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色彩理論」中,最常被使用的色彩分類法之一,就是 PCCS色彩系統。這套系統不僅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理解顏色的組成,也能作為挑選服裝、妝容和設計搭配的重要依據。
一、什麼是PCCS色彩體系?
PCCS(Practical Color Co-ordinate System)又稱為「實用配色系統」,它的基礎來自兩大色彩標準:
- 混色系統:顏色如何由基本色混合而成。
- 顯色系統:顏色在人眼中呈現的效果。

二、PCCS色相環
PCCS色相環一共包含 24種顏色,以四大基本色為核心:
- 四原色:紅、黃、綠、藍
- 互補色:在色相環上相隔180度的兩色
- 對比色:位於互補色兩側的顏色

透過色相環,我們可以直觀地理解顏色間的關係,進一步應用在穿搭、設計與視覺表現上。
三、認識色調
很多人會把顏色和色調混為一談,例如說「紅色就是鮮豔的」或「藍色就是淺色的」。其實這是錯誤觀念。
👉 色調並不是顏色本身,而是「明度 + 飽和度」的綜合概念。
正確的表達方式應該是:
- 「這是一個明度高、飽和度柔和的淺色調」
在PCCS中,總共有 12種色調,每一種都用小寫字母來命名。


四、色調的分類
色調依明度與飽和度的變化,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明清色
- 純色 + 白色
- 明度提高、飽和度降低
- 呈現感受:明亮、輕盈、淡雅
2. 暗清色
- 純色 + 黑色
- 明度降低、飽和度降低
- 呈現感受:深沉、低調、厚實
3. 中間色
- 純色 + 灰色
- 明度依灰色深淺而變、飽和度降低
- 呈現感受:柔和、沉靜、霧面感

五、顏色的清濁判斷
在個人色彩中,除了明度與飽和度之外,還有「清濁」的區分。
Bright 清色系
- 特徵:顏色明亮、乾淨
- 光線在面部產生 全反射 → 清晰感強
- 給人感受:清爽、乾淨、清晰
- 不適合:膚色偏暗沉的人,容易顯得膚況更黯淡。
Muted 濁色系
- 特徵:顏色柔霧、帶灰感
- 光線在面部產生 漫射 → 柔和感強
- 給人感受:溫暖、沉穩、平靜
- 不適合:膚色偏明亮的人,容易顯得無神。
六、如何判斷明度與飽和度?
在個人色彩診斷時,會透過觀察 膚色、黑眼圈、法令紋 來進行判斷。
- 明度判定:肌膚是偏亮還是偏暗?
- 飽和度判定:肌膚是偏鮮明還是偏灰濁?


透過這樣的分析,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顏色範圍,讓膚色更顯光澤、五官更立體。
✨小結
PCCS色彩體系不只是理論,而是一種「生活應用工具」。
- 它幫助我們理解顏色的 明度、飽和度、色調
- 協助找到屬於自己的 最佳色彩類型
- 無論是穿搭、彩妝,甚至室內設計,都能因此更具協調性
掌握色彩,等於掌握了展現自我風格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