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冷知識】鹿港龍山寺:藏在細節裡的祕密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說到彰化鹿港,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除了老街、肉包、天后宮之外,還有一座歷史悠久的 龍山寺

但你知道嗎?這座龍山寺裡,其實隱藏著許多「冷知識」,不只見證了台灣工藝的精緻,更是全台古蹟中少見的文化寶庫。


冷知識一:台灣「五大龍山寺」之一

許多人以為龍山寺只有台北萬華那一間,其實台灣有五大龍山寺,分別位於:

  • 台北萬華
  • 彰化鹿港
  • 台南
  • 鳳山
  • 麟洛

其中,鹿港龍山寺雖然名氣不如萬華龍山寺大,但卻以保存完整、工藝精緻,被譽為「全台最美的龍山寺」。


冷知識二:全台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建築群

鹿港龍山寺始建於清乾隆時期(約 1786 年),歷經地震、戰亂,仍保留了最完整的清代建築格局。

尤其在 1999 年 921 大地震時,許多古蹟受損,但龍山寺在地居民合力守護,讓它免於崩壞。 今日你走進寺內,看到的廊道、木雕、石刻,幾乎都還是兩百多年前的模樣。


冷知識三:屋頂上的「三川殿八卦藻井」

走進三川殿,抬頭看看屋頂,你會發現一個精美的「八卦藻井」。

這可是鹿港龍山寺最令人驚豔的工藝,被譽為「雕刻中的雕刻」:

  • 以放射狀木構件組成
  • 搭配八卦意象,象徵宇宙天地
  • 當陽光照入時,彷彿光芒萬丈

這樣的藻井在全台廟宇中極為少見,也代表鹿港當年木雕工藝的巔峰。


冷知識四:戲台是早期「社群平台」

龍山寺前方設有一座戲台,過去不是單純娛樂,而是 訊息傳播與社會交流的場所

在沒有電視、手機的年代,廟口戲台就是「新聞台」,社會消息、商業廣告、甚至地方政治訊息,都透過戲台傳遞。 換句話說,龍山寺的戲台,就是當時鹿港人的「Facebook」。


冷知識五:寺裡藏著「西洋工藝」

你可能想不到,在龍山寺這樣的傳統古蹟中,竟然藏有 西洋工藝

寺內石柱上的浮雕,除了常見的龍鳳瑞獸,還能找到「西洋人物」與「洋樓造型」。 這反映了當年鹿港是國際貿易重鎮,西方文化已悄悄滲入本地工匠的創作中。\


結語:一座廟,半部鹿港史

鹿港龍山寺不只是一座廟,更是一部 活的歷史書

  • 它記錄了清代台灣的工藝水準
  • 見證了鹿港作為商貿重鎮的繁華
  • 也是當地居民信仰與生活的核心

下次來鹿港,不妨走進龍山寺,抬頭看看屋頂的藻井,摸一摸石柱的雕刻,

你會發現——這裡的每一道痕跡,都是兩百多年歷史留下的低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療耗材內幕誌
10會員
149內容數
📢 衛生耗材內幕誌 🔍 深入探索乳膠手套、口罩、血袋等醫療耗材產業,揭開供應鏈與市場內幕! 我們專注於 產業趨勢、供應鏈運作、商業模式、採購指南,幫助醫療從業者、企業採購、投資人發掘市場機會。
醫療耗材內幕誌的其他內容
2025/09/28
花蓮豐濱鄉有一條看似平凡的溪流,名叫 馬太鞍溪。 在過去,它是自然生態的寶庫,也是阿美族文化與記憶的重要載體。然而,最近這條溪卻成為了全台灣心頭上的痛。 🌱 馬太鞍溪的名字:眼淚匯聚之地 「馬太鞍」在阿美族語中有「眼淚匯聚之地」的意涵。 相傳早期族人在遷徙與戰爭後,離開故土、失去親人,淚水
2025/09/28
花蓮豐濱鄉有一條看似平凡的溪流,名叫 馬太鞍溪。 在過去,它是自然生態的寶庫,也是阿美族文化與記憶的重要載體。然而,最近這條溪卻成為了全台灣心頭上的痛。 🌱 馬太鞍溪的名字:眼淚匯聚之地 「馬太鞍」在阿美族語中有「眼淚匯聚之地」的意涵。 相傳早期族人在遷徙與戰爭後,離開故土、失去親人,淚水
2025/06/11
當我們談到河流,腦海裡浮現的通常是蜿蜒曲折、百里奔騰的壯闊畫面,像是濁水溪、淡水河、曾文溪,或者是長江黃河之類「一聽就壯觀」的名字。 但你可知道?在台灣,有一條河的長度短得令人懷疑人生——它只有幾百公尺,快走幾步路就結束了。 這條「迷你型水道」就藏身於高雄市小港區,名字也很可愛,叫做——鳳鼻頭溪
2025/06/11
當我們談到河流,腦海裡浮現的通常是蜿蜒曲折、百里奔騰的壯闊畫面,像是濁水溪、淡水河、曾文溪,或者是長江黃河之類「一聽就壯觀」的名字。 但你可知道?在台灣,有一條河的長度短得令人懷疑人生——它只有幾百公尺,快走幾步路就結束了。 這條「迷你型水道」就藏身於高雄市小港區,名字也很可愛,叫做——鳳鼻頭溪
2025/06/10
你一定看過牠——戴著白色V字領巾、頂著憨厚又有點中二的眼神,在國際展覽、觀光海報甚至地震宣導影片中出現的吉祥物:台灣黑熊。牠幾乎是台灣的非官方國獸,甚至比某些立委還紅。 但你可能不知道,台灣黑熊這個名字,其實是錯的。 是的,你沒看錯。我們從小念到大的「台灣黑熊」,其實牠的正式名稱根本不是這樣叫,
2025/06/10
你一定看過牠——戴著白色V字領巾、頂著憨厚又有點中二的眼神,在國際展覽、觀光海報甚至地震宣導影片中出現的吉祥物:台灣黑熊。牠幾乎是台灣的非官方國獸,甚至比某些立委還紅。 但你可能不知道,台灣黑熊這個名字,其實是錯的。 是的,你沒看錯。我們從小念到大的「台灣黑熊」,其實牠的正式名稱根本不是這樣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2023-12-1 臺北市 將行李先行送到松山的宿點之後,往回半車半走先來到今日的第一站「艋舺啟天宮」,因為啟天宮位於巷子內,所以對著google地圖稍微的找了一下,便順利到達。 在上香的時候,發現啟天宮內部的建築結構非常特別,有種站在戲台上的感覺,並且,這也是整個旅途中,第一個有黑令爐的宮廟。
Thumbnail
2023-12-1 臺北市 將行李先行送到松山的宿點之後,往回半車半走先來到今日的第一站「艋舺啟天宮」,因為啟天宮位於巷子內,所以對著google地圖稍微的找了一下,便順利到達。 在上香的時候,發現啟天宮內部的建築結構非常特別,有種站在戲台上的感覺,並且,這也是整個旅途中,第一個有黑令爐的宮廟。
Thumbnail
往墾丁的方向,會經過的一間山上廟宇,就是楓港紫竹林龍峰寺,因為我們夫妻很常跑很多廟宇膜拜,而這一家也是偶然間發現的,因為風景也宜人,所以我們常常來過,就分享給大家參考一下了。
Thumbnail
往墾丁的方向,會經過的一間山上廟宇,就是楓港紫竹林龍峰寺,因為我們夫妻很常跑很多廟宇膜拜,而這一家也是偶然間發現的,因為風景也宜人,所以我們常常來過,就分享給大家參考一下了。
Thumbnail
台北市萬華區有一個很小間的法華寺,藏身在南寧西路街道里。門口還是蠻吸睛的,像雞蛋一樣的黃色,配上鮮紅色,遠遠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座寺廟。這間廟宇無論是廟宇沿革歷史、建築體本身都充斥著濃厚日本傳統廟宇特色。 法華寺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區西寧南路194號 ​開放時間: AM0
Thumbnail
台北市萬華區有一個很小間的法華寺,藏身在南寧西路街道里。門口還是蠻吸睛的,像雞蛋一樣的黃色,配上鮮紅色,遠遠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座寺廟。這間廟宇無論是廟宇沿革歷史、建築體本身都充斥著濃厚日本傳統廟宇特色。 法華寺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區西寧南路194號 ​開放時間: AM0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第一座民營博物館,集合了閩式、日式和洋式風格,典藏了豐富的臺灣民俗文物,展現了臺灣社會風貌。館內氣派的西式洋樓和閩式建築展示區都值得細細欣賞,適合深入瞭解臺灣的歷史和文化。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第一座民營博物館,集合了閩式、日式和洋式風格,典藏了豐富的臺灣民俗文物,展現了臺灣社會風貌。館內氣派的西式洋樓和閩式建築展示區都值得細細欣賞,適合深入瞭解臺灣的歷史和文化。
Thumbnail
龍崎區位於臺南市的東南端,擁有獨特的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本文介紹了龍崎的地理特點、人口情況和空山祭光節的故事。通過鼓勵人們回歸故鄉,保留人文記憶和推動當地發展,龍崎的獨特魅力得以展現。
Thumbnail
龍崎區位於臺南市的東南端,擁有獨特的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本文介紹了龍崎的地理特點、人口情況和空山祭光節的故事。通過鼓勵人們回歸故鄉,保留人文記憶和推動當地發展,龍崎的獨特魅力得以展現。
Thumbnail
在臺北這個繁華之都中,蘊含著悠久且頗具魅力的宮廟文化。無論你是希望追求身心和諧,還是想試探生命的奧祕,這些宮廟都會以其獨特的方式,開啟你的內在視野。讓我們攜手一同探索,感受那份來自心靈深處的呼喚,並在神和人之間建立不解之緣吧!
Thumbnail
在臺北這個繁華之都中,蘊含著悠久且頗具魅力的宮廟文化。無論你是希望追求身心和諧,還是想試探生命的奧祕,這些宮廟都會以其獨特的方式,開啟你的內在視野。讓我們攜手一同探索,感受那份來自心靈深處的呼喚,並在神和人之間建立不解之緣吧!
Thumbnail
  你可知過去臺灣也有好幾間龍王廟,但如今都已消失。
Thumbnail
  你可知過去臺灣也有好幾間龍王廟,但如今都已消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