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聊的主題,是脫離霸總、白月光、替身之後的題材,那就是「愛情與事業,我全都要!」,畢竟現在很多戲劇作品裡,不再只是談戀愛談到死去活來,或專注職場拚搏燃燒熱血,而是愛情跟事業,並肩前行、同等重要。
今天我們就從三個層次來聊聊,愛情與事業如何在劇中並行不悖、甚至互為養分!
一、事業與愛情並重「雙線開花」的幸福人生
讓我們先從這種「我就是要人生勝利組」的戲碼來說起。比如說《我的完美秘書》。女主角姜智允職場上雷厲風行,但是戀愛生活上呢?是笨拙到亂七八糟,直到遇到了劉恩浩祕書,有顏有腦有貼心,所有都拿捏得宜。這部戲真的讓人邊看邊大喊:「我也想要這種秘書啦!」

還有經典中的經典《德魯納酒店》,IU飾演的張滿月社長,光是那個氣場就能壓全場。具燦星給張滿月社長的愛情,細膩深情,即便他們中間差了五百多歲,但給在黑夜裡打拼的她,一絲救贖的光亮。

再看看《親愛的,熱愛的》。佟年與韓商言的愛情,韓商言就是電競隊的老闆,女孩對韓商言一見鍾情,而從一路從青澀相處,到彼此吸引戀愛成熟,但是過程中韓商言也都沒有忘記夥伴在電競、AI領域的夢想。

還有啊,《機智的醫生生活》更是經典,每一位主角都有自己的醫療崗位,同時,他們也在愛情、友情中尋找人生的其他支點。

這些戲告訴我們:愛情不是事業的拖油瓶,而是事業路上的助燃劑。
二、在事業中,戀愛是我的救贖
進到第二種路線,有些戲劇比較深沉,它們想說的在高壓職場裡,我們需要愛情來呼吸。
像是《營業悖論》破男團當中,六個月從不忙到很忙的過程,有很多演藝圈內的奮鬥歷程,彼此相知相惜,而且都內銷了說....(笑)也因為這些聲優在廣播劇當知真的唱歌了,讓我更感覺到聲入其境。

或《破雲》,江亭是忙到翻天、責任壓頂的角色。但在愛情裡,當江亭被嚴峫卸下盔甲、獲得到救贖,原來厭世的他也可以擁有柔情。事業裡是有點神經質刑警,生命中卻能夠接住這個不是太管自己生命瘋狂的人。戀愛,不只是戀人之間的甜蜜,更多是對生命的「接住」,嚴峫這部分做的很好。

還有《將進酒》,沈蘭舟如果沒有遇到蕭馳野,他的生命當中只有復仇。

像這一類的劇,有一種強烈的對比:白天我們是戰士,夜晚我們想做一個被愛的小孩。愛情,變成了事業世界裡的喘息之窗,是那種在混亂生活中,唯一可以安靜下來的地方。
三、你不是戀人,卻是我的「重要他人」
最後一種劇情,更加內斂也更加真實——愛情不一定有火花,但你卻是我無法或缺的存在。
像《秘密森林》裡的黃始木與韓汝珍,沒有明確的戀愛線,但他們之間的連結比很多CP還更緊密。他們互相依靠,互相成就。這種「超越愛情」的關係,有些時候比真實情侶來的香。

還有《熱血司祭》,金神父和具警官之間的搭檔關係,一樣是事業上的生死夥伴。你說是愛嗎?不一定。但如果你不在,我就無法完整。

這種關係像什麼呢?就像是齒輪上的潤滑劑,不讓你轉得太苦太澀,但也不會取代你自己的運轉。愛在其中,但它不是標準的「戀人」模樣。
第四種,職場是背景,重點是談戀愛
台劇中的《絕對佔領》《對立而已》勉強算是職場戲,但是職場算是背景,重點是戀愛,也算是彼此救贖,這種故事也是當今偶像劇的傾向。

韓劇中更多如《金秘書為何那樣?》等等之類的,沒有太多處理辦公室的事情,比較多著重於談戀愛這件事情上面
因為太多,所以就不再多提,接下來,除了職場,我們往上找回時光,是所有的人都有的另外一個同場域,而且是更很容易談戀愛的時段,那就是校園劇。
校園劇不只戀愛!從老師到夢想的全成長史
這裡我們要聊一個每個人都經歷過、但現在想起來會臉紅心跳的主題:校園劇,但是這類作品但不是只有戀愛,而是從老師、到學生、再到夢想的全成長史!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 不管是古裝還是現代,不管是日劇還是漫畫,「學校」永遠都是戲最多的地方。 明明是讀書的地方,卻總是上演著愛恨情仇,還常常不在上課!
從古早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祝英台女扮男裝跑去書院念書開始,校園就不只是學知識的地方,而是談戀愛、交朋友、抗爹媽、挑戰社會秩序的大舞台。不管是古裝還是現代,不管是日劇還是漫畫, 「學校」永遠都是戲最多的地方。

再來你看日本,校園劇一變再變,從90年代的《GTO麻辣教師》,一個問題老師帶出一群問題學生,到後來《東大特訓班》,考試變成戰爭、升學變成主線,老師變成救世主。

再看日本動畫和漫畫,就會發現超神奇的事喔:明明是讀書的地方,卻總是上演著愛恨情仇,還常常不在課堂上!他們有的在打怪,有的在當偶像,有的在穿越時空救世界,還有的在屋頂談戀愛談到畢業,反正都沒有在寫作業!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日本現實中的學生這麼拼命補習,但漫畫裡的學生都這麼會翹課閃人?
在現實中壓力太大,所以在虛構中尋找自由。 漫畫裡的校園,其實是個「情緒投射空間」,讓我們逃離現實,重啟青春模式。
少年動漫的延伸:校園冒險與熱血
嚴格來說《靈異教師神眉》《GPT麻辣教師》《火影忍者》《我的英雄學院》《暗殺教室》 是帶有校園風格的少年動漫故事, 因為會有導師與學生之間的羈絆,更不用提大長篇《哈利波特》到現在的《斗羅大陸》
甚至有那種沒有太多戀愛線的《東大特訓班》《三年B班金八先生》

少女漫畫中的成長曲線:戀愛腦到選擇夢想
少女漫畫校園只是為了戀愛,如踩在腐女崛起的《櫻蘭高校男公關部》,基本上都在不務正業的搞社團

當然一直存在的競技類的,也是存在在少女漫畫當中如《花牌情緣》

還有像開始《淘氣小親親》的湘琴為了追江直樹, 拼命準備考試、參加模擬考,戀愛和升學一起痛苦又甜蜜;

後來到《男女蹺蹺板》,愛情變成一種人生選擇——誰才是可以走下去的那個人?最後到了《交響情人夢》,戀愛反而不再是重點,女主角開始問:「我想要成為怎樣的大人?」

少女漫畫也會長大,它從心動開始,但會一路陪你走到夢想與職志的十字路口。這幾部作品,其實正好描繪了一個少女如何從戀愛走向人生、從心動走向自立的過程。
而我們今天要問的是:
「為什麼少女漫畫裡的戀愛這麼甜,現實的考試卻這麼苦?」
「為什麼讀到《交響情人夢》時,我們不再只想談戀愛,而是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老師是主角」的教育反抗劇,到「學生不上課」的動漫世界,再到「戀愛變夢想」 老師→學生→少女少男成長
但看了這麼多日本動畫與漫畫裡的校園幻想, 我們也會慢慢發現,近五年來,寫實派作品正悄悄回歸校園的本質。 無論是電影還是戲劇,都開始更貼近學生的真實處境,描寫那些沒有魔法、也沒有變身的青春風景。
像《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打開了青春校園電影的大門, 再到《只想告訴你》《四月是你的謊言》《盛夏未來》《初戀那件小事》的台日韓版本, 甚至是《我們的藍調時光》裡穿插的校園片段, 都讓我們看到:戀愛不再只是夢幻泡泡,而是在青春現場裡發生的情緒現形記。

那些考試、爭執、校外教學、補習班和偷偷放學約會, 才是我們真正在青春裡經歷過的酸甜交錯。
所以說,校園劇從來不只是談戀愛—— 它是讓我們用回憶,去面對現在的自己,然後默默在心底說一句: 「原來我曾經那麼認真活過、喜歡過。」
接下來單純撇開「不上課」元素,只聊校園的話,那麼依然有很多作品可以聊聊, 所以說,校園劇從來不只是談戀愛,它是讓我們用回憶,去面對現在的自己,然後默默在心底說一句: 「原來我曾經那麼認真活過、喜歡過。」
來好好讀書:校園戀愛作品四大派系公開!
現在的校園作品真的很誇張,已經不只是「談戀愛」這麼簡單了!從課堂到重生,從考場到生存遊戲,校園作品可以根本不只是戀愛,它是我們內心青春期的投射!
「穿制服的不一定上課,有書包的不一定有考試」
那什麼才是真正的校園劇?我們整理出四大派系校園文,從清水戀到無限流、從懺悔重來到戀愛進修班?像每次模擬考彼此激勵,下課像吃糖一邊怦然一邊煩惱。從大學到職場,甜蜜困難關卡也升級,甜中帶刀,刀中帶著重新開闊前方。
有的在聯考前互相鼓勵、有的在死後重生回到教室、有的直接被扔進遊戲世界裡考數學逃生門,還有的…唉…當天剛結婚就重生回高一,還得坐隔壁。
當然諷刺的無限流中考試不過,可能會出局,甚至真死亡,讓我們知道,校園不總是夢幻,更是現實的投影與扭曲。不是只講戀愛,而是要問你:「青春裡你最想重來哪一次?又最想逃離哪一場考試?」
這些人真的不是該在補習班嗎?我們知道校園劇不總是夢幻,而是現實的投影,可能扭曲可能美化。有些故事雖然穿著高中制服、拿著書包,但你根本不會把它當成「校園劇」。
不過這些作品多少會提到一點點,像《灌籃高手》湘北高中整天都在打球,只有極少數提到學業,不過還是有個章節,全員必須讀書,除非及格否則無法參賽,另外還直接明示:除了赤木一家與晴子以外,其他主角學業全是渣渣~
但是你會記得的是全國大賽、安西教練與流川櫻木吵架,而不是任何一堂課。

還有像《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一開始看似校園社團出遊,馬上就進入歌劇魅影院殺人事件,全劇只剩校服在提醒你他們還是高中生。上課畫面?非常少數!

所以我們今天這集要強調的是——真正的校園劇,得聚焦在「老師、課堂、考試、讀書、補習、課業壓力」這些元素上面吧?有些作品校園的年紀與書包只是背景,有沒有討論「課業與同學彼此之間人際與成長,要有老師教學考試補習等」才是校園劇關鍵差別!
那種考試前互相打氣、有的死後直接重生回教室坐回原位…… 更猛的還有一邊解數學題一邊闖關逃生,或是……剛結婚就重生回高一,還得坐在老公旁邊重唸書,誰懂那種痛快感覺啦!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幫大家整理一下現在的校園文到底有哪幾大路線? 總結一下,大概可以分成四派,快來看看你是哪一派中毒最深!
第一種派別|正常的戀愛+升學派,一邊讀書一邊心動
代表作品有:《某某》、《偽裝學渣》、《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放學等我》
這一類的魅力是:「真實感」+「糖分剛好」,你彷彿看見曾經的自己。
這一派就是我們熟悉的青春清水派:課桌椅、模擬考、偷偷對視、操場晚風、期中成績一出來男主黑臉那種~
談戀愛會害羞,考試成績會焦慮,一切都剛剛好。
這一派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青春清水戀:課桌椅、模擬考、操場晚風、偷偷對視那種甜甜的感覺~ 然後成績一下來男主黑著臉、女主低著頭,兩個人默默開始反省人生。
這種故事的魅力就是:「糖分剛剛好+真實感滿點」,看著他們談戀愛,會讓你突然想起那個坐你前桌的誰誰誰…大致上了大學就會尾聲這種青春類校園文。
🎓 第二種派別|大學轉職一條線,戀愛成長型,青春進化成現實
像是《微微一笑很傾城》、《惡作劇之吻》、《語意錯誤》、《女神降臨》
大學時代不再只有曖昧心跳,還多了職場、社群、身份、專業與未來選擇。
像《微微一笑》這種學霸系的戀愛讓人覺得超理想,《惡作劇之吻》更是從高中一路撐到婚後,青春談完還能進廚房!
這類作品的戀愛是:「成長型戀愛」,要能共苦、能一起面對未來,光心動是不夠的。
主角們進了大學,戀愛還沒完,還要加上學業、職場、社群、專業和人生規劃,整個level up!
這一派的戀愛與學業有點像升級打怪:你不只要跟對方心動,還要能一起面對未來的壓力。 《惡作劇之吻》根本從學生戀愛拍到婚後家庭劇,根本CP生涯典範!
⏳ 第三種派別|時光回溯向重來一次系列,青春懺悔錄派
代表作有:《重返18歲》、《重來一次》、《穿成反派校草的同桌學霸》、《和宿敵結婚當天一起重生了》

這一類劇情的核心不是戀愛,而是反思:我做錯了什麼?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不會選擇不同的人?
所以這類故事甜中帶刀,常常是青春懺悔錄 + 愛情修復,讓你在一次次重來中,找到那個曾經不敢堅持的自己。
這一類最適合夜深人靜的時候追~因為不是只有甜,是那種「甜中帶刀」的修羅場劇情。
重點不是戀愛本身,而是「如果能再來一次,你會選擇誰?」 青春的後悔、選擇、錯過,在這一派的劇情中會被放大檢視,根本就是愛情版重啟人生!
🎲 第四種派別|【另類校園向】無限流求生戀,校園只是背景布景
代表作有:《逃離圖書館》、《全球高考》、《我在無限遊戲裡封神》、《無限練習生》


這一類就很瘋狂啦~你以為是在上體育課,下一秒數學題會決定你能不能活著畢業。
這是青春×恐懼×成長極限挑戰模式,它反映的其實是現實的升學焦慮與自我證明壓力
只是用遊戲化、魔幻化的方式讓我們把內心的恐懼與渴望外化成劇情。
所以說~從黑板、課本、到時光機與生存考場,校園文從來就不是單純的戀愛文,它其實是我們內心青春的心理模擬器。
這種不是你以為的校園文,是你一打開就會想說:「這什麼?!不是應該在上課嗎?怎麼開始逃命了?」
上體育課結果變成生死跑酷;數學課題沒解出來可能會被淘汰…… 這些劇其實就是把我們升學焦慮、自我證明的壓力,用一種遊戲化的方式演出來啦!
嚴格來說,金田一中的《絞首之學園殺人事件》就是將寫實化的校園,黑暗呈現出來產生的刑案,當然另外一種負面影響的霸凌、升學壓力下悲劇、父母老師的壓制等情緒勒索之類戲劇非常多。

但是這類在此並不會提及這些,而不是忽略,因為如同公視的《你的小孩不是你的小孩》這些故事的悲劇,會讓人夠痛了。

所以親愛的觀眾朋友們,你最近有在看校園文嗎?原則上我並不是太喜歡看太專注於太寫實這類的升學考試的這種校園戲劇,但是勵志或是第三四類另類的小說反而看得下去。
也許是因為我專科時候成績不好,有些時候還會做跑錯考場(實際上真的發生過)考不好考試的惡夢,超級可怕的。
有些時候甜甜或有趣的愛情,才能讓我們暫時逃離真正的真正現實世界。
小結
在職場同事中,在我們看見了三種不同的愛情與事業共舞的方式:雙線並重:我事業我戀愛,我通通都要拿滿分!
戀愛是救贖:事業太苦,來點愛情補補血,你是我的重要他人:我們或許不是戀人,但卻比戀人更深刻
這些劇情其實也在告訴我們:愛情與事業不是選擇題,而是搭配題,搭得對,才是人生好劇本。不知道你們最喜歡哪一種劇中愛情線呢?是要甜甜蜜蜜雙重滿分?還是要心靈相通、無聲勝有聲?
另外在學園中的同學同社團同桌,從黑板課本、到時光機和生存考場,校園文根本早就不是單純的戀愛文啦~ 無論是甜、虐、瘋,都是我們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曾經做過、沒做過、後悔做過的選擇。
不管你是考試考到崩潰、還是戀愛甜到發胖,都歡迎留言跟小羊分享你最愛的那一派校園劇!
至於下篇的節目呢~我們要搬出校園,進入愛情中最容易「不小心」產生粉紅泡泡的場景:《同居、鄰居與房客篇》!
你是不是也有那種隔壁的他/她,一開始只是點頭之交,結果哪天共用垃圾袋、借個鹽巴就開始心動了?!除了職場、校園這些常見場域,有一種愛情,是源自「地緣關係」——住在附近、住在一起、住進你心裡(喂)。
還有那種什麼都不會但長得很好看的房客、每天拿外送但一直黏著你的鄰居、或是不小心撿到的同居生活(到底哪裡撿的啦),我們下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