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

含有「精神病患」共 6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最近凜鷺一直在私底下創作,另外也正式開啟了自己想做很久的Podcast企劃:凜鷺的歇腳小電台:https://open.firstory.me/user/linglu-orange/platforms 這個電台有些特別。
關於這位藝術家 藝術家多元的表現手法繪畫、版畫、雕塑,大膽積極的創造可觀的數量與嘗試多種媒材 不受主流反傳統西方體系的歷史、哲學、基督、光影、學院式繪畫拘束。 「我相信野蠻的價值,我指的野蠻是直覺、熱情、情感、暴力與瘋狂。」─尚•杜布菲 創作背景 杜布菲生於法國諾曼第海岸的勒哈佛港,少年時
在幾十年來觀察電影的經驗裡看來,多半只要展開續集的作品都會以失望作收,哪怕是找來了更多的俊男美女,或者號稱更多精美效果或構思等等的送動宣傳。而這種情況,在小說創作上來看,似乎也有著不遑多讓的相同情況,只要是續集續作,往往被第一集壓著打的表現也是屢見不鮮的。 自從上一本我看了折原一的《倒錯迴旋曲》之
Thumbnail
在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的年代,有賴於神經學的發展,對當時的社會大眾和醫生來說,以神經系統的錯亂,來解釋過去千百年來一直難解的精神疾病,儼然是一種新興的潮流。 同時,這樣的解釋也代表著,精神醫學的研究,真正從「心因性的問題」變成「真正的疾病」。 即便如此,事情還是沒有解決。
Thumbnail
時代的進步帶來了變遷,到了17世紀時,歐洲文明快速的推進。資本階級的崛起帶來了更多的投資,城市的建設規模大幅度的上升,在幾個世紀的瘟疫慢慢緩解後,在人口恢復下,城市中再度住滿了人群。 然而,城市中居住的人一多,社會就會出現各種問題,而直接處理那些有問題的人,總是最快速的方式。
Thumbnail
 什麼是浪漫? 情人節裏在佈置豪華的餐廳吃燭光晚宴? 在花下月前海誓山盟? 或者,像電視劇裏常常有的,冒雨在屋外站一夜,或獨坐海邊一枝接著一枝地抽煙? 我想,浪漫是一種本質,而不是一種行為的表相。 在我看來,為女朋友獻上一把鮮紅欲滴的玫瑰花,比不上「莫道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那樣以生
Thumbnail
直到出院後經歷了鬱症,才終於看明白我從一開始的半年前就已經開始發病了, 打著調藥調整睡眠的名義,醫生這樣哄我入院。 從躁期到鬱期,這癲狂又地獄的15個月也對我的大腦造成了永久性的損傷。 簡單的說,思考的速度變得緩慢且需要比原本更多的時間理解、經常走神、也健忘。 我變笨了,
終於迎來這樣的狀態,是我稍微可以重新見人。 約莫去年4月的時候緊急住院了, 因為躁症的緣故長達三個月沒有辦法睡覺。 那時候最擔心手上的工作,是背負著5個會考生的衝刺壓力, 以及躁症發作時一股熱血的花錢如流水, 還訂了6月往返新加坡的機票、計畫了馬來西亞的行程, 都計畫好了。 於是,
本文探討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心理工作,尤其是針對第一次住院的患者,如何協助他們認識疾病、管理症狀,並適應住院生活。透過促進患者的病識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臨床心理師的角色至關重要,旨在減少重複住院現象,並指導患者思考未來的人生規劃。文章提供具體建議與心理工作的目標,以幫助患者順利過渡到日常生活中。
Thumbnail
直接教真的 就好了,給真的社會的 知識。 https://trello.com/b/jOnVQKne/%E5%AD%B8%E6%A0%A1%E8%80%81%E5%B8%AB%E6%B2%92%E6%95%99%E7%9A%84-v2-open-%E4%BA%BA%E6%89%80%E8%99%95%E7%9A%84%E4%B8%96%E7%95%8C%EF%BC%8C%E5%8F%AF%E8%83%BD%E6%9C%83%E9%8C%AF%E4%BC%B0%E7%9A%84%E4%BA%8B%E9%AD%94%E6%B3%95%E5%82%99%E5%BF%98%E9%8C%84%EF%BC%89
劇情簡介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講述年輕護士鄭多恩在精神病房工作的故事。她在劇中飾演罹患憂鬱症的精神科護理師,透過細心照料患者,揭示自己從未為自身著想的內心歷程。這部劇藉由互相治癒的過程,呈現出動人、溫暖且治癒人心的故事,同時探討社會問題。 主要反思點 生病不是罪過:劇中細膩描寫各種精神病
Thumbnail
生病不是罪過,尋求幫助是一種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