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 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
重點時事
- 2024年全球升溫首次突破1.5°C - 這是工業革命以來的重要里程碑
- 台灣發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 - 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制定
- 2024年全球十大氣候災害造成2290億美元損失 - 創下兩大紀錄
- 極端天氣事件頻率激增 - 熱浪發生概率增加35倍,夜間高溫概率增加200倍
可能考點
- 溫室效應機制:CO₂濃度變化與溫度關係
- 氣候回饋機制:冰反照率、水蒸氣回饋等
- 極端氣候統計:重現期概念、機率分布
- 海平面上升:熱膨脹與冰川融化的貢獻比例
- 碳循環:大氣-海洋-陸地碳交換
🌊 海洋科學
重點概念
- 海洋酸化:CO₂溶解對pH值的影響
- 海洋環流變化:溫鹽環流與氣候調節
- 珊瑚白化:溫度升高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 海平面變化:全球與區域差異
可能考題類型
- 計算海水pH值變化
- 海洋熱容量與氣候調節
- 潮汐計算與天體運動
- 海流方向與科氏力關係
🌋 地震與火山活動
近期重要事件
- 日本能登半島2024年7.6級地震 - 引發海嘯和核電廠事故
- 台灣2025年1月21日嘉義6.4級地震 - 深度9.7公里
核心考點
- 地震規模與能量:芮氏規模計算、能量釋放公式
- 地震波傳播:P波、S波速度差異與震央定位
- 板塊運動:聚合、分離、轉換邊界特徵
- 海嘯形成機制:波長、波速與淺化效應
- 火山類型:岩漿性質與噴發型態關係
🌍 地球系統科學
整合性議題
- 地球能量平衡:太陽輻射、地球輻射、溫室效應
- 水循環:蒸發、降水、逕流的定量關係
- 生地化循環:碳、氮、磷循環的交互作用
- 人類世概念:人類活動對地球系統的影響
計算型考題
- 輻射平衡計算:Stefan-Boltzmann定律應用
- 大氣壓力:氣壓梯度與高度關係
- 科氏力:緯度與旋轉效應計算
- 岩石年代:放射性衰變計算
🌿 環境與永續發展
時事連結
- 聯合國SDGs目標:氣候行動、海洋保育
- 巴黎協定:1.5°C目標與減碳路徑
- 循環經濟:資源利用效率與廢棄物管理
可能考點
- 碳足跡計算
- 再生能源效率比較
- 生物多樣性指標
- 環境承載力概念
📊 數據分析與趨勢
重要統計數據
- 全球平均溫度:1880年以來的變化趨勢
- 大氣CO₂濃度:Mauna Loa觀測站數據
- 海冰面積:北極與南極的長期變化
- 海平面:潮位站與衛星測高數據
圖表判讀技巧
- 趨勢線分析:線性、指數、對數關係
- 相關性判斷:因果關係vs相關關係
- 異常值識別:聖嬰、火山噴發等事件
- 誤差分析:測量不確定性與信賴區間
💡 應考策略
熱門題型
- 計算題:使用物理公式解決地科問題
- 圖表題:判讀氣候、地震、地質圖表
- 時事應用:結合最新科學發現的問題
- 實驗設計:地科研究方法與儀器原理
準備重點
- 掌握基本物理、化學原理在地科的應用
- 熟悉常見的地科數據與量級
- 關注國際重要地科期刊的最新發現
- 練習跨領域整合思考
更新日期:2025年9月 建議定期關注:中央氣象署、國科會、Nature Geoscience等官方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