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朋友們去看了第二次鏈鋸人劇場版,再次刷新印象後,是時候將完整的心得給補一下了。
我是在看過原作的情況下去看的,我得老實說,當時漫畫的蕾潔篇並沒有給我留下太多的印象。所以這次的劇場版,居然在我已知劇情的情況下,超乎想像的精彩。
蕾潔 真的 太強
喜歡的最大原因果然還是動起來的蕾潔。相信除了淀治以外,本次電影的女主角也在各位觀眾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起劇情,這次的電影更是以角色為核心賣點,讓大家充分感受蕾潔的魅力。
就篇幅來說,淀治和蕾潔培養感情的劇情其實並不多,但卻能在短時間內讓觀眾帶入情緒。能做到如此效果,聲優演技功不可沒。
同樣的聲線能夠配出俏皮可愛卻有所保留,充滿殺意又同時隱含私心的感覺。本次蕾潔的聲優——上田麗奈簡直演活了這個角色,她的代表作有《章魚嗶的原罪》的小靜、《SSSS.Gridman》中的新條茜,都是帶有點神秘色彩,同時兼具黑暗與光明兩面的角色。
本來就是上田麗奈粉絲的我,當初看漫畫蕾潔篇時,就覺得這位角色非她莫屬,很高興能在電影院裡看到她的表現。
那麼劇情裡是如何塑造蕾潔的角色呢?對我來說,這個角色最大魅力在於——那若隱若現的真心。
蕾潔有哪些是實話的,哪些是說謊,這模糊的空間正是韻味所在。有謊言所編織出的層層偽裝,才顯得最後獨白的難能可貴。
一開始接近的動機是殺意,可為何不一開始就殺了淀治?
前幾天釋出的好意,也許還能解釋成在引誘獵物,等待時機。很肯定的是在那幾天相處的期間,有某種感情萌芽出來。
用「喜歡」這個情緒去解讀也許過於急切,我更傾向認為蕾潔在「觀察」,不是觀察淀治,而是觀察自己無以名狀的心情為何。
接下來到了祭典,她所提出私奔的邀約,這時的邀請究竟只是陷阱,還是一次隱含真心的試探?
如果這時的淀治果斷接受了私奔的邀請,會發生什麼?這個段落是我看完電影後不斷思考的問題。
這兩段留白帶給觀眾無盡的想像,不論是比較浪漫又或是比較悲觀的解讀都有。我傾向於認為祭典的這段,蕾潔是認真地會選擇逃走。
但那個不存在的未來終究沒有發生,淀治拒絕了她,大戰上演。
所以,不排除這股殺意還帶有一點「報復」性質,淀治的拒絕在當時將蕾潔打回現實了,於是自己只好繼續作為敵人戰鬥,我認為這時的蕾潔是有夾帶一點怒意和失望的。
直到淀治在最後遞出逃走的邀請,蕾潔的立場都是猶疑不定的,真實的情感若隱若現。
城市老鼠與鄉下老鼠
城市老鼠與鄉下老鼠的故事來自伊索寓言,如電影中所介紹——鄉下老鼠有安穩的生活,卻無法享受山珍海味;城市老鼠雖然能餐餐享福,卻得承受被人類和貓殺死的風險。
圍繞著眾人的選擇,這個故事貫穿了整部電影。
總共有四位角色,在劇中明示了他們的選擇與想法。
天使惡魔與秋的副線中,他寧可痛快死去也不想參與充滿無盡痛苦的戰鬥。而和他對立的秋是城市老鼠,一直為了復仇走在危險的道路上。
同樣在選擇上對立的是淀治和蕾潔。淀治一開始並未思考太多,對他來說,有三餐和床鋪的生活就足矣。但在祭典的對話中我們又得知他喜歡著身邊的人們,這時的他已經對公安的夥伴們產生了歸屬感,願意承受狩獵惡魔的風險。
蕾潔嚮往著安穩的生活,我想是因為從小被作為兵器培養。一直以來,她都嚮往著可以過著平凡,能去上學的日子。
明明擁有相似的,都足以被稱作是悲慘的童年,淀治卻有辦法說要留下,這恐怕是蕾潔無法理解的吧。
或許,淀治和蕾潔的衝突從來都不是來自公安和惡魔的立場,也不是殺與被殺的關係,而是對於不同選擇的無法理解。
不過,這個立場也並非沒有轉變的時候。
到了電影的結尾,在沉入海底之後,那暫時脫離監視的沙灘上,當他道出逃走的邀約,實際上淀治已經做出了新的抉擇。
——他能夠為了蕾潔成為鄉下老鼠。
事實上,原本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想傳達的理念是——懂得珍惜安穩的生活,知足常樂。然而,最後的結局中,兩人通往「鄉下」的這條路被真紀真給截斷了,淀治視角中,蕾潔的爽約,使得淀治被迫繼續成為城市老鼠。
失去了安穩生活的機會,這樣與寓言相反的結局,似乎也預告了淀治的未來……
作為主角,淀治在劇場版中有極大心境上的轉變。從忠於自己的慾望,到想留在夥伴身邊的城市老鼠。帶入淀治的視角,我們知道他身邊的事物有多得來不易,可他最後卻又能為了一個人,放棄所有努力得來的一切,成為鄉下老鼠。我想,這是本次的故事對我來說最動人的地方了吧。
我不清楚淀治喜歡上蕾潔的理由是什麼,但對於蕾潔來說……
一句「其實我也沒上過學。」就足以道盡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