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與台灣的五六事

更新 發佈閱讀 29 分鐘


前言:在右翼詛咒下啓航的石破政權

從2024年10月1日就任首相的第一天起,就被黨內、外右翼人士天天唱衰、望著他成為日本有史以來『最短命政權』的總理大臣石破茂,在就任11個月後的9月8日宣佈「決定」辭去自民黨總裁職務。

石破茂自民黨總裁辭職記者會(首相官邸官方臉書)

石破茂自民黨總裁辭職記者會(首相官邸官方臉書)

依照目前自民黨的繼任總裁選舉時程,新任總裁將於10月4日產生;接下來還必須召開臨時國會進行首相指名,這也就意謂著石破茂的首相任期大約是1年又4天~15天左右、亦即370~380天之間。這個任期長度是日本自1885年伊藤博文以來,總共65位首相的79次政權當中,排名約莫第50名;還比安倍晉三第1次政權、福田康夫及麻生太郎政權稍長一些,僅排在菅義偉政權之後。(請參看以下「内閣総理大臣在職日数排行(内閣総理大臣在職日数ランキング)」連結所示;退陣後又再度出任總理者,則計為2次政權,例如安倍晉三為2次,而伊藤博文則達4次)

看到日本政壇對石破政權任期長度的不斷唱衰,我從去年就常常在講,石破政權的任期長度恐怕會走得比這些人的期待還遠,不過終究在黨內劇烈鬥爭之下,還是沒能成為長期政權。(必須平實地講,這個結局在某個部份來說,也包含著石破茂自己當年政治行為所發出的迴力鏢效應,或者佛家用語來說的「業力牽引」。)

關於石破茂的「少數政權」,其背後原因、效應、影響與評價,如果時間上允許,我希望能有機會就這部份另外提出我的觀察。

既然石破政權結束在即,身為一位『長期且深入』觀察日本政情、自詡為知日派的我,認為極有必要就石破茂以及石破政權下的『台日關係』,提供一些事實,供向來關心台日友好的國人,能有更多視角與資訊來理解這位被認為「史上最懂防衛的首相」如何「對待」台日關係。

訪台次數?石破茂・李登輝・謝長廷

石破茂在就任日本總理大臣前,究竟曾來過台灣幾趟?眾說紛紜。有說七次,有說十五次,無論究竟幾次,他來過台灣『很多次』則是事實,遠超過那些「批評他不喜歡、不關心台灣」的人對他的抹黑。

石破茂在2022年7月26日於他的部落格中曾批露,他15年前擔任防衛廳長官卸任後(作者按,石破茂於2004年9月27日卸任防衛廳長官),還曾來台灣參觀「漢光演習」、並且受邀登上我們海軍的拉法葉護衛艦。(作者按,依照部落格的寫法,文中提到的來台時間應是2005-2007年間。)

在石破茂於去年9月27日從自民黨總裁選舉勝出後,中時資深記者曾薏蘋隨即撰寫「石破茂當選自民黨總裁 李登輝曾贈他這一物」一文,披露她採訪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談論石破茂與李登輝的互動的內容。文中提到,石破茂曾於2017年1月訪問李登輝前總統,並受贈題有「我是不是我的我」的圓盤紀念品。該文也刊登有數張兩人合影及相談甚歡的照片,請參照以下連結。

有趣的是,網路上有一篇《海峽評論》143期,2002年11月號的文章『「日本精神」罪孽深重』,第一段提到在前國策顧問金美齡的安排下,原本李登輝前總統答應要出席由日本慶應大學邀請的演講,題目是「日本精神」(後來因為日本政府沒有同意發給簽證,以致該演講未能成行)。該文提到,當時的日本防衛廳長官石破茂『立刻公開歡迎』。這個與中國關係密切的雜誌,在2002年的文章脈絡裡,充份表達他們的憤怒之餘,也暗指石破茂等人根本是跟李登輝前總統一呼一應、狼狽為奸,想必他們應該也不會認為石破茂是「親中派」吧!?

去年9月27日石破茂當選自民黨總裁,前駐日大使謝長廷資政在當天他的臉書上特別披露了幾則石破茂跟台灣的關係。謝前大使在貼文中提到石破茂「近年積極主動研究兩岸和台灣問題,曾經數度拜訪台灣和駐日代表處」;也「擔任(鳥取縣的)地方台日親善組織理事長」(作者按:石破茂直到2024年都還是「鳥取縣日台親善協會」的會長);謝大使離任時,「石破茂也來參加由日華懇幫謝大使所辦的送別會,誠意感人」。

raw-image

謝大使駐日八年,加上他的政壇輩份,在中國眼中也是日本議員應該保持距離的對象,然而據謝大使的觀察,石破茂事實上跟台灣之間不僅是有意識的親近,甚至還出任鳥取縣的台日親善協會的會長,這恐怕也是大多數台灣人不知情的事實。

二度率團訪台進行安保對話:2022,2024

遠的就不談,至少在2022年跟2024年石破茂就兩度以團長的身份,帶領日本跨黨派『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成員來台灣進行安保對話則是事實。該會成立於2019年11月,由石破茂與中谷元擔任共同負責人,兩人也都是既擔任過日本的防衛廳長官以及防衛大臣的重量級資深議員;而且該團體的特色是皆由日本國會朝野跨黨派、深諳且曾任日本各政權的外務大臣、防衛大臣或外務/防衛副大臣的重量級國會議員所組成。

2019年底發生的武漢肺炎,讓全世界各國幾乎進行了二年多的鎖國政策,台灣也不例外地嚴格限制旅客來台的規定,直到2022年年中才逐漸放寬入境規定。石破茂一行人隨即在當年的7月27日以『外交泡泡』的方式進行訪台活動;該次訪團成員有浜田靖一、長島昭久及清水貴之,俱是長期友台的日本國會議員。

該次的訪問,不僅晉見了時任總統的蔡英文與副總統賴清德,也與我國的外交、國安、國防單位進行了深入的交談。該團訪問回日本不久,擔任副團長的浜田靖一(其父浜田幸一,也是長期友台的前國會議員)隨即受到時任首相岸田文雄的邀請出任防衛大臣(他也曾是麻生太郎擔任首相時的防衛大臣)!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石破茂一行人於當年7月30日,也就是李登輝前總統逝世二周年的當天,在時任無任所大使林佳龍的陪同下,前往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弔唁李前總統。對台灣、對李登輝的尊敬,石破茂用行動實踐!

2022年7月30日,時任無任所大使的林佳龍(右三)陪同石破茂(左三)、浜田靖一(左二)、長島昭久(右四)等人弔唁李登輝前總統(照片來源:李登輝基金會)

2022年7月30日,時任無任所大使的林佳龍(右三)陪同石破茂(左三)、浜田靖一(左二)、長島昭久(右四)等人弔唁李登輝前總統(照片來源:李登輝基金會)

2024年8月12日到14日石破茂再度率領上述日本跨黨派『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來台灣進行安保對話,這次的成員除了上次也來的前防衛副大臣長島昭久之外,尚有目前是日本防衛大臣的中谷元、前外務大臣前原誠司、前防衛副大臣渡邊周及前首相輔佐官北神圭朗,一樣人人都是日本安保外交界有份量的資深國會議員。

跟兩年前一樣,訪團也拜會了賴清德總統、蕭美琴副總統、蔡英文前總統及與台灣的外交、國防、國安單位進行意見交換。在此行的某一場會面中,石破茂曾說到,他認為台日之間政治的交流應該更頻繁一些,究竟這一點他有沒有做到,我在後文會提出我的觀察跟大家分享。

石破茂此行,跟兩年前一樣在訪台的最後一天也有亮點出現。由於14日當天上午時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佈退陣、不參選即將到來的自民黨總裁例行改選,因此自民黨內誰要出馬角逐下一任日本首相的事情立刻成為媒體焦點。

在結束當天中午跟林佳龍部長的午宴座談後,石破茂一行人遂在外交部一樓大廳舉行記者會,並且當場透露如果能得到20名國會議員的推薦,他將會參選自民黨總裁!

石破茂不僅選擇在台灣的外交部,這樣完全官方色彩的地點召開記者會、宣佈角逐下任日本首相;在訪台期間,他發現台日同為天災頻仍的國度,但台灣的救災效率,讓他感到驚艷,也就有了他當選首相後,著手設立「防災省」,目前預計在2026年以防災廳先行上路。他甚至在去年眾議院選舉期間,在到處助選講到要成立防災省這件事時,還提到「日本、台灣、義大利都是災害多的國家」,直接在公開場合以首相身份稱台灣為「國家」。

賴清德總統就職引發中國對日本議員施壓

2024年5月20日賴清德就職總統,日本有31位國會議員前來參加典禮給予祝賀,是例年來日本國會議員出席人數最多的總統就職典禮。

在這些議員來台之前,其實是有插曲的。中國駐大阪的總領事薛劍,得知在他所負責的關西地區有許多國會與地方議員要來台灣參加賴清德的總統就職典禮,特別是日本維新之會的成員;因此他便向關西地區不論朝野的日本國會議員、地方縣市首長、職員以及地方議員發出「不要出席就職典禮」的信函。

這樣明顯干涉他國內政、特別是針對民意代表做出的恫嚇行為,不僅越線,也引發了日本朝野議員的不滿。日本NHK黨的浜田聰參議員遂向石破茂內閣提出書面質詢:「他國的外交官,要求我國地方自治體及地方議員中止與台灣的交流及訪問這樣的行為,政府是否容許?」

石破茂內閣在2025年3月11日,以『內閣決議』(類似我國「行政院院會通過」,連結如下)的方式回覆浜田參議員的質詢表示:「關於1972年日中共同聲明,對於中國立場的理解與尊重這點,地方自治體或首長或地方議會、議員有無法律上的遵守義務?!歷代的內閣都主張並不具有法的約束力」。石破內閣再次確認1972年的中日共同聲明對於地方議員等是沒有拘束力的!事實上,早在2006年3月小泉純一郎內閣時,就已經以內閣決議的方式,表達日中共同聲明並「沒有法律約束力」!

台海自由航行:石破政權下日艦兩次單獨進行

近年來,歐美自由陣營的國家海軍,經常以船艦行經台灣海峽進行「台海自由航行」,以彰顯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的事實外,另一目的當然是針對中國近年來企圖將台灣海峽視為「內海」企圖的反擊;當然,每每都讓中國跳腳。

日本至目前為止,總共進行過3次的台海自由航行,而且是直到2024年9月25日岸田文雄前首相時,才有了第1次的台海自由航行行動,當時因為日艦要前往南海跟美澳紐等國進行演訓,因此該次航行日艦是跟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艦隊一起通行。

另外兩次的日艦自由航行則分別是2025年的2月4日6月12日,都是在石破茂政權下進行的,根據朝日新聞記者所掌握的消息,這兩次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台海的自由航行行動都是石破茂首相親自拍板定案。當然這兩次也都引起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人林劍及郭嘉昆出面指責日本的行為。

2025年6月12日進行台海自由航行的日本海自護衛艦たかなみ(高波)(照片來源:海上自衛隊官網)

2025年6月12日進行台海自由航行的日本海自護衛艦たかなみ(高波)(照片來源:海上自衛隊官網)

印太戰略・台海議題・升級與台灣邦交國的戰略關係

眾所週知,在自民黨內,石破茂跟安倍晉三的關係用「政敵」來形容也不為過;但在外交安保政策上,其實大方向並沒有太大的差距,用2021年9月7日時任外務大臣的茂木敏充在記者會上的發言,會是一個恰當的註腳。當時自民黨內正舉行總裁選舉(候選人有岸田文雄、河野太郎、高市早苗及野田聖子),茂木敏充在回應外交・安保相關問題時說道:「不論是誰當總理・總裁,都不會有太大的變更」,他更進一步指出;「在日美同盟的基礎上,實現『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外交方針與目標方面」,他特別強調「黨內(意見)是『一致的』!」

事實上,石破茂自從去年當選自民黨總裁以來,不論是總裁談話、首相的所信表明或施政方針的演說,乃至美日峰會的聲明裡,在談到安保外交時,他的談話起手式都是「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這就足以說明,在內政上石破茂跟安倍晉三這兩位首相儘管對立,但在攸關國家存亡的安保戰略上,就如同前文提到的茂木敏充在2021年9月的談話,自民黨內是一致的。事實上,在前文提到2024年8月石破茂來台訪問的一場閉門會議中,他就曾以他自己的方式表達了「他這個世代的日本政治人物之間的許多立場與價值,其實是相近的。」

事實是,石破茂任內的幾場重大「國際峰會」,他都不曾忘了台灣的重要。

首先是2024年11月15日趁著在秘魯舉行的APEC會議,日中元首舉行了35分鐘的會談。石破茂首相當場即對習近平表達「台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定,對國際社會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接著在2025年2月7日,在跟川普總統的美日峰會共同聲明裡,不僅提到了「台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定的維持之重要,對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是不可欠缺的要素」、「主張兩岸問題要和平解決,並反對任何用武力或脅迫方式進行單方面現狀變更的作為!」甚至還加入了「兩首腦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機關」。其中「反對任何用武力或脅迫方式進行單方面現狀變更的作為!」這樣強硬的文字放在美日首腦的共同聲明,還是頭一次!

2025年2月8日石破茂與川普在白宮(照片來源:首相官邸官方臉書)

2025年2月8日石破茂與川普在白宮(照片來源:首相官邸官方臉書)

此外,日本近年來在國際安保與外交戰略上,意識到在中國打壓之下,台灣邦交國逐漸減少這件事,也會危及到日本的國際利益。因此從岸田文雄政權時,即已開始暗中強化日本與台灣邦交國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外務大臣、副大臣出訪時,也會就近了解台灣邦交國的狀況,並且不時會將相關訊息透露給我們。

而在石破茂政權,更是進一步的提升日本與台灣邦交國之間的戰略層級。我們知道今年大阪舉行世界博覽會,因此全世界許多國家的領袖也紛紛造訪日本,並與石破茂首相舉行高峰會談。

在這一年裡,台灣邦交國例如帛琉、巴拉圭、瓜地馬拉等國的元首也都前往日本,最特別的是石破茂政權將這些台灣友邦國家與日本的關係,都提昇為「戰略夥伴關係」(Strateg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SPA)!究竟石破茂首相心中有無台灣,答案其實很明顯,就看國人能不能看清楚、搞明白了!

林佳龍訪日背後的意義

台日之間沒有邦交,台灣官員基本上可以訪日,2023年6月鄭文燦就曾經以行政院副院長的身分「依循前例」訪問日本,當然在日本與日本官員的「公開接觸」目前還是不行,此點仍有待「雙方努力突破」;但是拜會政黨要人則沒有限制,鄭文燦當年以行政院副院長的身份在自民黨本部公開跟副總裁麻生太郎及幹事長茂木敏充都進行了會談。

但是兩國之間這幾十年來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台灣的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以及國防部長等五人除外,任內不能訪日。賴清德總統在2022年以副總統身分前往日本弔唁安倍晉三故首相,是「特例」。

嚴格講,上述五人的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的確目前不能訪日,至於外交與國防部長基本上「也是不能公開」訪日!所謂的不公開,指的就是只能做不能說!

今年7月底,我們的外交部長林佳龍在駐日大使李逸洋的陪同下出現在日本,林佳龍這次訪日使用的是「家庭旅遊」的名義,然而自民黨的青年局長中曾根康隆先在他個人的臉書上貼出跟林部長見面的消息與照片;接著日華懇的古屋圭司會長也在他臉書上貼出跟林部長會談的訊息,而且公開的照片中顯示在李逸洋大使陪同下,與會的還有自民黨前政調會長高市早苗以及前防衛大臣木原稔等人。此外,林佳龍部長這次的訪日,也巡視了東京代表處,後來也前往大阪參觀世博會。

林佳龍部長訪日(照片來源:古屋圭司臉書)

林佳龍部長訪日(照片來源:古屋圭司臉書)

雖然林部長出訪日本是在7月底,但在外交作為上來說,過程當然是事前經過好幾個月的協調結果,當初起心動念的時間,其實也未能預見日本參議院改選的結果,因此更能彰顯石破茂政權的「對台善意」!

林部長此次的日本行,日本的主流媒體例如日本經濟新聞、產經新聞、朝日新聞等都有報導!

嚴格講來,林佳龍此次訪日行程中最大的亮點,其實是『第一次』台灣的外交部長可以公開出現在我們的駐日大使館。據了解台日往來的兩國知情人士表示,過去「暗訪」的外交部長要和我們駐日的各地館處人員見面,必須要在「東京之外」;然而這次林佳龍部長則是直接進入東京代表處,這是非常大的突破!

這樣的事,想當然爾中國方面進行了強烈的抗議,日本駐中國公使橫地晃(前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副代表,一位會講台語的日本高階外交官員),便再度接到中國外交部的抗議電話。

在日本國內,石破茂政權的官房長官林芳正,在接受記者詢問有關中國對林佳龍『竄訪』日本的行為進行抗議一事時表示:「我知道台灣方面說那是『私人行程』,(既然如此)我認為政府就不必要評論什麼了!」

從林芳正的回應,可以看到石破茂政權對中國抗議林佳龍部長訪日一事,根本是「置之不理」的態度,而對林部長的訪問,當然是一種「默許」!

不管是跟日本要人見面或是進入我們的駐日使館,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了林佳龍部長及李逸洋大使不僅低調的「推進」了兩國關係,也「突破」了過去的「慣例」,若是沒有石破茂政權的同意,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成績。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帛琉總統惠恕仁的就職典禮,林佳龍部長以總統特使的身份於1月15日至18日率團前往祝賀。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也在16日率團出席就職典禮。據日台相關涉外人士提供的訊息,林佳龍部長跟岩屋毅外相在會場不僅毗鄰而坐,而且被眾多媒體拍到兩人相談甚歡的模樣;日台關係實質的前進比大家以為的還要遠!

2025年1月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與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與於帛琉

2025年1月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與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與於帛琉

李逸洋:広島、長崎原爆紀念儀式

賴清德總統去年任命了前考試院副院長李逸洋出任駐日大使,有些人對於李大使過往的經歷與日本淵源不深而多所碎唸。但如果了解李大使的人格特質就會了解他個性上謙謙君子的一面,其實非常符合日本政壇的「調性」;而他行事風格方面其實有「拼命與突破」的特質,這也是他年輕時為何會曾是政治犯「蓬萊三君子」之一的原因。

李逸洋在上任大使之後,默默地讓台日關係推進了不少。尤其今年是終戰80周年,因此每年在広島市及長崎市所舉行的「原爆和平紀念儀式」,在今年就更受到注視。

自1947年広島市政府開始舉辦儀式以來,台灣都不曾受邀出席。今年,特別是駐日代表處大阪分處的洪英傑處長在產經新聞的投書,表達台灣有極高的意願參與「原爆和平紀念儀式」開始,在日台兩國許多人的協助之下,台灣的駐日代表處終於首次受到邀請而得以在8月6日出席広島市政府主辧的「原爆和平紀念儀式」,不僅如些,李逸洋被安排的座位與美國駐日本大使葛拉斯(George Glass)僅有數席之隔,兩人還握手寒暄。

而原本沒有打算邀請台灣出席的長崎市政府,後來也在日台諸多友人的協助下,轉而決定發通知函給台灣代表處,讓李大使得以出席8月9日的「原爆和平紀念儀式」。

李逸洋出席8月9日長崎的原爆80年和平紀念典禮(照片來源:駐日代表處臉書)

李逸洋出席8月9日長崎的原爆80年和平紀念典禮(照片來源:駐日代表處臉書)

如同李逸洋大使在出席広島的紀念儀式時所說的:「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投下時,許多在日本求學或工作的台灣人也同樣受到波及。因此,對台灣人民來說,廣島所發生的悲劇絕非他人之事,大家由衷感同身受。」80年前的兩顆原子彈,當時作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也有不少台灣人在當時罹難與受傷,只是過往的記述甚少。

雖說「原爆和平紀念儀式」是兩地方市政府主辦的活動,但背後事實也有日本外務省的支持,才能讓李逸洋大使得以順利出席!這背後也見證了台日關係在石破茂政權下的穩定中前進!

中日農相簽署儀式因為台灣而中止

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讓全亞洲陷入風暴之中,1999年在時任日本首相小渕惠三的提議下,中國總理朱鎔基及韓國總統金大中三人舉行了首次的日中韓三國領導人會議,這個會議之後延伸為常態,並且由三國輪流擔任主辦國,日後甚至成立了事務局,會議的層級除了元首峰會外(但中國則是慣例由國務院總理出席,而非國家主席),也包括了各部長級會議。

後來因為日本的安倍晉三政權與韓國的文在寅政權之間齟齬不斷,加上武漢肺炎的原因,2019年在中國舉辦後就中斷了五年,直到去年5月三國元首高峰會才在韓國恢復召開。今年的輪值國則是日本,預計年底前,中國的李強總理跟李在明總統將會前往日本進行三國首腦峰會;三國的外相會議在今年3月22日已於東京召開。

由於韓國是今年APEC的主辦國,因此日中韓三國的農業相(部長)便於8月9-11日在韓國舉行各種會談。台灣因為也是APEC成員,所以也有派代表出席。

日本的農林水產大臣是台灣人很熟悉的小泉進次郎,他這次代表日本前往韓國出席各項會議,其中的日中韓三國農業部長會議,則是睽違7年之後於11日再次舉行。小泉進次郎在韓國期間,除了跟韓國農業部長另外舉行會談外,也跟韓國外交部長趙顯進行了會談。

根據日本產經新聞8月12日的報導,中國的農業部長韓俊原本在參加完11日的日中韓三國農相會議後就會轉往日本,預定在12日跟小泉進次郎在東京進行會談並且就有關防止日本境內開發的植物品種流至海外的合作備忘錄進行簽署。

結果就在會議舉行前一天,中國突然向日本表示要取消前項會議。根據產經新聞的報導指出,日本外交相關人員研判,應該是跟日前我們的林佳龍外交部長訪日有關,而且中國農相韓俊原本是積極要來日本,卻緊急取消,判斷恐是來自習近平的下令!

另一方面,日本駐中國公使橫地晃在13日又被中國外交部亞洲局長劉勁松找去唸了一頓,要求日本對於歷史問題、台灣問題及中國人在日本的安全問題表達了「嚴重關切」!

同一天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記者會上,對於日本讓台灣的李逸洋大使出席了広島跟長崎的和平紀念典禮,表達了堅絕反對的態度!要求日本對於「台灣問題要有敏感度的認識及慎重處理的態度」!

中國的反應一連串集中在三天內出現,就不是偶然而是刻意為之的舉動了!

儘管中國農相以取消日中農相會談來壓迫日本,但日本官員表示,日本不會受中國牽制作為的影響,小泉進次郎大臣還是在韓國跟台灣的農業部人員進行了會談,並沒有讓中國的干擾得逞!

不論是小泉進次郎或是日本相關官員的作為,都可以看到這些年來,日本逐漸將「日台關係」與「日中關係」切割分開處理的㾗跡,而不再是以前那種「日台關係附屬於日中關係之下」的處理模式。

我前文曾提到石破茂在去年訪台時曾表示台日之間政治的交流應該更頻繁一些,從以上的諸多事例,石破茂政權的確有做到讓台日關係持續且頻繁的前進!

【半兵衛觀點:朋友的敵人,未必就是你的敵人,也可能是你的朋友】

台日友好,近年來的確是如此。

另一方面,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社會的正式組織之外,加上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對台灣的打壓無所不用其極的作法,讓台灣人在面對其他國家時,「誰友台?親台?友中?親中?」這件事上,有著超級的敏感,有時也不免會表現出過度激情的愛恨糾葛!

但事實上,在國際關係而言,正因為台灣處處受到打壓,我們反而更要積極地爭取一切可能的機會,在面對其他國家的政治入物時更應如此。

例如我們都知道,美國基本上就是共和黨跟民主黨輪流執政,因此對台灣而言這兩黨都是我們要爭取的對象,並不允許存在「押寶」、只跟某一黨交往的空間;同時我們也要盡一切力量去爭取、甚至影響這兩黨的有力人士,讓他們願接受台灣、支持台灣,這就是台灣當前在國際社會所必須面對的「現實」!

同樣的道理用在日本也適用,只是一方面日本戰後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自民黨在執政;再者,依照日本政黨的發展歷史來看,自民黨其實是「保守思想」諸政黨所組成的聯合政黨,說是「黨中有黨」也不為過,只是目前呈現的形式,大家稱之為「派閥」!加上日本是二院制內閣制國家,加上其國會議員多達714人,然而可以分配的政治位置卻相對相當的少(大臣職位大約20席左右),因此其政治權力的競爭非常激烈,進而造成權力的變化是流動型,不同於台灣首長一選出來就是固定四年。

日本首相更迭頻仍是許多國家對日本政治的印象,更不用提到閣員更換的速度簡直可說是席不暇暖的程度。換言之,若用面對美國兩黨政治的標準來說,我們在面對日本的時候,除了各黨外,面對自民黨時,就是要爭取其黨內「各派閥」的支持,不宜只偏愛某一勢力。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自民黨派閥資訊者,推薦閱讀允晨文化出版的『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一書的第二章)

允晨文化出版的『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

允晨文化出版的『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

對許多台灣人而言,近年來最熟悉的日本政治人物應屬安倍晉三前首相了,有些人就以安倍晉三作為「友台、親台」的標準來作為認知日本其他政治人物跟台灣關係的依據;甚至有些人產生「愛屋及屋」的現象,跟他親近的人,則受到喜歡;跟他關係不好的,就受到排斥;當然這裡也跟台日兩國部份的網紅刻意惡性的操作有關。

如同我在前文提到的,在自民黨內,石破茂跟安倍晉三的關係的確可說是「政敵」,但在外交安保政策上,其實大方向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前文也提到石破茂在2024年訪台時自己也承認,他們這個世代的價值觀其實差不太大。

所以自從2020年菅義偉、岸田文雄到石破茂相繼擔任日本首相以來,我一再為文為大家說明,這三位首相在自民黨內各有派閥、勢力,跟清和會(所謂的安倍派)之間也都有著競合關係,但在安倍晉三所打下的基礎上,這三個政權在任內,其實一直在推進台日關係。特別是石破茂首相雖在國內政治上跟安倍是政敵關係,但在國際安保上、在對台關係上,他對於台灣的善意,國人要從他的做為,細細解讀!

必須憑良心說,從前文裡三個石破茂與李登輝前總統的小故事,以及謝長廷大使臉書裡的回顧裡,可以看到石破茂跟台灣之間的關係之密切,遠超過許多人的認知!必須要說那些輕率的抨擊他是「親中派」的人,要嘛無知,要嘛惡意為之!

對當代日本有真正進行研究的人,會知道一個所謂「親中派」的日本政治人物,不要說連來台灣訪問都不太願意了,何況還會去拜訪、肯認中國最討厭的台灣政治人士李登輝,並向其請益與弔唁!?根本不可能!

20240814林佳龍部長跟石破茂訪團在外交部的午宴座談

20240814林佳龍部長跟石破茂訪團在外交部的午宴座談

甚至有人在去年說他選在台灣、選在外交部宣佈參選自民黨總裁,是在「蹭台灣」!岸田文雄前首相宣佈退陣時機,根本就不是石破茂來台前就能確切掌握的事。

相對於國內那些舔中人士對於任何可能惹中國不開心的事都會避之唯恐不及的行為,石破茂卻選擇在台灣的外交部,這樣完全官方色彩的地點召開記者會、宣佈角逐下任日本首相,用膝蓋想想,這是一個「親中」的人會做的事嗎?!

台灣身處於艱難的國際環境中,我們需要爭取更多的國際友人,更何況是各國元首的可能人選,當然都是我們要極力爭取的友誼!你可以不喜歡石破茂,但是仇恨到把他的所有言行都扭曲,這種「仇恨式發文」,表面上說是在為「台日友好著想」,就效果來說必須嚴肅地講,根本是在「破壞台日友好」!

安倍昭惠:台灣無事,就是日本無事

有些人甚至會以有沒有說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句話來作為是否真心支持台灣的判斷準據。這種拿著令旗要脅的方式本身就很「情勒」!我們必須尊重每個願意支持台灣的外國友人,用他的方式來行動,而不是刻板的要求非得怎樣怎樣!就以上述安倍晉三這句話為例,先不談究竟應如何正確理解安倍晉三講這句話的本意及時空背景,日本外相岩屋毅曾表示,他認為應該是『台灣無事。日本無事』,結果就被台日一堆網紅駡到翻、駡他親中等等的。

這段談話出現在2024年底他去中國訪問前的記者會,中央社對他的談話有詳細的引用;他主要的論點是:「台灣是日本重要且有淵源的友人。但是,我們始終堅守日中建交時的共同聲明精神,堅信台灣與大陸的問題必須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台灣必須『無事』!⋯⋯『有事』通常是指通過武力改變現狀,而這種情況絕對不應發生。這是日本的立場。」

『有事』這個詞在日文的脈絡裡,會讓許多日本人覺得不安,這是事實;維護台海安全的用語,也不是只有一種表達方式。2025年4月19日世台會跟台灣國家聯盟舉辦了第13屆『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並邀請安倍晉三前首相的遺孀安倍昭惠就「島嶼有事・重探印太安全戰略」進行專題演講(中文內容如連結),在演講中特別提到這段「有事。無事」的詮釋,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岩屋毅那個「台灣必須無事」的註解:

我丈夫曾說過「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我試著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這句話, 我想,也許他真正的意思是——「台灣無事,就是日本無事」。

乍聽之下似乎是理所當然,但我漸漸會想「台灣平安,日本也會平安」。

在日本,當我們關心與自己親近、重要的人時,會說一句話:「願你平安無事。」那是在祈求對方能過的幸福與健康。我想,我丈夫是想向他深愛的台灣人民獻上這份祈願。因為台灣的平安,是與他自己、與日本,息息相關。他真心愛著日本、愛著台灣,比任何人都盼望著這個地區的和平。

20250419安倍昭惠出席第十三屆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演講(照片來源: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20250419安倍昭惠出席第十三屆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演講(照片來源: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回到本文主旨,關於石破茂在國際安保領域也還有很多事證可以說明,他是如何承繼安倍晉三以來的日本印太戰略,以及面對中國時採取積極備戰以求止戰的作為,例如提出東亞作為「一個戰域」的概念;例如談及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和平協議時,他主張:「不能讓俄羅斯成為贏家,否則會鼓勵中國的軍事冒險」等,我在這一年來的演講及受訪中都有談到,如果有時間,希望能再另寫一篇更詳細的解說。

總的來講,寫這一篇,是希望國人在看待台灣爭取國際友人支持的時候,能更冷靜的從這些有他國影響力政治人物的實際作為來理解,並且盡我們所能去爭取他們對台灣的支持,才是正途!

更何況以前文所提到的「有事。無事」,在日文與中文的脈絡並不盡然相同;而「親中」這個詞,在台灣人的理解跟其他國家的理解更是完全不同,我們國內有國族認同的問題,台灣的親中派是要「消滅台灣」、「消滅中華民國」;但其他國家的親中派沒有要把自己國家併給中國的問題;因此任意地用「親中」來指控其他國家對台友善的政治人物,相當容易引起國人的誤解。

再者美日歐等國家都跟中國有邦交,有也糾葛不清的經濟利益,期待他們跟中國「田無溝、水無流」式的完全不要往來,也是不符合現實的要求。

我們要看的是他們的對中國的態度是像東南亞某些國家或非洲諸多國家「唯命是從」?還是「積極備戰管理」?這是完全不同的作為,希望國人能冷靜思考,加以理解。也要拜託「某些網紅們」,「不要打著紅旗反紅旗」,為了流量及其利益,而誇大、醜化你不喜歡的他國政治人物!

如果這些網紅式發文,真的期待「台日友好」,請多提供國人可以做什麼積極的事來爭取這些他國政治領袖對台灣的支持,這樣才不愧身為「網紅」學者、記者的影響力!

(全文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文生的沙龍
127會員
112內容數
介紹令和時代的日本政治現況走向
謝文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本文係總統府資政。前台灣駐日大使謝長廷為『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一書所作的推薦序。文章標題即是推薦序的標題。 不斷往更文明蛻變 「從昭和到令和的轉變」,這書名本身就有相當科普性質,我看了更是倍感親切。 因為我到日本京都大學留學的時間是昭和47 年(1972 年),
Thumbnail
2025/04/24
本文係總統府資政。前台灣駐日大使謝長廷為『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一書所作的推薦序。文章標題即是推薦序的標題。 不斷往更文明蛻變 「從昭和到令和的轉變」,這書名本身就有相當科普性質,我看了更是倍感親切。 因為我到日本京都大學留學的時間是昭和47 年(1972 年),
Thumbnail
2025/04/22
【前言】 本文係外交部長林佳龍為『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一書所作的推薦序。文章標題即是推薦序的標題。 從日本經驗看見台灣的啟示 在我多年的公共服務歷程中,無論是在中央或地方治理,還是交通建設及經濟文化的推動過程中,始終密切關注日本的發展,並深感台日兩國在許多領域上的共通點與合作潛力。
Thumbnail
2025/04/22
【前言】 本文係外交部長林佳龍為『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一書所作的推薦序。文章標題即是推薦序的標題。 從日本經驗看見台灣的啟示 在我多年的公共服務歷程中,無論是在中央或地方治理,還是交通建設及經濟文化的推動過程中,始終密切關注日本的發展,並深感台日兩國在許多領域上的共通點與合作潛力。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係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為『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一書所作的推薦序。文章標題即是推薦序的標題。 2022 年底,我主持了一場有關台日關係的閉門研討會,會議主講者正是擔任本書主編的謝文生老師。當時他以時任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慶祝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設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係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為『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一書所作的推薦序。文章標題即是推薦序的標題。 2022 年底,我主持了一場有關台日關係的閉門研討會,會議主講者正是擔任本書主編的謝文生老師。當時他以時任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慶祝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陷入假帳爭議繼續延燒,會計師端木正昨(12)日強調,提供簽證服務都是依法規處理,還稱民眾黨開記者會故意不邀請他去。
Thumbnail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陷入假帳爭議繼續延燒,會計師端木正昨(12)日強調,提供簽證服務都是依法規處理,還稱民眾黨開記者會故意不邀請他去。
Thumbnail
英國將舉行大選,改選下議院全部650席次,根據民調,左翼的工黨可望奪下484席,保守黨恐僅獲得64席,結束長達14年執政。與英國同樣2023年Q3Q4連續兩季GDP下滑陷於「經濟衰退」的日本?大摩認為:當前的低成長是轉型期間的短期陣痛,日本將走出失落的三十年!那麼,會換中國步入日本失落三十年的後塵?
Thumbnail
英國將舉行大選,改選下議院全部650席次,根據民調,左翼的工黨可望奪下484席,保守黨恐僅獲得64席,結束長達14年執政。與英國同樣2023年Q3Q4連續兩季GDP下滑陷於「經濟衰退」的日本?大摩認為:當前的低成長是轉型期間的短期陣痛,日本將走出失落的三十年!那麼,會換中國步入日本失落三十年的後塵?
Thumbnail
日本自民黨派系醜聞涉及政治資金、派系糾紛和政治危機。涉及多名自民黨高層和國會議員,引發了政治危機。以首相岸田的決斷為主,探討派系的角色和功能,並針對派系政治資助討論防止再次發生的措施。這次事件引發了在野黨與民眾的強烈反彈和嚴重影響到政府的支持率。
Thumbnail
日本自民黨派系醜聞涉及政治資金、派系糾紛和政治危機。涉及多名自民黨高層和國會議員,引發了政治危機。以首相岸田的決斷為主,探討派系的角色和功能,並針對派系政治資助討論防止再次發生的措施。這次事件引發了在野黨與民眾的強烈反彈和嚴重影響到政府的支持率。
Thumbnail
佐賀縣議員質詢:島耕作未經議會同意就上任
Thumbnail
佐賀縣議員質詢:島耕作未經議會同意就上任
Thumbnail
2024台灣立委、總統大選結果已經出爐,基本上藍綠兩黨各有各的遺憾。
Thumbnail
2024台灣立委、總統大選結果已經出爐,基本上藍綠兩黨各有各的遺憾。
Thumbnail
這個標題是假的 XD 先向標題黨致歉,你們可以右轉回家了。
Thumbnail
這個標題是假的 XD 先向標題黨致歉,你們可以右轉回家了。
Thumbnail
這次總統大選幾個有趣的事件: 1、下個總統一定不是台大法律系畢業
Thumbnail
這次總統大選幾個有趣的事件: 1、下個總統一定不是台大法律系畢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