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今,「金錢」的使用方式正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一場新的貨幣浪潮正席捲而來,它能實現全年無休、幾乎零手續費、瞬時到賬的全球匯款與結算這就是穩定幣 (Stablecoin)。這個龐大的市場目前在全球流通量約 44 兆日圓,日均交易額高達 20 兆日圓。
在這個由美元主導的全球市場中,日本的新創公司 JPYC 正在承擔一項宏大的使命:開創日圓的數位未來,並守護其貨幣主權。https://jpyc.jp/
穩定幣的衝擊:「可編程數位現金」
穩定幣是一種設計上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結算工具,記錄在區塊鏈上,例如 1 JPYC 等於 1 日圓,1 USDC 等於 1 美元。與傳統加密資產不同,由於其價格穩定,它非常適用於結算、資產運用,甚至會計和稅務處理。
穩定幣與日本傳統電子貨幣(如 Suica 或 PayPay)最大的區別在於:
它不受限於特定加盟店,而是可以像現金一樣,作為數位日圓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
更具革命性的是其「可編程貨幣」(Programmable Money)的特性。因為它與程序高度相容,因此能夠實現 AI 自動交易和自動化處理。

- 對企業的好處: 在與遠程地區進行商業活動時,資金可以瞬間入賬而無需經過銀行。交易手續費可以從傳統國際匯款的高成本(例如寄往東南亞的 6% 到 7%)戲劇性地降至約 0.1% 到 0.2%。此外,企業還可以自動設定子公司間的資產管理規則,從而極大地改變資產效率和財務管理方式。
- 對未來的影響: 隨著便捷應用的普及,未來甚至可能出現「工作一小時就立即獲得 JPYC 報酬」的情境,從而改變人們的工作模式本身。
目前,穩定幣市場幾乎處於美元獨霸的局面。市場流通量排名前兩位的 USDT(佔市場約三分之二弱)和 USDC(第二位),合計佔據了近 99% 的市場份額。全球用戶無論是出於對本國貨幣信用的擔憂,還是單純追求美元的便利性,都在使用這些美元穩定幣。

面對這一態勢,日本率先在全球展開行動。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為穩定幣制定法律的國家,於 2022 年就完成了相關法規的整備。這種快速行動的背景,一部分源於對 Meta(前 Facebook)提出的全球性貨幣「Libra」的危機感;而另一個關鍵因素,則是日本國內對已在營運的 JPYC 該如何規範的迫切討論。
最終,在 2023 年 8 月,JPYC 成功獲得了日本第一個穩定幣發行商的許可證。這使得 JPYC 得以擺脫過去「無法兌換回日圓的預付卡型」限制,正式成為一種可以隨時以 1:1 比例兌換回日圓的電子支付工具,與 USDC 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日本国内各銀行為何落後?新創公司如何贏得先機?
儘管大型銀行和信託銀行也積極爭取牌照,為何 JPYC 這家新創公司能夠搶先一步?JPYC 的代表:岡部將這場競爭比喻為「數位金融的關原之戰」。
當銀行還在「關原之戰的前夜」,謹慎評估風險、討論應加入哪個陣營時,JPYC 則帶著「黑船已至,飛彈在頭上飛」的全球危機意識,將 100% 的資源投入到這項事業中,衝刺於最前線。
JPYC 擁有從全球第二大 USDC 發行商 Circle 處獲得全球首筆投資的優勢,並持續以相同方式營運,積累了寶貴的實務經驗。相比之下,銀行若發生資安事故,將影響其核心的信用創造業務,因此在推進穩定幣業務時,風險考量和優先級普遍較低。
岡部表示,如果 JPYC 拿不到牌照就會面臨倒閉的命運。因此,他們是以「綜合格鬥技」般的毅力,在區塊鏈技術、系統建置、反洗錢(AML)、資金籌集等所有環節全力以赴,最終突破了這個難關。其難度之高,甚至導致其他試圖跟進的新創公司幾乎全部退出了競爭。

日圓貶值與國債市場的「最後堡壘」
日圓穩定幣的存在不僅僅是支付方式的多樣化,它更是一場捍衛日圓通貨主權的戰役。
如果缺乏日圓穩定幣,未來在區塊鏈上交易的所有資產(Asset)將只能用美元進行交易。這將導致日圓事實上失去國際影響力,日本的公司和個人在進行全球交易時,必須承擔額外的匯兌風險和成本。
更深層次來說,JPYC 在國際上的普及還將為日本國債帶來巨大益處。
- 國債的買家: JPYC 發行的穩定幣,其背後儲備資產預計將有 50% 到 80% 是日本國債。這意味著,全球持有日圓穩定幣的用戶越多,JPYC 就會買入越多的日本國債。對於正面臨國債買家減少的日本政府來說,這將帶來「極為寶貴」的利多。
這種將穩定幣與現實世界資產(如黃金、股票,以及未來的國債)連接起來的趨勢被稱為「實體資產代幣化」(RWA:Real World Asset)。
前線的風險:網路戰爭與脫鉤威脅
然而,這個新興貨幣領域的前線始終充滿危險。岡部指出,這是一個「網路戰爭的最前線」。來自「北方」的專業網路部隊日常性地發動攻擊,試圖竊取資金。同時,穩定幣與法定貨幣脫鉤(De-Peg)的風險也持續存在。主要有三種模式:
- 資金外洩事故: JPYC 自身因網路攻擊等原因發生事故。
- 銀行破產: 存放儲備資產的銀行倒閉(如過去美國矽谷銀行破產時 USDC 曾短暫脫鉤)。
- 國債信用危機: 日本國債失去信用,導致利率飆升或發生債務違約。
為應對這些風險,JPYC 採取了多重安全措施,包括將儲備資金分散存放在多家銀行,並透過法務局或信託銀行,確保 101% 的資金得到擔保,以確保安全性。

未來展望
隨著今年秋季的正式營運啟動,JPYC 計劃在三年內將規模擴大到 10 兆日圓。中長期目標是先擴展區塊鏈網路(Chain)數量,確保日圓能在全球主流區塊鏈上流通。隨後,JPYC 將與日本國內外交易所(如 SBI、Coinbase 等)合作,實現與當地貨幣的便捷兌換。這將極大促進其在國際貿易和跨境商務中的應用。
這是一場競爭,也是一種共創。未來,當 JPYC 能夠與銀行或證券公司發行的信託型穩定幣相互兌換時,彼此的市場將能夠連通,進一步提升整體便利性。
一旦法規進一步放寬,允許 JPYC 用於支付薪資或繳納出資金,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來說,JPYC 最終將會像「便於資產運用的 Suica」一樣,成為一種普遍且理所當然的結算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