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眼科醫生,我意識到身體早已覺察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回想起來,我的眼睛很容易跑進異物。例如:騎車時的飛蚊、走路時的揚塵、朋友寵物的毛髮、撕開白斬雞時的細小肉絲、伴侶瀝乾食物時飛濺的湯汁等⋯⋯自己的睫毛、頭髮所造成的異物感只是家常便飯。

這天,眼睛又出現了異物感,我拉開下眼瞼查看有沒有小東西掉在裡面。一看不得了,有個「⋏」形狀的血絲,看起來像有一小塊眼瞼受傷了。我翻給伴侶看,她也看到了這個「小傷口」,緊張地帶我去看醫生。




診間裡

「眼睛怎麼了?」醫生問。

「有異物感,我的下眼瞼有一個很像傷口的小東西。」醫生示意我將頭靠上檢查檯,打開頭燈扯開我的下眼瞼。我心想:這手法真有點痛哎。

「不要動,眼睛看正前方就好。」醫生邊說邊掐著我的上眼皮,俐落地翻開我的上眼瞼。好痛啊!我看過不少次眼科,但這位醫生的手法真的好痛啊~~~!但我也只敢在心裡吶喊,因為醫生下一秒說了:「有一根睫毛,我要幫你取出來,你額頭靠好。」那我忍一下好了。


停頓了幾秒鐘,醫生說:「我抓不住你的頭,額頭不要離開!」當下忍著眼皮痛的我,不懂那是什麼意思,我的額頭不是靠著嗎?

「你太緊張了,頭不要往後移!」醫生說完,身後響起溫柔的護士聲音:「放輕鬆~我們把頭靠回去原本的地方唷。」直到聽見護士輕柔的「放輕鬆」,我才意識到,原來現在的我很緊張嗎?

此時,我的知覺漸漸傳到後腦勺,發現我正在出力,感知也很快移動到醫生的手,除了翻開我眼皮的食指與大拇指外,另外三隻手指也用力地緊貼在我頭部側邊,想將我固定,而我正不自覺地往後抗力。

意識到這些之後,我吞進護士「放輕鬆」的暗示,一面承受著眼皮被拉扯的痛,一面鬆開頭部抵抗的力道,試著重新將額頭靠上檢查檯。這些都是幾秒鐘內的事。


「取出來了。」醫生說:「還有異物感的地方嗎?」我眨眨眼睛,不確定是不是眼皮的疼痛蓋過了異物感。而且,剛剛夾的是上眼瞼裡的異物,血絲不是在下面嗎?「請問下眼瞼那個血絲?」我問。

「噢,那個沒關係。」醫生說完看我沒什麼回應,又接著說:「點個眼藥水好了。」

我還在心有餘悸裡,畢竟這一番操作真的又痛又粗魯,此時我感覺到單邊眼淚直流(應該是生理淚水),但還是不忘再問一句:「點眼藥水那個地方就會好了嗎?」醫生不置可否,只說會開保養型的眼藥水,護士也示意我先到外面等領藥。好吧,看來是點藥水就會好的小東西。



診間外

「你怎麼好像很驚恐?」伴侶驚訝地看著我。

「我看起來很驚恐嗎?我眼皮好痛,我想要衛生紙。」說完就轉身去找衛生紙,邊擦拭持續留下的生理淚,邊走回伴侶身邊:「我的眼皮好痛,今天的醫生手法好粗魯。」

等藥時,我跟伴侶分享診間裡的對話,再加上她指認出我的驚恐,幾乎已經梳理了一次細節。我才發現,在診間因為疼痛與粗魯的感覺,我下意識想閃躲醫生的「處置」,我的頭腦「知道」我要好好靠在檢查檯上,身體卻「誠實地、本能地」抵抗了這個「知道」。簡單來說,我的身體比我的頭腦更快反應了恐懼的情緒,因而在頭腦還沒發現時,就已經處於抵抗、想遠離(疼痛與粗魯對待)的狀態。




收穫

雖然醫生很粗魯(下次我會找原本的醫生),卻意外地發現了身體比頭腦反應更快的樂趣。在此之前,我曾透過胃痛發現自己的緊張、透過手變粗糙發現自己對付出的勞力感到失衡,而這次是透過他人提醒,讓我覺察到身體對感受的本能反應。

想想,身體確實時常比我(頭腦的理解)更快感知到我的情緒呀(笑)。感謝身體、讚嘆身體、我愛我的身體~(謎之歌頌),當然,也感謝這位眼科醫生讓我有契機覺察到這件可愛的小事。現在我更常有意識地觀察自己的肌肉,是否呈現緊繃或出力的狀態,並提醒自己「放輕鬆」。


祝福路過的每個存有:)


你也曾有過身體比頭腦更快做出反應的時候嗎?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唷❤️



一個喜歡對話與提問的閒人
強留生命裡剽汲的呢喃

👉🏻 如果喜歡文章請幫我按【愛心】❤️
👉🏻 持續來點靈感歡迎按下【追蹤】✅
👉🏻 鼓勵閒人寫相關主題【成為伯樂】👼🏻

每個慷慨的行動,都是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 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覺察手記

avatar-img
19.8K會員
310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52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鳳-avatar-img
2024/06/21
5
身為一個怕痛的人很理解這種恐懼。有時那恐懼帶來的「預設疼痛」會比實際感受膨脹。自己有小孩後,我也可以很理解小孩從還不懂痛,到開始懂痛會怕的差異,有時很基本的檢查也無法實作。譬如小孩以前看鼻子、壓舌頭看喉嚨也沒問題,但有一段時間她非常害怕檢查喉嚨,她甚至主動跟醫生說:「不用噴喉嚨的藥沒關係,我回去吃藥就好。」這種時候我自己也可以理解事後無論怎麼討論,其實也沒辦法提升勇氣,因為我自己也是會對某些事物有莫名恐懼。但我們能做的也就是做好讓她有平常心的安全感,說明多看了喉嚨可以怎麼幫助治療發炎等等、類似給她長一點的時間有心理準備期、大概給她有心裡準備如果醫生要看清楚喉嚨發炎的時候,大概會花上多少時間,我們可以練習那時間體感有多久。後來某次也許是有那些心理準備,加上後來看的醫生算是滿會跟小孩聊天,會些聊一些無管緊要的話題讓她較為放鬆。最後意外順利結束。最後離開時,她覺得好像沒那麼恐怖。後來我們都去找那個醫生看一般感冒,至少那醫生都成功帶她克服吸鼻子、壓舌頭看喉嚨、清耳屎。有時候遇到能夠同理病人的醫生真的像是遇到救星,雖然是一樣講「放輕鬆」三個字,但你可以感受從他們的肢體語言感受到到他是在等待你,還是認真想跟你度過恐懼的情緒。
5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1
1
老鳳 好寫實的舉例呀~!在那之後我也想了一下,怕痛與老鳳說的預設疼痛無法提升勇氣,那麼有沒有可能至少從過程中可以「舒緩」一些?很喜歡鳳哥提到的「平常心的安全感」還有「大概會花上多少時間」,這兩個用在情境上都對我很有幫助。話說~陪孩子練習體感會有多久還有心理準備期,真的好溫柔、好溫暖呀~!完全能感受到是在「認真想跟你度過恐懼的情緒」👏🏻遇到同理病人的醫生,我感覺病真的會直接好一半(大笑)。
1
好學-avatar-img
2024/06/20
5
眼睛有異物感的話,洗眼液是很好的選擇喔。眼睛感染、疲勞所產生的蛋白黏液,還有太大的異物雙眼很難自行排出。
5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0
好學 我沒試過洗眼液,感謝好學提供這個方法~👏🏻
辛苦了,逃避疼痛是生物的本能呢,「放輕鬆」三個字對當事者來說,有時還真的不簡單🙂。
5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0
2
騎著羊駝的摩托羅拉 謝謝摩托羅拉的同理,想到你的經歷要慎重許多,一定更不容易~如你說的「逃避疼痛是生物的本能」,想來「放輕鬆」有時候也是一種挑戰呢。
2
艾克星貨鋪-avatar-img
2024/06/21
4
閒人想法好棒,即使被醫生"欺負"還是覺得有收穫。是說醫生態度真的很不行ㄟ~~~~
4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1
2
艾克星貨鋪 感謝艾克~連這個面向都能獲得你的讚美(莫名感動)。能夠同理病人的醫生,感覺能讓病好大半(笑)
2
有一次去治療牙齒也沒意識自己舌頭很有力的撐著,聽到牙助一直叫我放輕鬆,我想說我不是鬆了嗎(笑) 後來他們說舌頭要移開喔~
4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1
2
幼稚園哲學湯 太有畫面了~!好深刻的身體覺察經驗呀(笑)
2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懷孕期間我的憂鬱症發作了。我不斷想著,我憑什麼能躺在家裡不事生產?」這篇想聊聊之於我而言的「配得感」與提升的方法。並舉例身邊的故事,帶出不配得感帶來的生活影響。最後會提到,不配得感的徵兆有哪些?又該如何提升配得感?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注意力收回自己的內在,以搞定自己,達到關係中的平衡。裏面分享了三個心法,包括將注意力放回內在、改變口頭禪以及保持好奇的方式,來幫助讀者搞定自己。透過自我覺察,讓情緒不輕易受外境影響,尋迴心靈的安定,並停止關係中的內耗與對立。
老實說,我覺得伴侶穩定下來,很大層面是她自己的成就。我只是陪伴在她身邊,如同她陪伴我一樣,我們一起在人生的旅途體驗打怪、超越腦海迷障。我其實明白,一個想體驗「超越」的人,不論是否會遇到我,生命都要將他帶往能讓內在釋放力量的地方。不可否認,一些信念使我感覺「不至於迷路」。
苛責自己,不等於是為自己負責。感受這份痛苦帶來的折磨,最多只能算是自己在承受對自己的不滿意,而非承擔起事情帶來的結果。苛責自己有時候也會發生在自省的過程。苛責本身除了讓人不舒服外,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真正的問題發生在「苛責自己,然後呢?」這是區分真自省或假自省的時刻,兩者差別在採取的行動與思維。
雙向奔赴充滿畫面感,使我連結到兩個人破除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想要抵達彼此身邊的畫面。帶點悲壯感與迫不得已的感覺,讓關係顯得獨特而彌足珍貴。但事實是人都是自己世界的老屁股,沒人應該理所當然服貼於自己的身心靈。為了找出最佳共識,在關係裡思考「如何讓對方以更無痛的方式處理認知落差?」成為我與伴侶的反思。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懷孕期間我的憂鬱症發作了。我不斷想著,我憑什麼能躺在家裡不事生產?」這篇想聊聊之於我而言的「配得感」與提升的方法。並舉例身邊的故事,帶出不配得感帶來的生活影響。最後會提到,不配得感的徵兆有哪些?又該如何提升配得感?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注意力收回自己的內在,以搞定自己,達到關係中的平衡。裏面分享了三個心法,包括將注意力放回內在、改變口頭禪以及保持好奇的方式,來幫助讀者搞定自己。透過自我覺察,讓情緒不輕易受外境影響,尋迴心靈的安定,並停止關係中的內耗與對立。
老實說,我覺得伴侶穩定下來,很大層面是她自己的成就。我只是陪伴在她身邊,如同她陪伴我一樣,我們一起在人生的旅途體驗打怪、超越腦海迷障。我其實明白,一個想體驗「超越」的人,不論是否會遇到我,生命都要將他帶往能讓內在釋放力量的地方。不可否認,一些信念使我感覺「不至於迷路」。
苛責自己,不等於是為自己負責。感受這份痛苦帶來的折磨,最多只能算是自己在承受對自己的不滿意,而非承擔起事情帶來的結果。苛責自己有時候也會發生在自省的過程。苛責本身除了讓人不舒服外,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真正的問題發生在「苛責自己,然後呢?」這是區分真自省或假自省的時刻,兩者差別在採取的行動與思維。
雙向奔赴充滿畫面感,使我連結到兩個人破除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想要抵達彼此身邊的畫面。帶點悲壯感與迫不得已的感覺,讓關係顯得獨特而彌足珍貴。但事實是人都是自己世界的老屁股,沒人應該理所當然服貼於自己的身心靈。為了找出最佳共識,在關係裡思考「如何讓對方以更無痛的方式處理認知落差?」成為我與伴侶的反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最近整個腦袋好像不是我的, 脖子僵硬的上一塊木頭, 本來想說好不容易有時間去運動, 流了汗並沒有讓頭腦清醒1點, 反而不舒服啊差1點暈倒, 昨天還是前天跟一個心理師討論了一個小時的病情, 想起了1點點的事情, 他們原來是預謀傷害還是預謀殺人? 只不過殺人不成變成了重傷害而已,
Thumbnail
由於近期的狀態跟以前有點不一樣,保險起見決定先去見見精神科醫生,詢問些這段時間我感到困惑的事情。 就大概記錄一下複診的過程及跟醫生間的問答,以免之後忘記。
Thumbnail
最近,在生活中碰上了過去發生過的相似場景,觸發了以前的陰影回憶,在那個當下焦慮感竄滿全身,同時也冒出了很複雜的情緒 「注意!注意!為了保護自己,趕緊做出回應唷!」 身體心理基於保護機制,催促著我趕緊做出決定,不論是趕緊以言語與對方進行理論(戰),或是低聲下氣的與對方拜託(討好)......
Thumbnail
之前心理師有跟我討論到「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的事情,而我對創傷一直都抱著「喔…有那麼嚴重嗎?」的想法,醫生和心理師都認為我這種,明明是跟自身相關的事情態度卻很無關緊要的反應,是受創後的症狀徵兆之一。 而這次的突發意外讓我體會到,或許醫生及心理師說的是對的,我就把這三天的心境感受依序地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Thumbnail
續上篇 那張交雜血絲與詭異青氣、大到可以一口咬掉我腦袋的嘴巴,快速的在我眼前不斷變大、變大、變大。繩索勒住我,我的大腦好像延遲開機一般,直到現在,我的腦海裡才開始跑起人生跑馬燈。 腦子裡正跑著從小到大的所有歷程,但我還不想死,我只能用盡這一生最大的力氣尖叫了一聲:「通!靈!王!」 「幹,你不覺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最近整個腦袋好像不是我的, 脖子僵硬的上一塊木頭, 本來想說好不容易有時間去運動, 流了汗並沒有讓頭腦清醒1點, 反而不舒服啊差1點暈倒, 昨天還是前天跟一個心理師討論了一個小時的病情, 想起了1點點的事情, 他們原來是預謀傷害還是預謀殺人? 只不過殺人不成變成了重傷害而已,
Thumbnail
由於近期的狀態跟以前有點不一樣,保險起見決定先去見見精神科醫生,詢問些這段時間我感到困惑的事情。 就大概記錄一下複診的過程及跟醫生間的問答,以免之後忘記。
Thumbnail
最近,在生活中碰上了過去發生過的相似場景,觸發了以前的陰影回憶,在那個當下焦慮感竄滿全身,同時也冒出了很複雜的情緒 「注意!注意!為了保護自己,趕緊做出回應唷!」 身體心理基於保護機制,催促著我趕緊做出決定,不論是趕緊以言語與對方進行理論(戰),或是低聲下氣的與對方拜託(討好)......
Thumbnail
之前心理師有跟我討論到「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的事情,而我對創傷一直都抱著「喔…有那麼嚴重嗎?」的想法,醫生和心理師都認為我這種,明明是跟自身相關的事情態度卻很無關緊要的反應,是受創後的症狀徵兆之一。 而這次的突發意外讓我體會到,或許醫生及心理師說的是對的,我就把這三天的心境感受依序地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Thumbnail
續上篇 那張交雜血絲與詭異青氣、大到可以一口咬掉我腦袋的嘴巴,快速的在我眼前不斷變大、變大、變大。繩索勒住我,我的大腦好像延遲開機一般,直到現在,我的腦海裡才開始跑起人生跑馬燈。 腦子裡正跑著從小到大的所有歷程,但我還不想死,我只能用盡這一生最大的力氣尖叫了一聲:「通!靈!王!」 「幹,你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