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任何財經論壇,我們總會看到各種「量化策略」、「程式交易」的討論,我們著迷於歷史回測數據,企圖透過數據營造一個確定性的假象。專業券商也樂於提供指標回測或串接API的功能,期貨商更提供客戶各種MultiCharts,甚至可以為客戶量身打造。我們癡迷於數據,相信在數字的迷宮中,必然隱藏著一條通往穩定獲利的秘密捷徑。但如果這條路真的存在,為何絕大多數的追隨者,最終仍在市場中載浮載沉?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可能誤解了兩個最根本的問題:「機率」的本質,以及「量化」的極限。
真實世界不是賭場:機率的殘酷真相
在討論勝率前,我們必須先定義「機率」。賭場裡的輪盤,有38個格子,每一個格子被擊中的機率是固定的 1/38。這是一個封閉、規則不變的系統,機率是已知的。
但金融市場是一個開放、規則恆變的複雜系統。它充滿了人性、突發事件、以及我們無法完全捕捉的變數。這是一個「隨機的世界」,過去十年的數據,無法完美定義明天的機率。這正是量化真實世界如此困難的根本原因。
回測的幻術:你看到的勝率,是真的嗎?
當有人向你介紹一個程式交易策略時,他們最喜歡展示的就是那張漂亮的回測勝率圖。但這背後,往往藏著幾個致命的謬誤。
- 勝率產生幸運偏移:一個策略能若在回測中達到八、九成勝率,通常只有一個原因:要通過設定條件的交易次數極少,那意味著樣本數極少。我們就很難透過大數據來證明,這是否只是偶然的成功。
- 盈虧比無法控制:假設一個策略勝率60%,這是一個更常見、更誘人的數字。然而這種策略的獲勝率或許很高,但每次的獲利和虧損是浮動的,如贏的時候報酬不固定,可能是+10%、+5%、+1%,輸的時候亦不固定,可能是-10%、-5%、-1%。長期下來,就算贏的次數達60%,總金額卻可能是虧損的。
- 勝率背後暗藏反人性機制:即使一個較低的勝率策略,確實是比較真實的狀態。但所有回測都必須考慮連續虧損的機率:如果一個勝率40%策略的回測顯示,它曾經讓帳戶從100萬虧到剩下30萬,我們還能持續堅持使用的機率有多少?虧損70%後,你需要獲利233%才能回本。一個在人性上無法執行的策略,即使數學上可行,也毫無價值。
最終我們還有一個問題尚待處理:這個回測,是否假設了『本金永遠一致』?」
- 一個正期望值的策略,必須建立在「風險單位一致」的基礎上。但在現實中,人性會驅使我們在連續虧損後,因為恐懼而縮小部位;在連續獲利後,因為貪婪而放大部位。這種不一致的下注,會讓原本數學上能賺錢的策略,在真實世界中走向虧損。
為何「多維思考」才是51%勝率之路?
既然世界是隨機的,單純的歷史量化充滿陷阱,那我們的出路在哪?答案是升維。這就是 M.Formex 思維工程的核心——「多維思考」。即使如此單一指標或規則的勝率不會比拋硬幣高多少,雖然如此,我們可以透過組合不同維度的證據,為自己爭取長期優勢。一個專業的決策,可能包含:
- 基本面分析: 公司是否具有護城河?
- 技術面分析: 價格是否處於關鍵支撐位?
- 市場情緒分析: 當前的市場是處於貪婪還是恐懼?
- 宏觀環境分析: 整體經濟環境對此有利嗎?
當這些來自不同維度的證據,同時指向同一個方向時,我們決策的勝率,才有可能從50%提升至51%。所以開始動手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多維思考框架吧!承認世界的隨機性,擁抱風險並與之共舞。為自己爭取足以讓你長期存活且勝出的51%!
我們僅為那1%付出努力,只是為了證明那不是幸運的偏移。
免責聲明 (Disclaimer): 本文件所提供之所有分析、判斷依據與操作建議,為蒐集客觀數據推導出的邏輯結論,僅為輔助決策之教育工具,其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招攬或邀約。任何依賴本文件內容所做的投資決策,使用者需自行承擔全部風險。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諮詢專業的財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