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記劇本版018
危機 場景一:西坊胭脂行與通利酒樓,室外,早 (西坊胭脂行外人聲鼎沸,許多人正在排隊買鏡子。通利號二掌櫃楊來順看到此景,臉色一變。) 楊來順(OS): (內心獨白:看樣子,那賣鏡子的小子又來了! 上次不知道他要賣的鏡子,是這般的好貨,才讓劉九娘這老鴇撿到便宜拿去賣。
這次必須先禮後兵,按照大老闆的吩咐,把他手上的貨都搶來賣!) ------------ 僕人阿土:二爺,九姨,通利號老闆下帖子,請你們去通利酒樓午宴。
車大明:好,我們去。(內心獨白:當初看不起我的小鏡子,現在後悔了吧? 這麼急著請吃飯,肯定有詐!但要在泉州長久經營,是躲不開通利號的。) 劉九姨(整理著衣服):通利酒樓,這可是通利號的大本營啊!我們可得穿好一點。
(兩人帶著阿土前往通利酒樓。) ------------ 場景二:通利酒樓內,雅間,室內,午 車大明和劉九姨與梁有義(通利號老闆)坐在一桌。梁有義臉上帶著一絲陰險的笑容。 梁有義(開門見山): 你們知道,我的通利號做著半個泉州城的生意。如果不想讓你們賣玻璃鏡子,你們在泉州,也賣不下去。 (車大明和劉九姨面面相覷,顯得有些錯愕。) 車大明: 通利號好大的口氣。這批鏡子是我從南洋帶回來的,我們早已商定好了,只給我義姐賣。 梁有義(慢慢掏出一封信): 好硬的口氣,你們先看看這個。 (車大明和劉九姨接過信,看了一眼,臉色大變。)
劉九姨(驚訝,聲音顫抖): 這是...這是大海盜王直的口供?他說我們西坊胭脂行是幫他銷贓的黑店?! 梁有義(得意地笑): 福建水師總兵郭子容跟我說,這就是王直的口供。
王直現在關押在福州,郭子容他説這是口供就是口供。
你們應該知道,王直今年初被朝廷抓了,已經被判斬首、家產也抄沒充公了。
如果我拿郭子容這封信,跟泉州府檢舉,西坊胭脂行跟這批鏡子,也都會被朝廷充公!
(梁有義內心獨白:賊咬一口,入骨三分,這就是我的殺手鐧!)
劉九姨(顫抖,臉色慘白): 這不是事實!我們從沒有勾結海盜!
(內心獨白:完了!勾結海盜倭寇,這麼大的帽子,我必死無疑!)
梁有義(冷笑): 現在你們還可以選擇服軟,以後所有的鏡子,全部讓給我通利號賣!否則,我就讓你們背上勾結海盜的罪名了! 車大明:你好狠毒的計謀。
(眼中閃過一絲憤怒)(內心獨白:這是赤裸裸的「官商勾結」,他不知道給了福建水師郭子容多少好處,才換來這樣一份「假口供」!) 劉九姨(擔心地看著車大明): 兄弟,他有福建總兵當靠山,我們如果不同意,會麻煩大了... 車大明(長嘆一口氣,最終妥協): 好吧,我們同意了。但是,我有一個條件。 梁有義說:什麼條件? 車大明:玻璃鏡子,一面二十兩,至於你要賣多少錢,我不管。 梁有義(陰險一笑):好,我答應你的條件。 (梁有義os:二十兩?等我一轉手,就賣五十兩!) (車大明、劉九姨抑鬱而走。通利號二掌櫃楊來順,在旁輕蔑地笑。) ------ 車大明,劉九娘離開後,在牛車裡皺著眉頭談著): 劉九娘:官商勾結啊...(鬱悶地看著車大明)現在沒有別的選擇了。 車大明(決定地說):不,一定還有辦法。 劉九姨(驚訝):什麼辦法? 車大明(淡定狀):等回到綠菊園再說吧。 ------------ 場景三:通利號後院,室內,夜 (通利號後院,梁有義之子梁孟文與楊來順密謀。) 梁孟文(語氣輕蔑): 這些人就是沒有見識。全泉州的生意,一半以上是我們通利號的,他們不聽不行。 楊來順(嘿嘿淫笑): 少爺,你一直想梳攏綠菊園的蓮兒與梅香,劉九姨那娘們現在有把柄在我們手上,他不敢不聽。
梁孟文(臉上閃過淫笑): 這兩個雛兒的第一次,本少爺都要嘗嘗!楊掌櫃,等本少爺嚐鮮後,再輪到你!
------------ 綠菊園雅間,室內,夜
(晚間,綠菊園雅間,梁孟文找梅香、蓮兒陪酒,不斷毛手毛腳,並用劉九姨的把柄威脅她們。)
梅香、蓮兒賣藝不賣身,不斷閃躲。
梁孟文(狠狠地說): 這兩天就要梳攏妳們!劉九姨有把柄在我手上,她不同意也不行!
梅香(氣憤):乾娘不會這樣對待我們!
蓮兒(緊張):我們乃是賣藝不賣身,梁公子,請你手下留情!
梁孟文(霸道地): 我沒有什麼手下留情的!把劉媽媽叫進來!
(劉九姨聽到了雅間的吵鬧,已知發生了什麼事。) 劉九姨(進房間,深思熟慮後開口): 孟公子,我這兩天勸勸梅香他們。畢竟梳攏清倌人,也是她們的一生大事。等到挑個黃道吉日,再請您來梳攏,請再等幾天。
劉九姨(內心獨白:必須拖延! 看看二弟有什麼辦法?)
梁孟文(狠狠地說): 三天後,我出三千兩梳攏她們兩個!那天晚上我要梅香、蓮兒都來陪我過夜! (幕落)

他曾以日本平戶島為基地,從事國際貿易,擁有龐大的艦隊,自稱「淨海王」或「徽王」。
* 與明朝的衝突: 王直的集團中夾雜了許多倭寇(海盜),導致東南沿海動盪。但王直本人對朝廷仍抱有通商互市的期望,他認為自己是在為國家「驅盜而非為盜者也」。
* 被捕與處死: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總督胡宗憲對王直進行招撫。
王直相信胡宗憲的承諾,於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回明朝等候皇上招安,卻被巡按御史王本固逮捕下獄。
結局與影響: 嘉靖三十八年(156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王直在杭州被斬首。王直至死不肯承認勾結倭寇入侵之罪,留下「吾何罪?」的質問。
王直被處死後,其留下的武裝海商集團群龍無首,導致倭寇之患(海盜活動)在東南沿海反而更加嚴重。
劇情關聯: 梁有義手中掌握的,正是王直被捕後,朝廷清剿其黨羽的「連坐罪名」。
由於王直集團勢力廣大,任何曾與其有生意往來的人,都可能被視為「勾結海盜」而抄家問斬。
劉九姨的恐懼,源於當時嚴酷的連坐法和政治鬥爭的殘酷性。 2、梳攏 (梳頭)之義:
古代青樓女子的「成年禮」
在明清時期的青樓文化中,「梳攏」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儀式,它標誌著一位清倌人(只賣藝不賣身的女子)正式從藝妓身份轉變為紅倌人(既賣藝也賣身),開始接待客人過夜。
儀式: 梳攏當天,青樓會張燈結綵,設宴款待,也如同嫁女兒。
儀式核心通常是「換裝」和「梳頭」。
被梳攏的女子,會穿上華麗的新衣,由老鴇或資深紅倌人為其梳上髮髻(古代未婚女子不梳髮髻),象徵正式成人。 費用: 梳攏的費用極高,是普通客人包夜費用的幾十甚至上百倍。
在明代中後期,如京城或江南富庶地區,花魁的梳攏費可達數千甚至上萬兩銀子。
因綠菊園後台不硬,梅香、蓮兒也不是出名的清倌人,所以梁孟文只出三千兩,就要梳攏她們兩個,顯示出他的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