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活摘器官問題,沒有人是局外人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2018.09.23)

中國活摘器官問題,透過柯文哲過去到過中國販賣、指導葉克膜使用與現今的連任參選,近來受到台灣各界的重視,說來也算是一件好事。不管柯文哲參與的程度到哪,它都成功引起了話題,也讓台灣人原本要掠過真相別過頭,不想清楚知道的內幕,被檢驗而搬到檯面上被討論,中文版葛特曼先生的《屠殺》一書,在台灣揭開了中國活摘器官的序曲。

在各種揭發報導中,有個現場警衛的說法,令人毛骨悚然。他的工作是站在現場看守,保護醫師安全。他執行完任務,還可有獎金可拿。他在給調查員的證詞上說,他看到一個器官移植的年輕女老師,之前被刑求、性侵強暴了七天。她被帶來的時候,人已經體無完膚昏昏沉沉。而執行活摘器官的醫師,沒用麻藥,就直接拿刀在她胸脯上劃刀。這名女子叫了一聲,他們冷靜地繼續割劃她的身體,取其心臟等其他臟器。他很驚訝醫生的手沒有顫抖。他說,他後來不能再擔任同樣的工作,因為他訓斥了醫生。沒錯,那個中國說法中的女性供體就是法輪功女學員,是江澤民政權要滅殺的人口。

現今法輪功學員,知道中國沒人性地系統性迫害,如果可能的,大多逃到國外去。而法輪功學員的空窗要從哪裡來?近年來的確有至少三十二名以上的武漢年輕男學生被失蹤,他們父母心急如焚,但中國公安多不接案,甚至把上訪的父母親給抓了。經過數年來數萬公里的找尋,都沒有希望,年輕優秀的男性學生失蹤消失,自然也被中國政府官方掩蓋,說是假新聞。但是失蹤的年輕、健康與神智清楚的學生,他們怎麼會無緣無故失蹤了呢?

如果這個還不令人覺得可怕,那韓國從2012年到2017年也在中國失蹤了七十人以上。已被證實的案例是,2009年去中國蜜月旅行的韓國兩新婚夫妻遊客,太太被綁架後,屍體找到時,器官已經被挖空了。聽聞此消息的韓國導演,還因此拍了一部影片《同謀者們》。這也證實了,流亡中國海外安華醫師的說法「我想告訴台灣同胞,去中國不要單獨活動,一定隨時讓家人知道行踪,...要是生病了,只要一口氣在,就算爬也要爬回台灣。」

他再提出說,在中國的醫學週刊上曾有論文發表刊登,「供體入室後,按常規予以麻醉及插管。」摘器官何需於屍體上麻醉而且需插管來用以維生?安華醫師認為,這明顯的表示,醫師做這樣活摘器官的任務執行繁多,他們已經無意識到對活體摘除器官是殺人的行為。另外,新疆某機場照片上,安華醫師也看到有個以中文、维吾爾文標示為「特殊旅客、人體器官運輸通道」的快速通道,他表示這種特殊旅客應該很多,數量多到需要特殊通道來快速送人走上死路。

說到這已經是無關台灣選舉的事了,也不是柯文哲醫師有沒有參與以及參與多少的問題,這個我們一向不想知道的事,今年選舉無意間成了大家關注的話題。這個我們不想知道的真相,已經是台灣與全世界人士在中國的人身安全問題了。而我們沒有一個人該是局外人!

文章來源:Hi-On 鯨魚網站

https://www.hi-on.org/article-single.php?At=58&An=17185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i-liông (威良)ê 冊讀á,chia攏是好料--ê
0會員
38內容數
歡迎大家lâi讀我ê文章,留話hō͘--我、交流想法 ia̍h-sī 鬥分享,感謝ló͘-la̍t!
2025/09/27
本文針對2018年初中國部分臺生因買不到便宜機票而在臺灣交通部門抗議的事件,提出質疑與批判。作者質疑抗議的動機、資金來源,並將此事件與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的「半山仔」進行類比,警示臺灣應防範歷史重演,避免內部被少數人利用造成危害。
2025/09/27
本文針對2018年初中國部分臺生因買不到便宜機票而在臺灣交通部門抗議的事件,提出質疑與批判。作者質疑抗議的動機、資金來源,並將此事件與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的「半山仔」進行類比,警示臺灣應防範歷史重演,避免內部被少數人利用造成危害。
2025/09/27
本文藉由對德國媒體付費制度的觀察,探討其如何避免商業與政治勢力壟斷媒體,保障新聞的客觀中立,進而反思臺灣媒體在商業導向、緋聞化報導等方面的問題,並提出對臺灣媒體環境改善的期望。
Thumbnail
2025/09/27
本文藉由對德國媒體付費制度的觀察,探討其如何避免商業與政治勢力壟斷媒體,保障新聞的客觀中立,進而反思臺灣媒體在商業導向、緋聞化報導等方面的問題,並提出對臺灣媒體環境改善的期望。
Thumbnail
2025/09/25
中華民國113歲是75歲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的祖國。 變變變,人變蟲,中華民國變中國祖國。
2025/09/25
中華民國113歲是75歲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的祖國。 變變變,人變蟲,中華民國變中國祖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據傳1:國民黨要開放中國醫生來台灣挖器官/實際:離島開放外國雇用醫生彌補缺醫現況。 據傳2:柯文哲協助中國引進葉克膜,是為了活摘器官/實際:近 10 年前在國民黨以此事攻擊柯文哲時,民進黨有出來反駁。
Thumbnail
據傳1:國民黨要開放中國醫生來台灣挖器官/實際:離島開放外國雇用醫生彌補缺醫現況。 據傳2:柯文哲協助中國引進葉克膜,是為了活摘器官/實際:近 10 年前在國民黨以此事攻擊柯文哲時,民進黨有出來反駁。
Thumbnail
柯文哲第一次選市長時,民進黨提供很多協助,給錢給人。 這些人可能和柯文哲建立情誼和合作默契,成為柯陣營。 有沒有可能,這些人之中也有一些人,成為原本東家的眼線和暗樁。這種事宮鬥劇裡很多呢!! 不過參考柯文哲市長八年任內,換掉113位正副首長的紀錄,有幾個 spy 能留下來,恐怕也很難說啦。
Thumbnail
柯文哲第一次選市長時,民進黨提供很多協助,給錢給人。 這些人可能和柯文哲建立情誼和合作默契,成為柯陣營。 有沒有可能,這些人之中也有一些人,成為原本東家的眼線和暗樁。這種事宮鬥劇裡很多呢!! 不過參考柯文哲市長八年任內,換掉113位正副首長的紀錄,有幾個 spy 能留下來,恐怕也很難說啦。
Thumbnail
記者羅志華/綜合報導 柯文哲8日晚間在台南開講,台南殺警案遇害警員的胞兄到場問柯文哲,對廢死以及政府不執行死刑有何看法?柯文哲認為,死刑是台灣在中華文化下的共識,政府要嘛就保留死刑,不然就落實「真終身監禁」,並直言台灣從來都不是法治國家。 遇害警員胞兄表示,弟弟的憾事讓家人痛苦至今,嫌犯
Thumbnail
記者羅志華/綜合報導 柯文哲8日晚間在台南開講,台南殺警案遇害警員的胞兄到場問柯文哲,對廢死以及政府不執行死刑有何看法?柯文哲認為,死刑是台灣在中華文化下的共識,政府要嘛就保留死刑,不然就落實「真終身監禁」,並直言台灣從來都不是法治國家。 遇害警員胞兄表示,弟弟的憾事讓家人痛苦至今,嫌犯
Thumbnail
記者羅志華/綜合報導 柯文哲8日晚間在台南開講,台南殺警案遇害警員的胞兄到場問柯文哲,對廢死以及政府不執行死刑有何看法?柯文哲認為,死刑是台灣在中華文化下的共識,政府要嘛就保留死刑,不然就落實「真終身監禁」,並直言台灣從來都不是法治國家。 遇害警員胞兄表示,弟弟的憾事讓家人痛苦至今,嫌犯
Thumbnail
記者羅志華/綜合報導 柯文哲8日晚間在台南開講,台南殺警案遇害警員的胞兄到場問柯文哲,對廢死以及政府不執行死刑有何看法?柯文哲認為,死刑是台灣在中華文化下的共識,政府要嘛就保留死刑,不然就落實「真終身監禁」,並直言台灣從來都不是法治國家。 遇害警員胞兄表示,弟弟的憾事讓家人痛苦至今,嫌犯
Thumbnail
透過本篇的整理,可以了解到柯文哲的經歷與政治生涯,從他成為「柯P」(指台北市市長柯文哲)開始,一直到他參選2024台灣總統大選的過程。 柯文哲,別名柯P、葉克膜之父 出生於台灣新竹市 現職為台灣民眾黨黨主席 曾任職台大外科醫生、台北市市長 高中前都是在新竹完成其學業,1
Thumbnail
透過本篇的整理,可以了解到柯文哲的經歷與政治生涯,從他成為「柯P」(指台北市市長柯文哲)開始,一直到他參選2024台灣總統大選的過程。 柯文哲,別名柯P、葉克膜之父 出生於台灣新竹市 現職為台灣民眾黨黨主席 曾任職台大外科醫生、台北市市長 高中前都是在新竹完成其學業,1
Thumbnail
「為臺灣 讓我們 義無反顧拚一次!」口號真動人。 柯文哲也曾經是有很拚的時候,或是說,曾經演出過很拼的時候。
Thumbnail
「為臺灣 讓我們 義無反顧拚一次!」口號真動人。 柯文哲也曾經是有很拚的時候,或是說,曾經演出過很拼的時候。
Thumbnail
只要是個政治麻瓜普通人,只要是有一點點愛國心的人,都會深深愛著青天白日滿地紅。 然後認同這個從中國逃跑來的政黨,同時跟隨蔣介石號召,在心底有著反共救中國的種子。
Thumbnail
只要是個政治麻瓜普通人,只要是有一點點愛國心的人,都會深深愛著青天白日滿地紅。 然後認同這個從中國逃跑來的政黨,同時跟隨蔣介石號召,在心底有著反共救中國的種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