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生了兩件很棒的事,那種成就感真的讓我覺得自己超厲害!
找到與人溝通的好方法
過去,我其實很怕幫別人做決定。
我猜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感覺吧?
你替別人拿了主意,結果不好,那份痛苦卻要他們自己承受,這感覺真的很不公平。
更別說,如果他們因為你的建議變好,卻把功勞歸給自己,那種被辜負的失落感,真的會讓人心裡很不是滋味。
但昨天我做得很好。我沒有直接給答案,而是用引導的方式,讓他們自己把想法說出來。
這種**「你來我往」的感覺我很喜歡,我只需要分享我的觀點和感受,然後輔助他們做出自己的選擇。
我發現,溝通的最終目的不是幫別人解決問題,而是賦予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份體悟讓我很輕鬆,也確保了雙方地位的平等。
成功解讀了自己的情緒 那天上班時,我突然覺得心情很悶、很無力,胸口悶悶的,四肢也酸軟無力,超想發脾氣。
我馬上意識到,這不只是單純的心情不好,而是身體在透過情緒發出訊號。那種感覺,真的很像身體在跟我抗議。
於是我立刻做了幾個深呼吸,並使用**「543感官技巧」**讓自己回神。接著,我拿起紙筆,把這些負面感受寫下來,試著追溯它們的來源。我用不同顏色的筆,把「累」、「無力感」、「鬱悶」這些感受圈起來,然後畫箭頭去尋找根源。
結果我發現,原來「累」是因為前一晚沒睡好,「無力」是因為重訓後的肌肉痠痛,而「鬱悶」則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讓我無法好好工作,產生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憤怒。
我內心其實有兩個衝突:一個是我想認真工作的「意圖」,另一個是身體想休息的「需求」。為了解決這個衝突,我寫下了這句話:「我允許自己用舒服的節奏來完成我的工作。」
這次經驗讓我明白一個重要的道理:「情緒只是內心與身體狀態的訊號。」只要我們願意耐心聆聽並追溯它的根源,就能有效緩解負面狀態。與其對抗它,不如好好跟它對話,這樣自己也會比較舒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