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裡的房間靜得可怕。
小芸盯著天花板,腦子卻像一座擁擠的廣場,所有聲音同時喊叫。
她努力告訴自己要睡,可心跳越來越急。孤單像厚重的棉被,壓得她喘不過氣。
某天,她再也忍不住,拿起一本從未用過的筆記本。
手有些抖,但她還是寫下第一句:「我今天很想哭。」
那一刻,她愣住了。簡單的幾個字,竟讓胸口鬆開一條縫,好像黑色的房間被打開了一扇窗。
從此,她開始每天記錄。
一開始,字句零碎,像碎玻璃一樣割手。
可是當她一次次寫下焦慮、孤單、甚至不想面對的脆弱時,
她發現那些混亂的心情漸漸有了形狀。
文字就像一面鏡子,讓她看清楚,自己在意的原來不是全世界的否定,而是害怕沒有人理解。
她曾經想把這些心情鎖在抽屜裡,但某天,她鼓起勇氣,把其中一篇貼上網路。
她以為不會有人在意,沒想到底下很快有回覆。有人說:「謝謝你寫出來,這正是我心裡的樣子。」
那一瞬間,小芸的眼淚掉下來。她第一次明白,原來寫作不只是自救,也能照亮別人。
她開始習慣把字放到網路上。孤單的夜裡,她寫下自己的掙扎;
白天醒來,就能看見有人留下的安慰與鼓勵。
她意識到,不只是她,越來越多人在網路寫作。
有人用小說逃避現實,有人用散文記錄日常,有人只寫下短短一句心情。
因為在這個時代,文字已經不是關在書桌裡的私事,而是一種尋找同伴的方式。
小芸常常對自己說:「原來寫作能把心裡的黑暗慢慢卸下,也能讓我看見這世界上有人跟我一樣,正在努力撐著。」
她合上筆記本,抬頭望向窗外,星空依舊寂靜,可她心裡不再只有孤單。
因為她知道,有些人正等著看見她的文字,而她,也等著在文字裡遇見更多的星光。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網路寫作
- 發表門檻低,只要手機與帳號就能開始。
- 情緒出口,讓人把無處安放的心情寄放在文字裡。
- 共鳴與連結,讓孤單的人感覺被理解。
寫作的作用
- 把情緒具體化:讓模糊的痛苦變得清晰。
- 成為情緒出口:釋放壓力,不再悶在心裡。
- 自我對話:在書寫中整理並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