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臺灣乳膠手套市場價格自2024年10月起上漲,本文分析價格波動原因,包含原物料、東南亞出口供應、臺灣多元需求及全球貿易環境等因素,並針對經銷商和消費者提供採購策略建議。文中提供2025年3月臺灣乳膠手套批發及零售價格,以及各品牌價格比較。
Thumbnail
當我們戴上潔白柔韌的乳膠手套時,很少會想到這背後隱藏著一段綠色轉型的故事。事實上,乳膠手套不僅保護了我們的健康,更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為碳中和目標貢獻著力量。這一切的起點,便是生長在熱帶陽光下的橡膠樹。
Thumbnail
前言:我們戴的手套,真的對環境友善嗎? 當你走進餐廳,看到廚師和服務人員戴著一次性手套,或者在食品工廠內工人們用手套處理食材,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手套在生產、使用和丟棄後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Thumbnail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乳膠手套似乎只是醫院、餐廳、實驗室中常見的一件防護用品,但若深入探究,會發現這個產業正悄然成為推動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力量。從東南亞的廣闊橡膠園,到高科技自動化的生產線,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環保智慧與創新精神,讓我們一同走進這段綠色轉型的奇妙旅程。
Thumbnail
前言:你每天戴的手套,最後去哪了? 無論是在餐飲業、食品加工、醫療機構,還是居家防護,一次性手套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你有想過嗎?當你使用完這些手套,把它們丟進垃圾桶,它們真的就「消失」了嗎?
Thumbnail
前言:用完即丟,真的沒事嗎? 想像一下,當你用完一次性手套,把它丟進垃圾桶,你是否曾經想過它的下一站在哪裡?在食品業、餐飲業、醫療機構,每天都會丟棄成千上萬副PVC手套(聚氯乙烯手套),但這些手套的最終去向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PVC手套的環境衝擊。
Thumbnail
前言:你每天戴的手套,真的安全嗎? 在餐飲業、食品加工、醫療環境,手套幾乎是不可或缺的防護用品。而當我們在超市或便利商店購買一次性手套時,最常見的選擇之一就是PVC手套(聚氯乙烯手套)。
Thumbnail
從小型企業到全球醫療防護巨頭的進化 談到醫療手套與防護用品,Medicom 無疑是全球市場中的佼佼者。這家來自加拿大的企業,以提供高品質的醫療防護設備聞名,包括醫療手套、口罩、隔離衣等,廣泛應用於醫療機構、牙科診所和實驗室。那麼,Medicom 是如何從一家區域性公司發展為全球性品牌?
Thumbnail
在印尼這片充滿活力與多元文化的土地上,Arista Glove 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工廠,逐步成長為全球知名的手套製造商。這背後蘊藏著創辦人堅韌不拔的精神、面對挑戰的勇氣,以及對品質與創新的執著追求。讓我們一起走進 Arista Glove 的世界,感受他們的奮鬥歷程與未來展望。
Thumbnail
從小型藥品配送公司到全球醫療供應鏈的關鍵角色 在醫療手套市場中,Cardinal Health 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名字。這家美國企業以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手套和其他醫療耗材聞名,是全球醫院、診所和藥局的主要供應商之一。Cardinal Health 如何從一家藥品配送公司發展成為全球醫療市場的巨頭?
Thumbnail
臺灣乳膠手套市場價格自2024年10月起上漲,本文分析價格波動原因,包含原物料、東南亞出口供應、臺灣多元需求及全球貿易環境等因素,並針對經銷商和消費者提供採購策略建議。文中提供2025年3月臺灣乳膠手套批發及零售價格,以及各品牌價格比較。
Thumbnail
當我們戴上潔白柔韌的乳膠手套時,很少會想到這背後隱藏著一段綠色轉型的故事。事實上,乳膠手套不僅保護了我們的健康,更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為碳中和目標貢獻著力量。這一切的起點,便是生長在熱帶陽光下的橡膠樹。
Thumbnail
前言:我們戴的手套,真的對環境友善嗎? 當你走進餐廳,看到廚師和服務人員戴著一次性手套,或者在食品工廠內工人們用手套處理食材,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手套在生產、使用和丟棄後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Thumbnail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乳膠手套似乎只是醫院、餐廳、實驗室中常見的一件防護用品,但若深入探究,會發現這個產業正悄然成為推動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力量。從東南亞的廣闊橡膠園,到高科技自動化的生產線,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環保智慧與創新精神,讓我們一同走進這段綠色轉型的奇妙旅程。
Thumbnail
前言:你每天戴的手套,最後去哪了? 無論是在餐飲業、食品加工、醫療機構,還是居家防護,一次性手套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你有想過嗎?當你使用完這些手套,把它們丟進垃圾桶,它們真的就「消失」了嗎?
Thumbnail
前言:用完即丟,真的沒事嗎? 想像一下,當你用完一次性手套,把它丟進垃圾桶,你是否曾經想過它的下一站在哪裡?在食品業、餐飲業、醫療機構,每天都會丟棄成千上萬副PVC手套(聚氯乙烯手套),但這些手套的最終去向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PVC手套的環境衝擊。
Thumbnail
前言:你每天戴的手套,真的安全嗎? 在餐飲業、食品加工、醫療環境,手套幾乎是不可或缺的防護用品。而當我們在超市或便利商店購買一次性手套時,最常見的選擇之一就是PVC手套(聚氯乙烯手套)。
Thumbnail
從小型企業到全球醫療防護巨頭的進化 談到醫療手套與防護用品,Medicom 無疑是全球市場中的佼佼者。這家來自加拿大的企業,以提供高品質的醫療防護設備聞名,包括醫療手套、口罩、隔離衣等,廣泛應用於醫療機構、牙科診所和實驗室。那麼,Medicom 是如何從一家區域性公司發展為全球性品牌?
Thumbnail
在印尼這片充滿活力與多元文化的土地上,Arista Glove 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工廠,逐步成長為全球知名的手套製造商。這背後蘊藏著創辦人堅韌不拔的精神、面對挑戰的勇氣,以及對品質與創新的執著追求。讓我們一起走進 Arista Glove 的世界,感受他們的奮鬥歷程與未來展望。
Thumbnail
從小型藥品配送公司到全球醫療供應鏈的關鍵角色 在醫療手套市場中,Cardinal Health 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名字。這家美國企業以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手套和其他醫療耗材聞名,是全球醫院、診所和藥局的主要供應商之一。Cardinal Health 如何從一家藥品配送公司發展成為全球醫療市場的巨頭?
Thumbnail
近期,台灣再度面臨COVID-19病例上升潮。據Yahoo新聞報導,全台就診人次可能突破20萬人,政府緊急呼籲民眾在三種情況下應佩戴口罩。然而,除了醫療院所外,許多民眾也發現:快篩試劑又買不到了。 這樣的場景,是否似曾相識? 從快篩、酒精、到口罩,每一次疫情來襲,民眾總是得靠運氣才能搶到基本防疫
Thumbnail
近幾年,不論你是用 ChatGPT、Copilot、Claude,甚至 Midjourney,你可能都有這種感覺——你的 AI 越來越「油條」。 怎麼說? 你問它問題,它回得頭頭是道,但裡面的資料根本沒讀清楚;你叫它分析報告,它話很多、重點很少;你給它一份文件,它說「我看完了」,但你一追問細節,
Thumbnail
為什麼防疫物資需要「非市場邏輯」的制度保障? 「市場會自己找到平衡。」 這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者的金科玉律。 但在疫情來臨時,市場真的會自動供應你需要的口罩、防護衣、快篩試劑嗎? 202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不會。 而2025年疫情再起、口罩廠幾乎全軍覆沒的現實,讓我們必須認真問一個問題: 為
Thumbnail
AI 這幾年火到不行,從自動駕駛、聊天機器人,到畫圖AI、股票預測,每次聽到這些技術的核心,你八成會聽到這兩個詞: 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 跟 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 兩個看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其實本質跟策略大不同,就像是「用直升機搬磚」和「用手推車搬磚」都
Thumbnail
最近凱凱案引爆輿論,讓很多人都忍不住問一句:「我們的法律,是在保護壞人,還是在保護人民?」這不是一時情緒性的指控,而是一次集體對台灣刑事司法體制的深度質疑。因為在這起牽涉兒童虐待致死的重大案件中,我們再次看見了——「被害人」和他們的家屬,幾乎在整個刑事訴訟程序裡,是被邊緣化的那一方。 這也不是第一
Thumbnail
新冠疫情不是歷史,它仍然在延燒;而應急物資儲備制度,也不該是一次性的戰時動員,而是必須常態化的國家安全機制。 隨著2025年新冠變異株XDV.1在亞洲再次升溫,我們再次反思一個問題: 台灣,準備好了嗎?如果口罩斷貨?如果疫苗來不及?如果快篩無處可買? 這不只是一場醫療危機,而是**「國家應變制
Thumbnail
2020 年,全世界陷入口罩荒時,台灣一聲令下,數十條熔噴布機台從無到有誕生,幾百萬片醫用口罩每天穩定生產,全民配合實名制,海外媒體紛紛稱台灣為「防疫模範生」,「口罩國家隊」一時成為象徵國力的榮耀標籤。 但短短三年後,這些國家隊早已分崩離析。 有人結束營業; 有人低價出清; 有人靠外銷苦撐;
Thumbnail
疫情還沒結束,台灣的防疫產業卻早就「解散隊伍」。 正當新一波新冠變異株再度來襲、呼吸道病毒全年流行的時代成形之際,我們驚訝地發現:台灣政府依然未正視防疫物資產業的戰略價值。 而相對地,在大洋彼岸,美國政府早在2021年起就陸續推出多項政策,全力強化本土製造能力,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甚至將口罩
Thumbnail
2025年5月,新冠疫情再次升溫。根據疾管署統計,單週急診就診人次逼近一萬,重症與死亡個案攀升,社區感染重回高風險等級。面對第七波疫情的來臨,台灣社會再度呼喚「口罩、快篩、疫苗」三件寶。但令人錯愕的是,曾在2020年被視為「抗疫國力象徵」的口罩產業,現在早已被政策遺忘,企業正一個接一個倒下。 一場
Thumbnail
說到最近在科技圈最受矚目的風雲人物,肯定少不了「AI教父」黃仁勳。這位NVIDIA(輝達)執行長,不只是每年Computex最吸睛的存在,他對台灣的投資承諾,更是一次比一次大方,讓人不禁想問:黃仁勳為什麼這麼挺台灣? 來,我們一件一件講給你聽: 1. 台積電真的很罩 黃仁勳這次親口說:「我會投
Thumbnail
近期,台灣再度面臨COVID-19病例上升潮。據Yahoo新聞報導,全台就診人次可能突破20萬人,政府緊急呼籲民眾在三種情況下應佩戴口罩。然而,除了醫療院所外,許多民眾也發現:快篩試劑又買不到了。 這樣的場景,是否似曾相識? 從快篩、酒精、到口罩,每一次疫情來襲,民眾總是得靠運氣才能搶到基本防疫
Thumbnail
近幾年,不論你是用 ChatGPT、Copilot、Claude,甚至 Midjourney,你可能都有這種感覺——你的 AI 越來越「油條」。 怎麼說? 你問它問題,它回得頭頭是道,但裡面的資料根本沒讀清楚;你叫它分析報告,它話很多、重點很少;你給它一份文件,它說「我看完了」,但你一追問細節,
Thumbnail
為什麼防疫物資需要「非市場邏輯」的制度保障? 「市場會自己找到平衡。」 這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者的金科玉律。 但在疫情來臨時,市場真的會自動供應你需要的口罩、防護衣、快篩試劑嗎? 202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不會。 而2025年疫情再起、口罩廠幾乎全軍覆沒的現實,讓我們必須認真問一個問題: 為
Thumbnail
AI 這幾年火到不行,從自動駕駛、聊天機器人,到畫圖AI、股票預測,每次聽到這些技術的核心,你八成會聽到這兩個詞: 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 跟 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 兩個看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其實本質跟策略大不同,就像是「用直升機搬磚」和「用手推車搬磚」都
Thumbnail
最近凱凱案引爆輿論,讓很多人都忍不住問一句:「我們的法律,是在保護壞人,還是在保護人民?」這不是一時情緒性的指控,而是一次集體對台灣刑事司法體制的深度質疑。因為在這起牽涉兒童虐待致死的重大案件中,我們再次看見了——「被害人」和他們的家屬,幾乎在整個刑事訴訟程序裡,是被邊緣化的那一方。 這也不是第一
Thumbnail
新冠疫情不是歷史,它仍然在延燒;而應急物資儲備制度,也不該是一次性的戰時動員,而是必須常態化的國家安全機制。 隨著2025年新冠變異株XDV.1在亞洲再次升溫,我們再次反思一個問題: 台灣,準備好了嗎?如果口罩斷貨?如果疫苗來不及?如果快篩無處可買? 這不只是一場醫療危機,而是**「國家應變制
Thumbnail
2020 年,全世界陷入口罩荒時,台灣一聲令下,數十條熔噴布機台從無到有誕生,幾百萬片醫用口罩每天穩定生產,全民配合實名制,海外媒體紛紛稱台灣為「防疫模範生」,「口罩國家隊」一時成為象徵國力的榮耀標籤。 但短短三年後,這些國家隊早已分崩離析。 有人結束營業; 有人低價出清; 有人靠外銷苦撐;
Thumbnail
疫情還沒結束,台灣的防疫產業卻早就「解散隊伍」。 正當新一波新冠變異株再度來襲、呼吸道病毒全年流行的時代成形之際,我們驚訝地發現:台灣政府依然未正視防疫物資產業的戰略價值。 而相對地,在大洋彼岸,美國政府早在2021年起就陸續推出多項政策,全力強化本土製造能力,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甚至將口罩
Thumbnail
2025年5月,新冠疫情再次升溫。根據疾管署統計,單週急診就診人次逼近一萬,重症與死亡個案攀升,社區感染重回高風險等級。面對第七波疫情的來臨,台灣社會再度呼喚「口罩、快篩、疫苗」三件寶。但令人錯愕的是,曾在2020年被視為「抗疫國力象徵」的口罩產業,現在早已被政策遺忘,企業正一個接一個倒下。 一場
Thumbnail
說到最近在科技圈最受矚目的風雲人物,肯定少不了「AI教父」黃仁勳。這位NVIDIA(輝達)執行長,不只是每年Computex最吸睛的存在,他對台灣的投資承諾,更是一次比一次大方,讓人不禁想問:黃仁勳為什麼這麼挺台灣? 來,我們一件一件講給你聽: 1. 台積電真的很罩 黃仁勳這次親口說:「我會投
Thumbnail
食品級二氧化矽(E551)是現代食品與製藥產業中不可或缺的抗結劑和流動性輔助劑。本文探討其用途、安全性、市場潛力及銷售模式,並分析臺灣及東南亞市場商機,強調穩定供應、合規認證及解決方案型銷售的重要性。
Thumbnail
氟化鈉(NaF)是一種常見的防蛀劑,但同時也是受管制的化學物質。本文探討氟化鈉的特性、毒性、劑量控制和國際法規,說明其利弊,並強調正確使用和監管的重要性。
Thumbnail
食品級二氧化矽(E551)是現代食品與製藥產業中不可或缺的抗結劑和流動性輔助劑。本文探討其用途、安全性、市場潛力及銷售模式,並分析臺灣及東南亞市場商機,強調穩定供應、合規認證及解決方案型銷售的重要性。
Thumbnail
氟化鈉(NaF)是一種常見的防蛀劑,但同時也是受管制的化學物質。本文探討氟化鈉的特性、毒性、劑量控制和國際法規,說明其利弊,並強調正確使用和監管的重要性。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河流,腦海裡浮現的通常是蜿蜒曲折、百里奔騰的壯闊畫面,像是濁水溪、淡水河、曾文溪,或者是長江黃河之類「一聽就壯觀」的名字。 但你可知道?在台灣,有一條河的長度短得令人懷疑人生——它只有幾百公尺,快走幾步路就結束了。 這條「迷你型水道」就藏身於高雄市小港區,名字也很可愛,叫做——鳳鼻頭溪
Thumbnail
你一定看過牠——戴著白色V字領巾、頂著憨厚又有點中二的眼神,在國際展覽、觀光海報甚至地震宣導影片中出現的吉祥物:台灣黑熊。牠幾乎是台灣的非官方國獸,甚至比某些立委還紅。 但你可能不知道,台灣黑熊這個名字,其實是錯的。 是的,你沒看錯。我們從小念到大的「台灣黑熊」,其實牠的正式名稱根本不是這樣叫,
Thumbnail
總統府,這四個字在台灣是無人不知的國家象徵。它矗立在台北中正區最顯眼的中軸線上,是每次閱兵、抗議、新聞畫面裡的背景,也是每位小學生校外教學必經的景點之一。但你可知道,這棟看似「政治正中央」的建築,當初壓根不是為總統設計的? 更驚人的是,它的設計者甚至不是台灣人,也不是中國人,而是——日本人。 所
Thumbnail
今天的冷知識,會讓你忍不住摘下墨鏡再戴上,然後懷疑人生。因為在某個特定時代,戴墨鏡在台灣曾經是一種「值得被通報的可疑行為」。 沒錯,不是為了防曬也不是時尚管制,而是因為……你有可能是共匪、特務、叛徒,甚至是「思想有問題的人」。這可不是我在說笑,而是白紙黑字的歷史紀錄。 🕶️ 墨鏡,在那個年代
Thumbnail
當你搭著高鐵飛馳南北,或是坐火車晃進平溪線看山看雲,你是否曾好奇:台灣的第一座火車站是什麼樣子?它現在還在嗎?答案出乎許多人的預料:不是台北、也不是新竹,更不是高雄,而是——基隆。 是的,台灣最早的火車站,其實誕生在「下雨沒完沒了」的北海岸城市:基隆。雖然現今我們熟悉的基隆車站早已是重新整修過的現
Thumbnail
走進任何一個台灣夜市,無論是台北饒河、台中逢甲、高雄六合,總能看到一個五彩繽紛的攤位,上面擺滿文具、玩具、洗髮精、布偶,甚至是泡麵與五金雜貨。孩子們站在紅線後方,手裡拿著幾個小塑膠圈,朝夢想中的娃娃奮力一擲—— 沒錯,那就是「套圈圈」。 但你知道嗎?這個遊戲早在你阿公的阿公小時候就有,而且它不是
Thumbnail
走進麵包店,你可能最先看到的是菠蘿麵包、奶酥吐司或丹麥可頌。但你知道嗎?在1960年代以前,台灣麵包店最賣座、最讓人感到「洋派」的產品,是一種看起來不起眼、吃起來沒味道、但卻令人著迷的東西—— 白粉麵包。 這種麵包沒有餡料、不加糖、不放奶油,表皮還常撒上一層白色麵粉,乍看像毒品袋子灑落,但其實它
Thumbnail
在台灣,無論是大都市還是鄉下小鎮,你幾乎都找得到早餐店。不管是鍋貼豆漿、蛋餅吐司、還是鐵板麵與奶茶,每天早上台灣至少有700萬人走進這些油煙與塑膠椅交錯的小空間。 但你知道嗎?這樣一種看似自然的早餐習慣,其實是一段政策、軍事與社會流動交織下的結果。 今天的冷知識,我們要聊聊台灣早餐店的「軍人血統
Thumbnail
台灣人愛唱歌,這是世界公認的事實。從錢櫃、好樂迪到巷口的歡唱小包廂,卡拉OK幾乎成了台式娛樂文化的一環。 但你知道嗎?我們今天習慣的KTV文化,其實有個非常在地又歷史悠久的前身,而且比你想像的還要文青、還要老派——它叫做: 唱片茶室(レコード喫茶)。 這種店在1930年代的台北、台中、高雄已經
Thumbnail
在台北騎過大佳河濱公園、在高雄看過愛河之心、在台中或台南追過水岸自行車道的人,大多只記得涼風與落日。但你是否想過,這些「最宜人散步空間」背後的歷史,其實相當骯髒,甚至帶點禁忌? 今天的冷知識,我們要從那些寧靜的河堤草地開始,挖出台灣都市空間「美化」工程背後的地景清洗故事。 河堤公園從哪來的?不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河流,腦海裡浮現的通常是蜿蜒曲折、百里奔騰的壯闊畫面,像是濁水溪、淡水河、曾文溪,或者是長江黃河之類「一聽就壯觀」的名字。 但你可知道?在台灣,有一條河的長度短得令人懷疑人生——它只有幾百公尺,快走幾步路就結束了。 這條「迷你型水道」就藏身於高雄市小港區,名字也很可愛,叫做——鳳鼻頭溪
Thumbnail
你一定看過牠——戴著白色V字領巾、頂著憨厚又有點中二的眼神,在國際展覽、觀光海報甚至地震宣導影片中出現的吉祥物:台灣黑熊。牠幾乎是台灣的非官方國獸,甚至比某些立委還紅。 但你可能不知道,台灣黑熊這個名字,其實是錯的。 是的,你沒看錯。我們從小念到大的「台灣黑熊」,其實牠的正式名稱根本不是這樣叫,
Thumbnail
總統府,這四個字在台灣是無人不知的國家象徵。它矗立在台北中正區最顯眼的中軸線上,是每次閱兵、抗議、新聞畫面裡的背景,也是每位小學生校外教學必經的景點之一。但你可知道,這棟看似「政治正中央」的建築,當初壓根不是為總統設計的? 更驚人的是,它的設計者甚至不是台灣人,也不是中國人,而是——日本人。 所
Thumbnail
今天的冷知識,會讓你忍不住摘下墨鏡再戴上,然後懷疑人生。因為在某個特定時代,戴墨鏡在台灣曾經是一種「值得被通報的可疑行為」。 沒錯,不是為了防曬也不是時尚管制,而是因為……你有可能是共匪、特務、叛徒,甚至是「思想有問題的人」。這可不是我在說笑,而是白紙黑字的歷史紀錄。 🕶️ 墨鏡,在那個年代
Thumbnail
當你搭著高鐵飛馳南北,或是坐火車晃進平溪線看山看雲,你是否曾好奇:台灣的第一座火車站是什麼樣子?它現在還在嗎?答案出乎許多人的預料:不是台北、也不是新竹,更不是高雄,而是——基隆。 是的,台灣最早的火車站,其實誕生在「下雨沒完沒了」的北海岸城市:基隆。雖然現今我們熟悉的基隆車站早已是重新整修過的現
Thumbnail
走進任何一個台灣夜市,無論是台北饒河、台中逢甲、高雄六合,總能看到一個五彩繽紛的攤位,上面擺滿文具、玩具、洗髮精、布偶,甚至是泡麵與五金雜貨。孩子們站在紅線後方,手裡拿著幾個小塑膠圈,朝夢想中的娃娃奮力一擲—— 沒錯,那就是「套圈圈」。 但你知道嗎?這個遊戲早在你阿公的阿公小時候就有,而且它不是
Thumbnail
走進麵包店,你可能最先看到的是菠蘿麵包、奶酥吐司或丹麥可頌。但你知道嗎?在1960年代以前,台灣麵包店最賣座、最讓人感到「洋派」的產品,是一種看起來不起眼、吃起來沒味道、但卻令人著迷的東西—— 白粉麵包。 這種麵包沒有餡料、不加糖、不放奶油,表皮還常撒上一層白色麵粉,乍看像毒品袋子灑落,但其實它
Thumbnail
在台灣,無論是大都市還是鄉下小鎮,你幾乎都找得到早餐店。不管是鍋貼豆漿、蛋餅吐司、還是鐵板麵與奶茶,每天早上台灣至少有700萬人走進這些油煙與塑膠椅交錯的小空間。 但你知道嗎?這樣一種看似自然的早餐習慣,其實是一段政策、軍事與社會流動交織下的結果。 今天的冷知識,我們要聊聊台灣早餐店的「軍人血統
Thumbnail
台灣人愛唱歌,這是世界公認的事實。從錢櫃、好樂迪到巷口的歡唱小包廂,卡拉OK幾乎成了台式娛樂文化的一環。 但你知道嗎?我們今天習慣的KTV文化,其實有個非常在地又歷史悠久的前身,而且比你想像的還要文青、還要老派——它叫做: 唱片茶室(レコード喫茶)。 這種店在1930年代的台北、台中、高雄已經
Thumbnail
在台北騎過大佳河濱公園、在高雄看過愛河之心、在台中或台南追過水岸自行車道的人,大多只記得涼風與落日。但你是否想過,這些「最宜人散步空間」背後的歷史,其實相當骯髒,甚至帶點禁忌? 今天的冷知識,我們要從那些寧靜的河堤草地開始,挖出台灣都市空間「美化」工程背後的地景清洗故事。 河堤公園從哪來的?不
Thumbnail
開店滿五個月,我終於經歷了第一次自然成長 + 策略收斂的成果月。 8月的營業額來到 11,736 元,是我開店以來的單月新高;而付款轉換率也衝上 6.16%,幾乎是第二個月的兩倍。
Thumbnail
7月,是我在蝦皮上開賣場的第四個月。 老實說,這個月我過得很「悶」。營收沒有大爆發,訂單也不算多,但我卻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踏實感。因為我終於看到,有老客人回來買第二次了。
Thumbnail
在我開店的第三個月,我終於做了一個比較「大膽」的決定:投放廣告。 我花了 300 元試水溫,期待帶來更多曝光、更多轉單,甚至幻想著可能會迎來「爆單的第一天」。 但事實是——營收反而掉了。
Thumbnail
這是我開設蝦皮新賣場的第二個月,沒有開廣告、沒有上熱門商品、也沒有團購神人來站台,卻在短短一個月內,把轉換率從 0.69% 提升到了 3.31%。乍聽之下好像是什麼厲害技巧,但事實上,那是來自一堆小小的掙扎與自我否定之後,逐步摸出來的調整。 📊 當月成績單總覽 💭 開場的質疑:是不是
Thumbnail
四月蝦皮開店心得:首月營收3943元,9筆訂單,平均客單價438元。文中分享新手賣家常見困境,如商品上架後無人問津,以及如何從追蹤瀏覽數轉為追蹤轉換率,提升銷售,並以自身經驗分享如何增加商品曝光度與訂單。
Thumbnail
開店滿五個月,我終於經歷了第一次自然成長 + 策略收斂的成果月。 8月的營業額來到 11,736 元,是我開店以來的單月新高;而付款轉換率也衝上 6.16%,幾乎是第二個月的兩倍。
Thumbnail
7月,是我在蝦皮上開賣場的第四個月。 老實說,這個月我過得很「悶」。營收沒有大爆發,訂單也不算多,但我卻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踏實感。因為我終於看到,有老客人回來買第二次了。
Thumbnail
在我開店的第三個月,我終於做了一個比較「大膽」的決定:投放廣告。 我花了 300 元試水溫,期待帶來更多曝光、更多轉單,甚至幻想著可能會迎來「爆單的第一天」。 但事實是——營收反而掉了。
Thumbnail
這是我開設蝦皮新賣場的第二個月,沒有開廣告、沒有上熱門商品、也沒有團購神人來站台,卻在短短一個月內,把轉換率從 0.69% 提升到了 3.31%。乍聽之下好像是什麼厲害技巧,但事實上,那是來自一堆小小的掙扎與自我否定之後,逐步摸出來的調整。 📊 當月成績單總覽 💭 開場的質疑:是不是
Thumbnail
四月蝦皮開店心得:首月營收3943元,9筆訂單,平均客單價438元。文中分享新手賣家常見困境,如商品上架後無人問津,以及如何從追蹤瀏覽數轉為追蹤轉換率,提升銷售,並以自身經驗分享如何增加商品曝光度與訂單。
Thumbnail
台北,2019年6月。 午後的國會大廈前,天空懸著未決的灰。年輕人舉著罷免看板,坐在塑膠布鋪就的地面上,一邊吃著便利商店的飯糰,一邊高聲討論下一步的動員計畫。他們的臉上沒有憤怒,只有一種冷靜的堅持,像是社會習以為常的演出正在失去觀眾,而他們只是選擇不再坐著看完。 「我不是恨他,我只是覺得,他不能
Thumbnail
當我們回頭凝視歷史,有時候會發現它並不是轟然崩塌,而是日復一日、一個法案、一場選舉、一場「清除行動」地漸漸瓦解。《裂縫之島》這部架空歷史短篇科幻系列,正是以這樣的方式描繪一個極似我們當下的未來台灣——從民主的喧囂走向法西斯式秩序的過程。 以下是這個世界的關鍵轉捩點,以大事記形式呈現,但其實更像一封
Thumbnail
林仁達坐在台北第七研究中心地下層的「守恆核心艙」內,四面牆壁是灰色曲面無縫材質,如同一座永無出口的記憶迴路。他是「人民安定系統」的首席架構師,也是2049年最受國家表揚的科技英雄。可他已經五天沒有睡覺了。 螢幕上不斷跳出關鍵提示:「新偏差群體擴散曲線超出參數閾值」「認知回復率下滑11.3%」「潛在
Thumbnail
邵映慈,中央安穩委員會第五分局副局長,習慣在清晨四點半起床。她的晨練包括30分鐘的虛擬穩定瑜伽訓練,以及掃描每日「社會協調熱點指數」的全台排行榜。對她而言,身體與國家的秩序一樣,必須每日調校,不容雜訊。 她被稱為「秩序的建築師」,但她知道,在安穩委員會內部,她的真實代號是「守信者03」。她所負責的
Thumbnail
2049年3月,台灣中部的天空總是灰濛濛的,灰塵混著政治標語在空氣中飄盪。台聯廣播第17台全天輪播著「安穩即自由、服從即和平」的口號,地面的電子看板則不間斷播放中央安穩委員會最新公報。從中區到南區,高速公路每五公里設有一座「思維淨化站」,駐有「認知巡檢員」,每一台車輛都會被隨機抽查腦波波形與社群發言
Thumbnail
台北,2019年6月。 午後的國會大廈前,天空懸著未決的灰。年輕人舉著罷免看板,坐在塑膠布鋪就的地面上,一邊吃著便利商店的飯糰,一邊高聲討論下一步的動員計畫。他們的臉上沒有憤怒,只有一種冷靜的堅持,像是社會習以為常的演出正在失去觀眾,而他們只是選擇不再坐著看完。 「我不是恨他,我只是覺得,他不能
Thumbnail
當我們回頭凝視歷史,有時候會發現它並不是轟然崩塌,而是日復一日、一個法案、一場選舉、一場「清除行動」地漸漸瓦解。《裂縫之島》這部架空歷史短篇科幻系列,正是以這樣的方式描繪一個極似我們當下的未來台灣——從民主的喧囂走向法西斯式秩序的過程。 以下是這個世界的關鍵轉捩點,以大事記形式呈現,但其實更像一封
Thumbnail
林仁達坐在台北第七研究中心地下層的「守恆核心艙」內,四面牆壁是灰色曲面無縫材質,如同一座永無出口的記憶迴路。他是「人民安定系統」的首席架構師,也是2049年最受國家表揚的科技英雄。可他已經五天沒有睡覺了。 螢幕上不斷跳出關鍵提示:「新偏差群體擴散曲線超出參數閾值」「認知回復率下滑11.3%」「潛在
Thumbnail
邵映慈,中央安穩委員會第五分局副局長,習慣在清晨四點半起床。她的晨練包括30分鐘的虛擬穩定瑜伽訓練,以及掃描每日「社會協調熱點指數」的全台排行榜。對她而言,身體與國家的秩序一樣,必須每日調校,不容雜訊。 她被稱為「秩序的建築師」,但她知道,在安穩委員會內部,她的真實代號是「守信者03」。她所負責的
Thumbnail
2049年3月,台灣中部的天空總是灰濛濛的,灰塵混著政治標語在空氣中飄盪。台聯廣播第17台全天輪播著「安穩即自由、服從即和平」的口號,地面的電子看板則不間斷播放中央安穩委員會最新公報。從中區到南區,高速公路每五公里設有一座「思維淨化站」,駐有「認知巡檢員」,每一台車輛都會被隨機抽查腦波波形與社群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