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係外交部長林佳龍為『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一書所作的推薦序。文章標題即是推薦序的標題。
從日本經驗看見台灣的啟示
在我多年的公共服務歷程中,無論是在中央或地方治理,還是交通建設及經濟文化的推動過程中,始終密切關注日本的發展,並深感台日兩國在許多領域上的共通點與合作潛力。我過去的學術研究經歷及二十五年前在東京工作的經驗,讓我對日本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有著持續的關注與深入理解。如今,作為台灣外交部長,我更強烈感受到台日關係在全球局勢中的重要性。因此,當我讀到《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一書時,就被其對日本發展歷程的剖析所吸引。

林佳龍部長在新書發表會推薦發言(照片來源:允晨文化)
這本書系統性地回顧了日本從昭和到令和的歷史變革,尤其著重於日本如何從戰後重建走向經濟奇蹟,接著在平成時期面臨泡沫經濟的衝擊,並在如今的令和時代迎接全球化、數位革命及社會結構變遷的挑戰。透過作者群從不同議題和層次的分析,揭示了日本如何在轉型過程中取得平衡,也為台灣在面對相似挑戰時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日本在可持續發展、技術創新與區域合作方面的經驗,對於同樣處於數位與能源雙轉型期的台灣來說,無疑具有深遠的參考價值。在我擔任台中市長及交通部長任內,日本在公共治理及基礎建設上的成功經驗,對我在台灣的施政規劃帶來了許多啟發。台日間有良好友誼,也有很多文化相似處,事實上,我自己也曾經在日本從事研究工作過一年,對於台日交流有豐富的經驗,也了解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日本如何以穩健的步伐推動國家發展,從早期的大規模基礎建設轉向今日強調的永續發展模式,如何平衡國家競爭力與區域均衡發展,都是台灣可以深入借鑒的課題。本書所探討的日本在面對人口老化、少子化及技術創新挑戰時的應對策略,對同樣面臨困境的台灣也具有極高實用性,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參照。
此外,作為一位長期參與智庫發展與跨國合作的政策推動者,我尤其認同本書對日本外交政策與區域安全的剖析。事實上,台日合作正是目前台灣外交工作中的重點之一。日本在21 世紀之後,為了因應中國崛起及區域霸權的威脅,多次調整了國家的定位及在國際上的角色。即便過去日本國內有分為「保守主流」與「保守支流」,並形成長期競爭,但在面對境外威脅時,國內依舊團結一致並形成對外共識,值得台灣深思。為了回應當代印太地區的變動,並追求台灣的自主外交,台灣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台日兩國在應對威權主義挑戰時的雙互合作,對於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亦至關重要。
本書不僅是一部對日本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學術論述,更展現了日本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文化自信與創新精神。作為一個在東亞區域扮演重要角色的國家,不管是在歷史、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中,日本的經驗都對台灣極具參考價值。尤其日本以海洋戰略為國家目標,重新接軌海洋思想,同樣以海洋立國的海島台灣,應參考日本經驗,以面對未來國際局勢的需要。台灣作為日本的重要夥伴,也應從中汲取寶貴的經驗,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們自身特質的發展道路。此外,即便二戰後的日本已經是個名符其實的民主國家,卻仍在修憲與聯合國入常議題上希望積極邁入「國家正常化」,都映照出台灣在民主化後的國內困境。
《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是一部深入剖析日本歷史的佳作,提供我們對全球局勢的前瞻性思考。在這個充滿變遷與挑戰的時代,台灣需要的不僅是歷史的視角,更是面對未來的勇氣與智慧。日本的蛻變故事為台灣提供了珍貴的參考,而我們同樣應該勇於開創屬於自己的未來。我誠摯推薦此書給每一位關心日本發展、東亞局勢與台灣未來的讀者,相信這本書將能幫助大家,讓不同領域的讀者都能藉由日本的經驗獲得啟發,在全球化的洪流中找到屬於台灣的位置。

新書發表會推薦人與作者合影(照片來源:允晨文化)
由左至右
廖志峰發行人;作者王彥麟;作者劉夏如;日本駐台大使片山和之;總統府資政謝長廷
外交部長林佳龍;青平台陳俊宏董事長;主編謝文生秘書長;作者林彥宏;作者楊鈞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