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Gordon。
「股人筆記」是希望透過學習厲害投資人的經驗與筆記,來增進自己的投資能力。我並非完全的投資新手,基本的知識都還算了解,但對於主動選股的技巧與系統性實踐,這正是我想透過這次學習重新建立的重點。
股癌EP557 36:24有云:非常感謝各位聽眾會幫我做筆記,現在要強調一下,作筆記的這個讓我非常感恩,只是有滿多筆記都會幫我自己去亂節錄重點,再來這要稍微注意一下,不是說不能寫筆記,只是覺得有些東西還是要儘量去找原形食物啦,那有人幫你總結快速的做複習我覺得很好
所以我會盡量分清楚哪些是我自己的發想,第一大段會是我個人的心得描述、不懂的知識之研究主題簡述,而第二大段則為節目的回顧、第三段為研究主題。
一、心得
學習點:
- 富邦 VIX 清算
這幾集因為雖然是疫情最爆發的時候,但聽起來 MK 早已做好準備和猜想,所以沒什麼特別的描述,且也在前幾集已經說過了,雖然熊市開始,但這在前幾天也早就有猜想到可能會往這個方向。
而這次有講到關於 VIX 上漲兩倍,但也說到這個商品是不適合購買的,而原因也有在其中提到,而我也去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檔 ETF 已經下市。
二、節目回顧
股癌 EP7|2020/03/09 節目回顧
節目回顧:
- 看中醫體悟
- VIX
- 石油正2(00672L)
- 投資:短期賽局 vs. 長期策略
自我學習整理:
|看中醫體悟
MK 去看診因為長期乾咳,去看了一間巷口的中醫診所。醫生神奇的把脈,中醫師僅透過「把脈」,就開了咳嗽的藥,並未詢問咳嗽細節(如痰的顏色、夜咳等)。MK 順便詢問西醫難治的「乾眼症」,醫師同樣只是「把脈」後就開了藥。雖然覺得很唬爛,怎麼連乾眼都可以把脈,但吃了藥後有驚人的效果,吃了兩天的藥之後,咳嗽問題真的好了。對中醫的有效性感到驚訝,即使其背後原理難以理解。
從中醫到信仰:為何人們會相信看似不合邏輯的事物?這次的中醫經驗,聯想到為什麼許多高社經地位的人(醫師、律師、老闆)會相信妙禪等宗教或泛邪教組織。這些信徒可能就像他自己一樣,遇到了常規方法(如西醫)無法解決的問題,但「師傅」卻輕易地解決了。達成了「結果論」上的有效,所以即使原理不明,人們依然會選擇相信。
|VIX
VIX 最近從 2元漲到 6元,當然是恭喜大家,但之前也有提到這是不適合投資的商品,因為恐慌是暫時的,且淨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下降,這個商品會扣血,因為有摩擦成本(因為他是利用期貨,就需要轉倉會有成本)。
VIX 是什麼:追蹤 S&P 指數未來30天的「隱含波動率」,簡單說就是選擇權的權利金。市場恐慌、看壞的人多,VIX 就會大漲。
為何不適合『長期』做多:VIX 是「期貨型 ETF」,存在轉倉成本和損耗,淨值會隨時間推移而下降。市場大部分時間是平緩的,恐慌只是暫時的。因此,長期持有 VIX 注定會虧損,其歷史走勢就是長期緩跌。這類商品不該長期持有,更不該使用「融資」攤平,因為它會不斷損耗你的本金。
為何不適合「做空」:雖然長期看跌,但放空風險極高。當市場恐慌、融券需求大增時,會產生高昂的「借券費用」,可能吃掉你所有的獲利。
|石油正2(00672L)
當時元大石油正2的狀況,像極了 VIX 之亂。
高額溢價的危險,當時溢價高達20%,意味著你用比淨值貴20%的價格買入。對於一年穩定獲利10%就很厲害的投資市場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起手式劣勢。
槓上加槓的自殺行為,「正2」本身就是兩倍槓桿的商品,漲跌幅都已放大。投資人再使用「融資」(約兩倍槓桿)去買,等於是「槓上加槓」。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商品本身一天跌30%,投資人就會立刻畢業。
散戶的錯誤行為:數據顯示,從1月到3月,石油正2的價格從18元跌至7.47元,但融資餘額卻從3.4萬張暴增至38萬張。這代表大量散戶在下跌過程中,不斷使用槓桿「越跌越買」。
|短期賽局 vs. 長期策略
短期賽局 vs. 長期策略,這個「結果論」的頓悟,可以對應到投資上。
類比挑戰籃球之神,如果賽制是打一整場比賽,普通人不可能有絲毫機會贏過 Michael Jordan 或 LeBron James,但如果賽制改成「只比進一球」,那麼普通人靠著一次亂槍打鳥式的怪異出手,是有可能靠運氣贏的。
引申的投資觀: 長期策略:如同打一場完整的比賽,需要穩固的基礎和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方法。 短期投機:如同只比一球,在極短的時間區間內,運氣和隨機性可能戰勝一切,讓你獲利。但這無法複製,長期下來必輸無疑。(這次的 VIX)
股癌 EP8|2020/03/10 節目回顧
節目回顧:
- 股市轉折點
- 壓制恐懼 or 破除無知
自我學習整理:
|股市轉折點
事件的下跌效果會越來越減弱,例如18,19年的貿易戰,過一段時間後儘管還是有壞消息,但對股市影響的效果也會減弱,疫情的話也會是,雖然現在進入熊市,那什麼時候會是轉折點呢? MK 猜想有兩個
- 疫苗差不多有署光了(而這個部分強調不是已經投藥,可能是疫苗在二三期的時候,股市就會開始反轉,這也呼應到當正式的好消息出來,股市早就反映完了)
- 全世界的人民大多都得過 covid
|壓制恐懼 or 破除無知
疫情下的歐美社會:MK 分享了義大利前線女醫師的見聞,描述醫院病房住滿病人、醫護人員瀕臨崩潰的狀況,顯示疫情對醫療體系的癱瘓性影響。
這名醫師也提出一個問題:是壓制恐懼重要,還是破除無知重要? 從政府角度來看,為了避免恐慌,會告訴大眾不需要搶購口罩等物資,壓制恐懼;但從醫學或個人角度來看,應該正視疫情的破壞力,戴口罩做足準備。
所以我們還是要自己做獨立思考,而不是盲目相信政府或是誰的說法。
這次疫情對於全球政府和醫療體系而言,是一場考驗,也可能讓大眾對防疫產生新觀念,例如戴口罩的習慣。
三、研究主題:
|富邦 VIX 清算
00677U 富邦 VIX 是追蹤 VIX,2021年 6 月 3 日 下市。
VIX 是什麼:追蹤 S&P 指數未來30天的「隱含波動率」,簡單說就是選擇權的權利金。市場恐慌、看壞的人多,VIX 就會大漲。
要追蹤 VIX 本來就是要使用期貨,而每檔期貨都有到期日,一但到期,那這檔期貨就結束了,再也不存在。所以每次期貨到期不存在了, ETF 也得繼續, VIX ETF 也會一直買新的期貨。那買新期貨的費用和價差,就是所謂的「轉倉成本」。
所以 VIX ETF 這種東西長期來看一定會一直下跌,因為會有轉倉成本,且市場中恐慌的時候是佔少數,就會一直扣血淨值降低。
另外 ETF 清算主要原因有二:規模(淨資產價值)太小、基金單位淨值跌幅太大。ETF最近30個營業日平均規模低於終止門檻(股票ETF終止門檻一般為1億元,債券ETF一般為2億元)就必須下市。
其實在近期也不斷有 ETF 在做清算,所以去購買這些商品必須知道他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並非所有 ETF 都是長期向上的,有許多確實是會長期往下甚至清算。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