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街一號」,讓人不自覺一頁接一頁。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楊双子的文字真的有股魔力,開始看了以後就很自然地想要一直看下去,很快又很順地就看完了。 這篇發生在日治時期留下來老宅的女子宿舍的故事,每個人物都真實又親切,很像是自己生活會遇見的人。推薦此書~


內容簡介

日常療癒X女子宿舍X日式老屋X料理美食
一部以「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為舞臺的青春女子群像劇!

 

  蕭乃云,努力克服社交障礙的害羞觀察家。  
徐家樺,在打工與美食間奔波的陽光女子。
  盧小鳳,披著溫柔假面的孤傲大小姐。
郭知衣,不食人間煙火的邋遢型才女。

 

  當四名各懷心事的碩士生遇上一名舉止成謎的女房東,

  五位個性迥異、出身有別的二、三十代當代臺灣女性,

  她們如何在一座昭和時期留存至今的日式老屋共同生活、彼此扶持,甚至春心萌動!?

 

  而隨著一本百年食譜的出土,芋泥羹、生燒雞、煎春餅⋯⋯一道道賦予新滋味的日治時期臺灣料理,不只刺激著現代人的味蕾,也牽動起她們內心的情感線索,緩緩揭開這棟老屋裝載的歷史祕密。

 

  小說家楊双子繼《臺灣漫遊錄》後,首度將歷史題材延伸至戰後與當代社會,將一棟臺中市現存的歷史建築「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變身成女子宿舍,透過細膩鮮活的人情小劇場,描繪出以古蹟空間與飲食文化探索歷史的趣味,以及觀測當代族群政治的另類切面。《四維街一號》再度展現楊双子考證歷史細節、架構人物場景、結合料理與人情之美的能力。

 

本書特色

  ◆空間與歷史:以尚未對外開放的臺中市登錄歷史建築「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一九三八年[昭和十三年]創建)為小說舞臺,上演一幕幕春心萌動的女子宿舍生活。 

  ◆飲食與歷史:百年日治時期食譜《臺灣料理之栞》(臺灣總督府通譯林久三著,一九一二年[明治四十五年]出版)復刻再現,以當代食材演繹復古新滋味。

  ◆透過繪圖再現與重建日式老屋的結構特徵與生活場景,如雨戶、緣廊、襖、障子、押入等。


--------


看過「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以後,對於楊双子故事中的元素:日治時期、美食、女同,這幾個元素的出現更感親切,但也有點點哀傷,日治時期元素讓我感覺在故事裡也有她妹妹的參與。 但不管這些元素出現的原因為何,楊双子都運用地非常好,很自然地將一些歷史元素融入故事裡卻不顯生硬、形容美食的方式更是讓人垂涎三尺、讓人對於那本日治時期食譜《臺灣料理之栞》也燃起興趣。

而每個角色的樣貌個性跟生活方式,也都是用極其自然真實的方式描繪出生活的模樣及互動的姿態,讓每個人好真實、且都有特別的一面讓人想要多加認識。

上一本「臺灣漫遊錄」裡淡淡且不能明說的情感,在這本小說裡較為明朗,讓人好揪心啊,想必楊双子以前的小說裡情感的描述也讓人很著迷吧。不好暴雷,只能說這本在情感部分我看得比較滿意~~。

只能說楊双子對我來說就是品質保證的作家,很期待她下一本作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的所讀所見
3會員
50內容數
閱讀與旅行的紀錄 五星:必讀 四星:很好看推薦閱讀 三星:還不錯可以看看 二星:不喜歡 一星:難看
L的所讀所見的其他內容
2025/07/31
有天突然懷念起文字裡的撒哈拉,買了再版也曾經讀過的三毛的書,也買了這本曾看人推薦的台灣女子跟貝都因人結婚的散文。 書寫的並不壞,但跟我想看的很有落差,於是早早放棄閱讀,待看的書真的太多了。
Thumbnail
2025/07/31
有天突然懷念起文字裡的撒哈拉,買了再版也曾經讀過的三毛的書,也買了這本曾看人推薦的台灣女子跟貝都因人結婚的散文。 書寫的並不壞,但跟我想看的很有落差,於是早早放棄閱讀,待看的書真的太多了。
Thumbnail
2025/07/31
在閱讀社團看到有人大力推薦,閱讀以後約的跟自己預想的不太一樣,角色形象塑造很不錯,可惜篇幅極短、不管是角色還是案件都不夠深入。
Thumbnail
2025/07/31
在閱讀社團看到有人大力推薦,閱讀以後約的跟自己預想的不太一樣,角色形象塑造很不錯,可惜篇幅極短、不管是角色還是案件都不夠深入。
Thumbnail
2025/07/19
發表於2025.3.27 這本當年出版時引起不小討論、楊双子作家之名也很常在討論文學作品時出現,但之前對此書內容到底在寫什麼沒有深入了解過,一直到去年此書得了2024日本翻譯大賞 跟 2024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大獎,是台灣文學第一人,才讓我起了好奇心,結果一打開就深深被故事吸引,真的是超棒的書
Thumbnail
2025/07/19
發表於2025.3.27 這本當年出版時引起不小討論、楊双子作家之名也很常在討論文學作品時出現,但之前對此書內容到底在寫什麼沒有深入了解過,一直到去年此書得了2024日本翻譯大賞 跟 2024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大獎,是台灣文學第一人,才讓我起了好奇心,結果一打開就深深被故事吸引,真的是超棒的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等了好久,終於排到一本。真的滿好看! 不過、最讓我驚訝的是 封面的風格、如同內文描繪看起來甚至有點魅惑、邪氣的老闆娘紅子 書本內頁的其他繪圖又回到小學館風 讓我一時很錯亂。 這系列的重點其實是 買東西#要注意使用說明書 (誤 XD)
Thumbnail
等了好久,終於排到一本。真的滿好看! 不過、最讓我驚訝的是 封面的風格、如同內文描繪看起來甚至有點魅惑、邪氣的老闆娘紅子 書本內頁的其他繪圖又回到小學館風 讓我一時很錯亂。 這系列的重點其實是 買東西#要注意使用說明書 (誤 XD)
Thumbnail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的這個書名帶有一種普通感,就連裡頭出現的角色也時時刻刻流露出一股很平凡的氣質,是一個日常向的故事。它好看的地方在於這些人生切片裡所顯現的醍醐味,往往透過角色的靈巧或笨拙,由三浦紫苑式的妙語如珠與幽默感傾瀉而出。
Thumbnail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的這個書名帶有一種普通感,就連裡頭出現的角色也時時刻刻流露出一股很平凡的氣質,是一個日常向的故事。它好看的地方在於這些人生切片裡所顯現的醍醐味,往往透過角色的靈巧或笨拙,由三浦紫苑式的妙語如珠與幽默感傾瀉而出。
Thumbnail
睽違多年再讀,作者與讀者的年紀都增長,現在的故事也不會只有青春的校園戀愛,主角們也會有不同年齡層,不同的人生故事。筆觸敘事跟當年相似,但又有些不同,不過說故事功力依舊,讓人想一口氣讀完。
Thumbnail
睽違多年再讀,作者與讀者的年紀都增長,現在的故事也不會只有青春的校園戀愛,主角們也會有不同年齡層,不同的人生故事。筆觸敘事跟當年相似,但又有些不同,不過說故事功力依舊,讓人想一口氣讀完。
Thumbnail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是三浦紫苑的小說中,描寫了四個女子在東京市郊的70年復古洋樓中同居的生活。這本小說探討了友情、家庭、以及女性生活的多重面向。展現了非傳統家庭結構的溫暖和幸福。透過彼此的互相關心和照顧,她們彼此成為家人,讓讀者感受到家的定義和溫暖。
Thumbnail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是三浦紫苑的小說中,描寫了四個女子在東京市郊的70年復古洋樓中同居的生活。這本小說探討了友情、家庭、以及女性生活的多重面向。展現了非傳統家庭結構的溫暖和幸福。透過彼此的互相關心和照顧,她們彼此成為家人,讓讀者感受到家的定義和溫暖。
Thumbnail
真的是...沒想到這麼快把這本書讀完。當初曾提到婉拒這本書的閱讀邀請,因為當時覺得沒有什麼感覺,不過,也因為封面真的好可愛,於是在書店曾稍微拿起來翻讀一下下。
Thumbnail
真的是...沒想到這麼快把這本書讀完。當初曾提到婉拒這本書的閱讀邀請,因為當時覺得沒有什麼感覺,不過,也因為封面真的好可愛,於是在書店曾稍微拿起來翻讀一下下。
Thumbnail
近年有很多發生在店鋪裡的故事, 便利店、書店、咖啡店、洗衣舖⋯⋯ 很喜歡這樣的主題, 畢竟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就是這樣一家家的小店鋪。 這次時報的綾翊推薦這兩本書, 《心想事成雜貨店  黃昏堂1》和 《心想事成雜貨店  黃昏堂2 黃銅鳥》, 一看書名就覺得有趣, 拿到書,一則接著
Thumbnail
近年有很多發生在店鋪裡的故事, 便利店、書店、咖啡店、洗衣舖⋯⋯ 很喜歡這樣的主題, 畢竟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就是這樣一家家的小店鋪。 這次時報的綾翊推薦這兩本書, 《心想事成雜貨店  黃昏堂1》和 《心想事成雜貨店  黃昏堂2 黃銅鳥》, 一看書名就覺得有趣, 拿到書,一則接著
Thumbnail
起初看到這兩本書的封面以及第一集書腰上那段神秘的問句,就覺得肯定是自己的菜,更別說是日本文學了。
Thumbnail
起初看到這兩本書的封面以及第一集書腰上那段神秘的問句,就覺得肯定是自己的菜,更別說是日本文學了。
Thumbnail
因為讀過《臺灣漫遊錄》,而開啟了閱讀《四維街一號》的旅程,並期待能夠在其中體驗如同前作般的感觸;但相較之下,後者的口味與風格顯得輕鬆、清淡許多,甚至帶有一點少女漫畫的氛圍。
Thumbnail
因為讀過《臺灣漫遊錄》,而開啟了閱讀《四維街一號》的旅程,並期待能夠在其中體驗如同前作般的感觸;但相較之下,後者的口味與風格顯得輕鬆、清淡許多,甚至帶有一點少女漫畫的氛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