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双子的文字真的有股魔力,開始看了以後就很自然地想要一直看下去,很快又很順地就看完了。 這篇發生在日治時期留下來老宅的女子宿舍的故事,每個人物都真實又親切,很像是自己生活會遇見的人。推薦此書~
內容簡介
日常療癒X女子宿舍X日式老屋X料理美食一部以「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為舞臺的青春女子群像劇!
蕭乃云,努力克服社交障礙的害羞觀察家。
徐家樺,在打工與美食間奔波的陽光女子。
盧小鳳,披著溫柔假面的孤傲大小姐。
郭知衣,不食人間煙火的邋遢型才女。
當四名各懷心事的碩士生遇上一名舉止成謎的女房東,
五位個性迥異、出身有別的二、三十代當代臺灣女性,
她們如何在一座昭和時期留存至今的日式老屋共同生活、彼此扶持,甚至春心萌動!?
而隨著一本百年食譜的出土,芋泥羹、生燒雞、煎春餅⋯⋯一道道賦予新滋味的日治時期臺灣料理,不只刺激著現代人的味蕾,也牽動起她們內心的情感線索,緩緩揭開這棟老屋裝載的歷史祕密。
小說家楊双子繼《臺灣漫遊錄》後,首度將歷史題材延伸至戰後與當代社會,將一棟臺中市現存的歷史建築「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變身成女子宿舍,透過細膩鮮活的人情小劇場,描繪出以古蹟空間與飲食文化探索歷史的趣味,以及觀測當代族群政治的另類切面。《四維街一號》再度展現楊双子考證歷史細節、架構人物場景、結合料理與人情之美的能力。
本書特色
◆空間與歷史:以尚未對外開放的臺中市登錄歷史建築「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一九三八年[昭和十三年]創建)為小說舞臺,上演一幕幕春心萌動的女子宿舍生活。
◆飲食與歷史:百年日治時期食譜《臺灣料理之栞》(臺灣總督府通譯林久三著,一九一二年[明治四十五年]出版)復刻再現,以當代食材演繹復古新滋味。
◆透過繪圖再現與重建日式老屋的結構特徵與生活場景,如雨戶、緣廊、襖、障子、押入等。
--------
看過「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以後,對於楊双子故事中的元素:日治時期、美食、女同,這幾個元素的出現更感親切,但也有點點哀傷,日治時期元素讓我感覺在故事裡也有她妹妹的參與。 但不管這些元素出現的原因為何,楊双子都運用地非常好,很自然地將一些歷史元素融入故事裡卻不顯生硬、形容美食的方式更是讓人垂涎三尺、讓人對於那本日治時期食譜《臺灣料理之栞》也燃起興趣。
而每個角色的樣貌個性跟生活方式,也都是用極其自然真實的方式描繪出生活的模樣及互動的姿態,讓每個人好真實、且都有特別的一面讓人想要多加認識。
上一本「臺灣漫遊錄」裡淡淡且不能明說的情感,在這本小說裡較為明朗,讓人好揪心啊,想必楊双子以前的小說裡情感的描述也讓人很著迷吧。不好暴雷,只能說這本在情感部分我看得比較滿意~~。
只能說楊双子對我來說就是品質保證的作家,很期待她下一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