和你觀察客流量一模一樣!」
「真的嗎?那你教教我!」卓卓對投資一直很有興趣,但總是搞不懂那些複雜的技術指標。
「好啊!我用你最熟悉的便利商店來解釋,保證你一聽就懂!」
第一章:MACD與VMACD兄弟檔的身世
MACD大哥:價格觀察員
小卓開始解釋:「在技術分析的世界裡,有兩兄弟很有名。大哥叫MACD,他就像一個專門觀察商品價格的分析師。」
「比如說,你們店裡的咖啡從35元漲到40元,再漲到45元,MACD大哥會用數學公式計算出價格的趨勢,告訴你咖啡價格是在上漲還是下跌。」
「但是MACD大哥有個缺點,就是反應比較慢。等他發現咖啡價格開始漲的時候,往往已經漲了一段時間了。」
卓卓點點頭:「就像我發現某個商品開始熱賣時,其實它已經賣得不錯一陣子了。」
VMACD二弟:客流觀察家
「沒錯!」小卓繼續說,「VMACD二弟就聰明多了。他不看價格,專門觀察客流量的變化。」
「你想想看,在咖啡價格上漲之前,是不是會先有很多人來買咖啡?客流量會先增加?」
「對啊!」卓卓興奮地說,「每次有新品上市或天氣變冷時,客人會先增加,然後我們才會考慮調價或增加進貨。」
「這就是VMACD的厲害之處!」小卓解釋,「在股市裡,成交量就像你店裡的客流量。有成交量,股價才會動;沒有成交量,股價就像死水一樣。」
「而且最重要的是,成交量的變化通常會比股價的變化早一步,這就是『量先價行』的道理。」
第二章:VMACD的神奇公式—客流分析法
小卓的教學時間
「VMACD的計算方法其實很簡單,」小卓在紙上畫了個圖,「就像你分析客流量一樣。」
第一步:計算客流的快線和慢線
「假設你每天記錄進店的客人數量,然後:
- 算出最近12天的平均客流量(短期平均)
- 算出最近26天的平均客流量(長期平均)
- 快線(DIFF)= 短期平均 - 長期平均」
第二步:計算訊號線
「慢線(DEA)= 快線的9天平均 這條線比較平滑,不會因為一天的異常而大幅波動。」
第三步:觀察柱狀圖
「MACD柱狀圖 = 快線 - 慢線
- 紅色柱狀圖:客流量正在增加
- 綠色柱狀圖:客流量正在減少
- 柱狀圖越高:變化越劇烈」
卓卓聽得津津有味:「所以如果我的快線在慢線上方,就代表客流量正在增加?」
「完全正確!而且當兩條線交叉時,就是客流量變化的重要訊號。」
第三章:台積電的量能密碼—實戰第一課
卓卓的第一次實戰
隔天,卓卓迫不及待地打開券商APP,找到台積電的VMACD指標。
「哇!真的有這個指標耶!」卓卓興奮地說。
小卓在旁邊指導:「你看,台積電現在的VMACD快線在慢線上方,而且柱狀圖是紅色的,這代表什麼?」
「代表成交量正在增加?」卓卓試探性地回答。
「沒錯!就像你店裡客流量增加一樣,通常預示著好事要發生。」
黃金交叉的預警訊號
幾天後,卓卓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小卓,你看!台積電的VMACD快線剛剛突破慢線,形成黃金交叉,但是股價還沒有大漲耶!」
「這就是VMACD的厲害之處!」小卓解釋,「就像你店裡客流量開始增加,但營業額還沒反映出來一樣。通常過幾天,股價就會跟上。」
果然,三天後,台積電開始放量上漲,股價從500元漲到520元。
「太神奇了!」卓卓驚嘆,「這就像我觀察到客流量增加後,預測營業額會上升一樣!」
死亡交叉的警告
又過了一個月,台積電股價來到歷史高點,市場一片樂觀。但卓卓注意到VMACD出現了異常。
「小卓,股價還在漲,但是VMACD的柱狀圖越來越小,而且快線開始向下彎曲...」
「這就是警告訊號!」小卓嚴肅地說,「就像你店裡雖然還在賣東西,但客流量已經開始減少。這通常預示著生意要轉淡了。」
「這叫做『背離』現象,」小卓繼續解釋,「價格和量能走向不一致,往往是轉折的前兆。」
果然,沒過多久,台積電開始回檔,從高點550元跌到480元。那些只看股價不看量能的投資人都被套牢了。
第四章:長榮海運的瘋狂歲月—極限測試
貨櫃三雄的狂歡
2021年,長榮海運因為蘇伊士運河塞船事件而暴漲,從30元一路飆到230元。這段期間,VMACD經歷了極限測試。
卓卓每天都在觀察長榮的VMACD:「這根本就是瘋了!紅色柱狀圖一根比一根高,快線和慢線的距離越來越大!」
小卓解釋:「這就像你的便利商店突然來了一群遊覽車的遊客,客流量爆炸性增長。在股市裡,這代表資金瘋狂湧入。」
量能衰竭的警訊
但是好景不長,卓卓很快就發現了問題:「奇怪,長榮股價還在創新高,但是VMACD的柱狀圖開始變小了...」
「這就是量能衰竭的訊號,」小卓警告,「就像遊覽車的遊客開始離開,雖然店裡還有人,但人潮明顯在減少。」
背離的最後警告
當長榮股價來到200元以上時,VMACD出現了明顯的背離:
- 股價創新高:230元
- 但VMACD快線卻創了新低
- 成交量明顯萎縮
「這是頂部的明確訊號!」小卓當機立斷,「就像你發現客流量大減,但商品價格還在高檔,這種情況不可能持續太久。」
果然,長榮開始崩跌,從230元一路跌到60元以下,跌幅超過70%。
卓卓慶幸地說:「還好有VMACD提前警告,不然我也會被套牢!」
第五章:全家便利商店股票的穩健密碼
民生消費股的特色
為了讓卓卓更了解不同類型股票的VMACD特性,小卓選擇了全家便利商店作為範例。
「全家是民生消費股,走勢比較穩健,」小卓解釋,「它的VMACD表現就像你們便利商店的客流量一樣,不會有太劇烈的變化。」
穩健上漲的特徵
卓卓觀察全家的VMACD發現:
- 快線和慢線都在0軸上方
- 兩條線保持適當距離,不會過度偏離
- 柱狀圖呈現規律性的紅綠交替
- 每次回檔時,快線都不會跌破0軸
「這就像我們便利商店的穩定客流,」卓卓理解了,「不會突然暴增,也不會突然消失,生意可以細水長流。」
第二次黃金交叉的機會
在全家的走勢中,小卓指出了一個重要規律:「你看,每當VMACD在0軸附近出現第二次黃金交叉時,通常是很好的買進時機。」
「為什麼是第二次?」卓卓好奇地問。
「第一次黃金交叉可能是假突破,但第二次黃金交叉通常代表趨勢確立,」小卓解釋,「就像你店裡客流量第一次增加可能是偶然,但第二次增加就代表真的有改善。」
第六章:VMACD的好朋友們——指標聯盟
KD指標:熱度計
小卓告訴卓卓:「VMACD雖然厲害,但不能單打獨鬥。就像你經營便利商店,不能只看客流量,還要看天氣、節日、競爭對手等因素。」
「KD指標就像店裡的『熱度計』,告訴你現在生意是過熱還是過冷。」
黃金組合的運用:
- VMACD黃金交叉 + KD指標在低檔 = 強烈買進訊號
- VMACD死亡交叉 + KD指標在高檔 = 強烈賣出訊號
移動平均線:客流方向
「移動平均線就像客流的方向指標,」小卓繼續解釋,「告訴你客人是往哪個方向移動。」
- 股價在20日均線上方 + VMACD黃金交叉 = 上漲趨勢確立
- 股價跌破20日均線 + VMACD死亡交叉 = 下跌趨勢確立
布林通道:客流範圍
「布林通道就像你店門口的活動範圍,」小卓比喻,「告訴你客流量的正常波動區間。」
- 股價在布林通道下緣 + VMACD黃金交叉 = 反彈機會大
- 股價在布林通道上緣 + VMACD死亡交叉 = 回檔風險高
第七章:卓卓的血淚教訓——VMACD的陷阱
陷阱一:假突破的誘惑
卓卓開始實戰後,也踩過不少坑。
有一次,他看到某支生技股的VMACD出現黃金交叉,興奮地買進。結果隔天公司公布臨床試驗失敗,股價直接跌停,VMACD也跟著死亡交叉。
「原來是主力故意做量騙散戶!」卓卓事後才恍然大悟。
教訓:不能只看一天的訊號,要觀察至少3-5天的趨勢確認。
陷阱二:背離的假象
另一次,卓卓看到某支電子股創新高但VMACD沒有創新高,以為是背離訊號,急忙賣出。結果股價繼續上漲,他錯失了20%的漲幅。
「原來是量能在整理,準備下一波攻擊!」
教訓:背離要看程度和持續時間,輕微背離可能只是量能整理。
陷阱三:忽略基本面
卓卓曾經看到某支傳產股VMACD表現很好,但忽略了公司基本面惡化的事實。結果雖然短期有漲,但長期還是下跌。
教訓:技術分析要配合基本面分析,不能只看指標。
第八章:不同產業的VMACD特色
科技股:量能爆發型
小卓帶卓卓分析不同產業的VMACD特性:
台積電、聯發科等科技股:
- VMACD波動劇烈
- 量能爆發時威力驚人
- 適合短線操作,但風險也高
「就像你們便利商店賣3C產品,」小卓比喻,「新品上市時客流暴增,但過了熱潮就恢復正常。」
金融股:量能穩定型
中信金、富邦金等金融股:
- VMACD相對穩定
- 量能變化較為規律
- 適合中長期投資
「就像銀行的客流量,」小卓解釋,「不會有太劇烈的變化,但很穩定。」
傳產股:量能週期型
台塑、中鋼等傳產股:
- VMACD呈現週期性變化
- 受景氣循環影響大
- 需要耐心等待週期轉換
「就像賣季節性的商品,」小卓說,「有淡旺季之分,要抓對時機。」
第九章:卓卓的VMACD投資心法
經過一年的實戰經驗,卓卓總結出了自己的投資心法:
心法一:量先價行
「就像我觀察便利商店的客流量一樣,成交量的變化永遠比股價早一步。當VMACD開始轉強時,即使股價還沒漲,也要開始注意。」
心法二:確認再確認
「不要看到一天的黃金交叉就急著買進,要等3-5天確認趨勢。就像客流量增加一天可能是偶然,但連續幾天增加就是趨勢。」
心法三:背離是警訊
「當股價和VMACD出現背離時,就像客流量減少但還在賣高價商品,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心法四:結合其他指標
「VMACD要配合KD、均線、布林通道等其他指標,就像經營便利商店要考慮多種因素一樣。」
心法五:風險控制第一
「再好的指標也會失效,所以一定要設停損點。寧可錯過機會,也不要承受過大損失。」
第十章:AI時代的VMACD進化
智慧型便利商店的啟發
隨著科技進步,卓卓的便利商店也開始使用AI系統分析客流量:
「現在我們有智慧攝影機可以自動計算客流量,還能分析客人的年齡、性別、停留時間,」卓卓興奮地說,「這讓我對客流量的分析更精準了!」
智慧型VMACD
小卓告訴卓卓,股市的VMACD也在進化:
AI版VMACD能夠:
- 自動識別假突破
- 智慧判斷背離程度
- 結合多個指標給出綜合建議
- 根據個股特性調整參數
大數據量能分析
「現在除了傳統成交量,還可以分析:」
- 外資、投信、自營商的進出量
- 不同價位的成交分布
- 盤中逐筆交易的量能變化
- 融資融券的量能動態
社群情緒量能
「甚至有人把PTT、Dcard的討論熱度結合到VMACD分析中,」小卓說,「形成『情緒量能指標』。」
卓卓笑著說:「這就像我們便利商店現在也會看Google評論和Facebook打卡數一樣!」
第十一章:卓卓的投資成果
一年後的回顧
一年後,卓卓的投資成果令人刮目相看:
成功案例:
- 台積電:用VMACD抓到兩波主升段,獲利25%
- 長榮:及時發現背離訊號避開崩跌,保住獲利
- 全家:穩健投資獲得15%年報酬率
失敗教訓:
- 生技股假突破損失5%
- 忽略基本面的傳產股損失8%
- 過度頻繁交易的手續費成本
總體績效: 年報酬率18%,遠超過定存和大盤表現。
心得分享
卓卓在投資社團分享心得:
「VMACD就像我觀察便利商店客流量的方法一樣,簡單但有效。關鍵是要:
- 耐心觀察趨勢
- 確認後再行動
- 結合其他指標
- 嚴格控制風險
- 持續學習改進」
第十二章:給新手的建議
卓卓的新手指南
作為過來人,卓卓給新手投資人的建議:
入門階段:
- 先學會看基本的K線圖
- 理解VMACD的基本原理
- 用模擬交易練習
- 不要急著投入大筆資金
進階階段:
- 學會結合其他技術指標
- 了解不同產業的特性
- 建立自己的交易紀律
- 定期檢討投資績效
高手階段:
- 開發個人化的交易策略
- 學會基本面分析
- 掌握市場情緒變化
- 持續優化投資方法
常見錯誤提醒
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
- 只看一個指標就做決定
- 追高殺低,情緒化交易
- 沒有停損概念
- 過度頻繁交易
- 忽略基本面因素
結語:從便利商店到股市的智慧
卓卓的故事告訴我們,投資其實就像經營便利商店一樣,需要細心觀察「客流量」(也就是成交量)的變化。VMACD就是這樣一個觀察量能的神奇工具,它能夠:
- 提前預警:比價格指標更早發現趨勢變化
- 識別真假:區分真突破和假突破
- 把握節奏:找到最佳的買賣時機
- 控制風險:透過背離分析避免套牢
但是,就像經營便利商店不能只看客流量一樣,投資也不能只依賴VMACD。成功的關鍵在於:
- 多元分析:結合技術面、基本面、籌碼面
- 風險控制:設定停損點,控制投資比例
- 持續學習:市場在變,方法也要與時俱進
- 紀律執行:有計劃地買進賣出,不被情緒左右
最後的叮嚀
卓卓常說:「在便利商店做生意,服務客人固然重要,但控制成本更重要。投資也是一樣,賺錢固然重要,但保本更重要。只有保住本金,才有機會在下一次機會中獲利。」
VMACD的故事還在繼續,每一個使用它的投資人,都在寫著屬於自己的投資傳奇。願每一位台股投資人,都能像卓卓一樣,在這個充滿機會與挑戰的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致勝密碼!
記住:量在價先行,VMACD是你在台股海洋中的量能羅盤。但最終的投資決策,還是要靠你自己的智慧、經驗和紀律來決定。
投資路上,願你我都能像卓卓一樣,從生活中的觀察獲得投資的智慧,在台股市場中穩健獲利,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
祝各位投資順利,荷包滿滿!
「最好的投資方法,往往來自於生活中最簡單的觀察。」—卓卓
喜歡搭配影片一起的朋友,也歡迎點擊 Youtube 連結觀賞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