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好縮時錄影,準備回家時,接到淡一的line語音。
他依舊講話顛三倒四,但現在的我,已經摸清楚他的思考與表達方式。
首先,對話時,他沒辦法聚焦一個主題,而是不規則的任意切換,有時主題A講到要結束,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該怎處理主題A,他不會說這個話題到此為止,而是立即切到與主題A相關的話題。
例如,提到淡水河相關的議題,其實有兩個,一個是『防洪』,另一個,就是他所謂的『復興優美的淡水河文化』,但當我跟他談防洪這件事,只要他思考不下去了,或者被我指出錯誤制止了,就會立即切到淡水河文化,同樣的,談到推廣淡水河文化,他也會隨時切到防洪,有時候切來切去,甚至會切到他自己家裡的問題。
其次,他與社會脫節太久,並且有一種受害者心態,一直期待『包青天』式的問題解決方式,面對淡水河防災問題,會一直想要『即刻去找立委』,讓他們出來『主持公道』,當我說:『你兩手空空地去,人家不會理你』,至少要先準備好資料,立委不會因為你一句話,就花時間去調查,他們很忙的...他就說我太悲觀。
當我說完以上的話,他還不死心,因為他認為我這樣做太慢,就會說應該先走『體制內』路線,但他完全不理解制度是如何運作的,我說要走體制內,應當先從水利局下手,因為他們才是真正的專業,而且水利局擁有最完整的資料,我們需要的是先調資料出來,做研究,才有辦法走下一步。
當我解釋立委主要的工作,是審查預算與行政部門提出的法案,還有立法,他聽了無法對答,就會改說,記者怎麼都只會報八掛新聞,不關心淡水河將來可能會淹水。
總之,他腦海裡面只有一個畫面,就是找立委出來開記者會,然後就『天下太平』了。
最後,他經常任意拼湊資料,又無法做出合理的推論,例如,他曾經買過一台便宜的空拍機,為了讓人們知道淡水河的現況,但是他不會用,同時他會把這件事跟『齊柏林』的『看見台灣』做連結,說人家花了幾千萬,我們沒有那麼多錢,這該怎麼辦?我跟他,人家是租直升機空拍,當然很貴!
眼前最重要的是,他應該恢復正常生活,不能再一天只吃一餐(很可能他還靠喝酒度日),但在低收入補助辦好之前,照流程至少還要一個半月,他才可能領到錢,而他又不願意讓我借錢給他吃飯...
雖然他根本自身難保,心理狀況比精神病患好不了多少,但卻憑著一股熱愛故鄉土地的情懷,撐到今天,然後,遇到一個只怕比他更瘋的我...,這就是所謂的因緣不可思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