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內障旅程:從恐懼到篤定的頻率對齊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2023 年,48 歲的我被診斷出白內障。說真的,我當時非常震驚,也很不解。我自認生活習慣正常,出門也會戴太陽眼鏡保護眼睛,但醫生就是說不出原因。那種「找不到成因」的感覺,讓我對自己充滿評判。

第一次手術時,我躺在手術台上,清清楚楚感覺到眼球被撞擊和拉扯。大家都說「不會痛」,可我就是覺得痛,那份恐懼到現在都還記得。雖然術後視力恢復了,但心裡的陰影揮之不去。

當時在挑水晶體,我查了一堆資料、做了很多比較,還是覺得徬徨。最後,是身體突然冒出一句:「健保就好。」我就順著這句話去做決定。以為就這樣結束了,沒想到兩年後,左眼也惡化了。

不過這次不一樣。這兩年我學會了「回歸」,也更懂得去感受能量。當左眼確定要開刀時,我沒有再陷在焦慮裡太久。今年九月的調頻,更讓我篤定一件事:我選醫生,不再看評價或簡歷,而是看頻率對不對。

最後,我又回到新光醫院。雖然檢查依然繁瑣,但當我再度見到鄭成國醫師,整個身體立刻放鬆下來。那個感覺很直接,告訴我:「就是他了。」

這一路走來,右眼是恐懼和迷惘,左眼是篤定和安定。我才真正明白,當能量、理智、邏輯都對齊時,答案自然會浮現。最終能讓我安心的,從來不是外界的資訊,而是我自己的聲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UUK蒔空身靈2587
5會員
32內容數
在 2587 能量場域裡, 我回望那些過去寫下的靠北文與經歷文, 對當時的自己說:辛苦了,你並不孤單。 而這些文字與圖片, 也因為我與AI的合作, 變得更加順暢,能被更好地安放在這裡。 如果你也被吸引來到這裡, 或許會在某個片段裡會心一笑。 願那份共振,讓你更加輕盈、更加放鬆。
MUUK蒔空身靈2587的其他內容
2025/09/26
11月 14, 2004 為什麼感情總是這麼難解? 即使經歷了幾輩子的輪迴,似乎還是無法放下。 感情裡沒有絕對的對錯、輸贏,也沒有所謂的得到或付出。 它唯一能留下的,可能只有回憶。 我們總是在追逐、在償還,你欠他的,他欠你的,如此糾纏不休。 但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看透這一切? 我們似乎總是在輪迴中,
2025/09/26
11月 14, 2004 為什麼感情總是這麼難解? 即使經歷了幾輩子的輪迴,似乎還是無法放下。 感情裡沒有絕對的對錯、輸贏,也沒有所謂的得到或付出。 它唯一能留下的,可能只有回憶。 我們總是在追逐、在償還,你欠他的,他欠你的,如此糾纏不休。 但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看透這一切? 我們似乎總是在輪迴中,
2025/09/25
回顧到2005年3月的時候,我發現那時的我常對自己說:凡事要做最壞的打算,但不能一直往壞處想。 人在苦處裡,腦子總會自動放映最壞的劇本,越想越沉,越陷越深。 直到熬過去,才明白【準備】是需要的,但不能讓壞念頭佔滿心。 於是我開始練習,把語言化為祝福。 每一句話,都可以是祝福的種子。 當別人因
Thumbnail
2025/09/25
回顧到2005年3月的時候,我發現那時的我常對自己說:凡事要做最壞的打算,但不能一直往壞處想。 人在苦處裡,腦子總會自動放映最壞的劇本,越想越沉,越陷越深。 直到熬過去,才明白【準備】是需要的,但不能讓壞念頭佔滿心。 於是我開始練習,把語言化為祝福。 每一句話,都可以是祝福的種子。 當別人因
Thumbnail
2025/09/24
2004 年,我父親仍在病中,兄姊們為了區區一筆百萬港幣的遺產,冷漠、計較、沉默、無力……那一幕,讓我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親情不敵金錢」。這不只是一場爭奪,而是一面赤裸的鏡子,照出人性在利益前的蒼白與醜陋。 其中最荒謬的,是二嫂竟提醒大姊:「不要對她太好,她是回來爭奪遺產的。」而事實是,我半毛錢
Thumbnail
2025/09/24
2004 年,我父親仍在病中,兄姊們為了區區一筆百萬港幣的遺產,冷漠、計較、沉默、無力……那一幕,讓我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親情不敵金錢」。這不只是一場爭奪,而是一面赤裸的鏡子,照出人性在利益前的蒼白與醜陋。 其中最荒謬的,是二嫂竟提醒大姊:「不要對她太好,她是回來爭奪遺產的。」而事實是,我半毛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韓愈
Thumbnail
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韓愈
Thumbnail
初診狗友院J院介紹來看眼睛,主訴是眼睛突然變白、好像會痛。
Thumbnail
初診狗友院J院介紹來看眼睛,主訴是眼睛突然變白、好像會痛。
Thumbnail
簡單來說呢,這次的看診經驗,讓我發現我的身體比我的頭腦更快反映出了「恐懼」的情緒,因而在頭腦還沒發現時,就已經處於抵抗、想遠離的狀態。
Thumbnail
簡單來說呢,這次的看診經驗,讓我發現我的身體比我的頭腦更快反映出了「恐懼」的情緒,因而在頭腦還沒發現時,就已經處於抵抗、想遠離的狀態。
Thumbnail
這是前年年底畫的。 當時開完白內障,因為右眼除了白內障外,還有黃般裂孔,術後的視覺其實改善有限,視覺範圍哩,只有外側是清楚的,正中心是灰色斑塊,無法看清書中文字,都是靠左眼看的,所以還滿怕左眼出問題的。 也是因此之故,所以不敢太操眼睛,畫畫頻率從以前規定一周一幅,改成一個月有一兩張就可以了。寧可
Thumbnail
這是前年年底畫的。 當時開完白內障,因為右眼除了白內障外,還有黃般裂孔,術後的視覺其實改善有限,視覺範圍哩,只有外側是清楚的,正中心是灰色斑塊,無法看清書中文字,都是靠左眼看的,所以還滿怕左眼出問題的。 也是因此之故,所以不敢太操眼睛,畫畫頻率從以前規定一周一幅,改成一個月有一兩張就可以了。寧可
Thumbnail
在眼球內面,瞳孔之後,有一塊水晶體。它的作用在於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正如照相機的鏡頭能集中光線在後面軟片上一樣) 水晶體本來是清澈透明的,如果變為混濁時,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造成視覺模糊,這種情形即稱為「白內障」 台灣50歲以上的人60%患有白內障 60歲以上80%
Thumbnail
在眼球內面,瞳孔之後,有一塊水晶體。它的作用在於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正如照相機的鏡頭能集中光線在後面軟片上一樣) 水晶體本來是清澈透明的,如果變為混濁時,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造成視覺模糊,這種情形即稱為「白內障」 台灣50歲以上的人60%患有白內障 60歲以上80%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原本近視將近一千度,而在出現白內障後,近視的狀況又急速惡化,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何明山醫師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希望解決白內障並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眼。」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原本近視將近一千度,而在出現白內障後,近視的狀況又急速惡化,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何明山醫師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希望解決白內障並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眼。」
Thumbnail
有過幾次經驗了,這次的配鏡過程更為慎重/得心應手,深刻檢視了自己的面容,能駕馭、又剛好FIT個人氣質的選擇並不太多。選定、驗光、付訂、調整鼻墊、再次調整鏡腳也花了快兩週,兩年前原本打算要去做雷射近視手術的,無奈工作還是需要長時間用眼,好像還是不太敢狠下心來。
Thumbnail
有過幾次經驗了,這次的配鏡過程更為慎重/得心應手,深刻檢視了自己的面容,能駕馭、又剛好FIT個人氣質的選擇並不太多。選定、驗光、付訂、調整鼻墊、再次調整鏡腳也花了快兩週,兩年前原本打算要去做雷射近視手術的,無奈工作還是需要長時間用眼,好像還是不太敢狠下心來。
Thumbnail
動機: 其實住院對我來說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高中時我就住過加護病房了,也曾在治療期間服用過毒性強烈的藥物。大學時更是為了測試眼睛的能耐做了各種實驗,發現黑暗是我的天敵後,多次作壓力測試。 比起台大書卷畢業,在投資部門工作,這種普遍被世人承認的成就,我覺得跟病魔相處努力維持日常生活才更加勇敢。
Thumbnail
動機: 其實住院對我來說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高中時我就住過加護病房了,也曾在治療期間服用過毒性強烈的藥物。大學時更是為了測試眼睛的能耐做了各種實驗,發現黑暗是我的天敵後,多次作壓力測試。 比起台大書卷畢業,在投資部門工作,這種普遍被世人承認的成就,我覺得跟病魔相處努力維持日常生活才更加勇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