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波動
隔天醒來,窗簾縫透進來的一束光剛好落在書桌邊,幾本翻到一半的書被照得發白,便條紙的墨跡像沒乾透一樣微微發亮。我坐起來,肩上還留著昨晚人群的熱度與風聲的尾巴。以為睡一覺會把情緒沖淡,誰知胸口像被一枚小小的錨扣住——不是下沉,是被固定;被固定的同時,也更怕失去。
在浴室裡洗臉,我盯著鏡子裡的自己。水珠順著臉頰滑下來,眼角細微的紋路在燈光下忽隱忽現,像一行看不清的註腳。我想到昨晚你朋友看向我們時短暫的停頓——不算審視,也談不上不友善,只是好奇。我忽然在心裡問:如果他們知道我比你大,會怎麼看我們?問題像一根細刺,不疼,卻揮之不去。
白天把我拉回例行的節奏。會議裡,主管一頁一頁切簡報,我努力專注,卻總在空隙間想起你昨晚的神情。午休時,同事拿著結婚鑽戒的照片在手機上比對,另一個人嘆說房貸利率又漲了。她們談的是未來:買房、婚禮、孩子。我靜靜聽著,插不上話。不是因為沒有意見,而是因為我心裡浮起另一個念頭:你才二十二歲,還在打拼的起點;而我,已經在想該怎麼穩下來。
下班後我換上黑色上衣,去餐酒館接班。燈光打在吧檯,年輕客人的笑鬧聲像一群氣泡,熱烈、清脆、無所顧忌。他們談戀愛的語氣、說分手的灑脫,甚至抱怨課業或打工時都帶著一種「反正還有時間」的輕快。我站在其中,忽然覺得自己像不小心走錯場域的觀眾——我比他們大了幾歲,但也正因如此,才知道「時間」不是永遠站在身邊的。
你傳來訊息:「等妳。」
只有兩個字,卻讓我呼吸慢了一拍。我沒問你今天是不是休假,因為我知道:只要你有空,你就會來。
收班時,你真的站在門口,帽簷壓低。我拖著有些疲憊的腳步走到你面前,本能地把手縮進外套袖口裡。你什麼也沒說,只是把手掌翻過來,停在我面前一小段距離——不催、不碰。
我盯了兩秒,還是把手伸出來。冷冰冰的手心放進你的掌心裡,你立刻扣緊,力道比平常多一點。像是把我從整天的散亂裡收束回來。
「今天看起來很累。」你低聲說。
「嗯。一群很年輕的客人,聲音很亮。」我隨口回。
你沒評論年輕或不年輕,只把我們的手一起塞進外套口袋。口袋裡的空間很窄,我能清楚感受到你手心的熱,像一個小小的爐火。風在路口打旋,卻掀不起口袋裡的安靜。
回家路上,我故意抽回一點點,你不追,只把手伸出來,指尖輕輕碰我的指節,像在敲一扇很小的門。我心裡的弦忽然一鬆,主動去扣緊。你也順勢把手包得更牢。
到樓下時,你抬抬下巴:「到家跟我說,我想放心。」
我點頭,走進大門,背後的你沒再喊,只站在原地。上樓的路很靜,我盯著訊息框,猶豫要不要多說點什麼。最後只傳了兩個字:到了。
手機亮了一下,你回了一個傻氣的貼圖。我看著螢幕,忍不住笑出聲。
笑完,心口卻又微微一縮。因為我知道,這份安穩是當下的,是此刻的。你能給的是真切的「現在」,而我卻忍不住往「將來」張望。
女朋友。
這三個字安置了我,也震盪了我。它像是一個承認,又像是一個提醒:我們還在同一條線上,可線的另一端,或許有一天會拉得太緊。
安穩與焦慮像兩條交錯的線,一條往左,一條往右,把我的心拉得微微顫抖。
如果只剩下現在呢?如果將來不屬於我們呢?
這樣的問號不大聲,卻像針一樣,藏在心裡某個角落。當我翻身時,刺得我忽然清醒。
我知道自己還能笑、還能依賴、還能因為一個貼圖而覺得安心。但我也開始意識到——光靠現在的溫度,也許不夠。
我們站在不同的節奏點上,時間推著我往前,而你的人生還允許停留。
我閉上眼,對自己說:至少今天,我還在你身邊。
可心底卻也明白,有些情緒終將找個出口,在某個夜裡翻湧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