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s 娛樂隨筆|Series5 影集心得
「皇冠的光芒,從來不是慰藉,而是責任的重量。」

《王冠》(The Crown)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的矛盾,時間橫跨 1956 至 1964 年。這一季把焦點放在伊莉莎白與菲利普婚姻的裂痕、瑪格麗特的愛情選擇、首相的更迭與失速,以及溫莎公爵的陰影。比起第一季「初登王位」的抉擇與代價,第二季更像是「重量落地之後,如何承受」。

同住一座宮殿,卻走向不同方向。這就是王室裡的親密與距離。
伊莉莎白:責任與婚姻的疑雲
伊莉莎白從蛛絲馬跡懷疑菲利普出軌。她不允許離婚成為選項,但信任已悄然鬆動。這段婚姻的問題,不只是謠言,而是不理解與不對等。她習慣以「責任」和「傳統」回應一切,卻往往忽略了伴侶真正的需求。
這種保守,也投射在外界的批評上。媒體指責她演說僵硬古板,甚至出現「廢除君主制」的聲音;美國第一夫人賈桂琳・甘迺迪則評她「缺乏好奇心、過於普通」。這些話刺痛她,也逼迫她調整。

賈桂琳的光芒,映照出女王的矛盾: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她必須學會重新被看見。
正如她在里斯本訪問時說過:
「無所作為往往是最安全的選擇,但歷史並不是由無所作為的人書寫的。」
這句話既像是自我提醒,也象徵她開始主動面對時代的挑戰。
而在婚姻最緊繃的時刻,菲利普對她說:
「我是你的人,不是因為你給我的頭銜,而是因為我想在你身邊,因為我愛你。」
這份承諾暫時縫合了婚姻,也回應了伊莉莎白最深的恐懼:皇冠之外,自己是否仍被愛著。

舞台的華麗,掩不住眼神的陰影。懷疑,正在吞噬她的信任。
菲利普:宮廷的囚徒與父職的投射
菲利普在王室中沒有實權,甚至自嘲「我的階級比八歲的兒子還低」。宮廷對他而言就像一座監獄:被看見卻不被尊重,被使用卻沒有主體。他因此不斷向外尋找依歸,參加活動、結交朋友,既是逃離,也是證明自身存在。外界的流言因此如影隨形,始終讓他站在被懷疑的位置。
1957 年,他被封為「英國親王」。這確實在名義上提升了他的地位,但我認為那只是一層榮銜,並沒有消除內心的不平衡。
這種落差也延伸到父職。他把自己缺乏父母之愛的童年投射到兒子身上,把查爾斯送往 Gordonstoun,希望以嚴苛塑造堅強。卻忽略了查爾斯的敏感,讓他日後將那段歲月形容為「服刑」、「絕對的地獄」。
正如他在劇中強調的:
「我們不是靠服飾或頭銜來定義自己,而是靠精神。」
他想傳遞堅強,卻無法給予溫柔。沒有被擁抱過的人,很難給出恰當的擁抱。

皇冠加身,卻未必能撫平心中的失落。他的眼神寫滿了矛盾。
瑪格麗特:浪漫的渴望與幻滅
在被迫與湯森分開後,瑪格麗特遇見攝影師東尼・阿姆斯特朗-瓊斯。他對王室的不屑,正好契合她對體制的反感;他的自由奔放,也吸引著她對愛情的渴望。於是,她為反抗而嫁,他為爵位而娶。
婚禮的浪漫短暫耀眼,但基礎卻脆弱。東尼生活混亂,婚後不忠,關係始終緊繃。伊莉莎白也曾一語道破:
「在浪漫的最初時刻,我們都是盲目的,只看見自己想看見的。」
瑪格麗特的婚姻,正是這種盲目的犧牲品。
她急於撫平傷口,卻因此投入錯誤的關係。最終,這段愛情更像是一種負氣與對抗,而非真心的結合。
在姐妹對話中,伊莉莎白對她說:
「你比我更有愛心。」
這句話點出了瑪格麗特的真誠與激情,也註定了她在愛情裡更容易受傷。

東尼的鏡頭,拍下了瑪格麗特從未展現過的模樣——一種皇室不會允許的真實與自由。
首相:失速的帝國與沉重的責任
政壇的連環震盪,構成本季的外部壓力。安東尼・艾登因蘇伊士危機決策失當辭職;哈羅德・麥米倫則在「普魯富莫事件」與健康惡化中退場。與第一季的邱吉爾相比,兩位繼任者顯得失衡而脆弱。

一場蘇伊士危機,讓帝國榮光瞬間坍塌。他的背影,是失敗的注腳。
女王對麥米倫的冷冽總結——
「皇冠要求的不是脆弱,而是堅定。」
既是對首相的提醒,也是她給自己的自律。
我特別想到邱吉爾臨辭時對女王說過:
「當我的時刻到來時,陛下也許會在幾週內感激我。但之後,您就會像我一樣怨恨我,因為我把這麼沉重、難以承受的責任交給了您。」
這句話在艾登與麥米倫的接連失敗中,顯得格外諷刺。
首相不是榮耀的象徵,而是一份消耗身心的責任。尤其當艾登與麥米倫都是「接任」而非「民選」,更顯出他們能否真正承擔這份重量的疑問。

微笑裡藏不住倦容。責任,不只壓垮國家,也壓垮了他。
溫莎公爵:浪漫的背面與不負責任
愛德華八世(溫莎公爵)為愛退位,被視為浪漫典範。然而「馬爾堡文件」揭露他與納粹的親密往來,讓浪漫徹底蒙上背叛的陰影。
在我看來,他之於喬治六世,就像瑪格麗特之於伊莉莎白:奔放浪漫,卻與王室格格不入。你不能說他們的選擇是錯誤,但在王室體制裡,這種浪漫就成了一種不負責任。
浪漫若沒有責任,最終只能成為歷史的訕笑。

浪漫的決定,因歷史的文件蒙上陰影。愛與背叛,誰能分得清?
合影:縫補的姿態與未痊的傷口
第二季最後,以一張家族合影作結。裂痕看似被縫合,家庭短暫回到同一個畫面。對我而言,這更像是一種「能繼續前行的姿勢」:矛盾沒有消失,但被安置在合影中,讓王室得以邁向下一章。
這一季是第一季的延伸與收尾。婚姻、親情與政治的矛盾暫時整合,卻同時把伊莉莎白推向更沉重的中年時期。故事依舊層層推進,演員演技收放自如,不浮誇卻真切。

一家人定格在鏡頭裡,合影象徵縫補,也掩著未痊的傷口。
推薦對象
我會推薦《王冠》第二季給:
- 喜歡歷史劇、想理解戰後英國政局的觀眾
- 對婚姻裂痕與家庭矛盾有共鳴的人
- 已看過第一季、期待人物線深化與收束的觀眾
《王冠》第二季提醒我:皇冠的重量,不只壓在女王肩上,也壓在她的婚姻、孩子與家人之間。縫合能暫時止痛,但重量始終存在。
當責任的重量與親情的需求同時壓下來時,你還能走得穩嗎?
—— Simon's 娛樂隨筆 Series5
📺 影集資訊:《王冠 The Crown》Season 2|Netflix 原創影集|2017 年首播|涵蓋 1956–1964 年,包括蘇伊士危機、艾登/麥米倫辭職、肯尼迪訪英、馬爾堡文件、查爾斯的 Gordonstoun 時期
📷 圖片來源:Netflix 官方預告及官方媒體,僅作心得交流用途
Netflix: The Crown | Season 2 Teaser, The Crown - Season 2 | Trailer: Philip , The Crown - Season 2 | Final Trailer
FaceBook: The Crown - Keeping a family together is the greatest mission we have in life.
Rotten Tomatoes: Season 2 – The Cr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