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貧窮》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剛出社會那幾年,我的薪水不高。

因為住在家裡,生活反倒過得還算輕鬆。

每個月繳一萬元孝親費,包含房租、水電、三餐與生活必需品。

如今回想起來,這世上恐怕再也沒有比這更划算的花費了。

能做這筆虧本生意的,也只有父母。


可當時的我並不這麼想。

我忌妒那些不用繳孝親費的朋友,羨慕他們能多存一萬塊,

甚至自以為懂事,願意分擔家裡的負擔。

那時的我以為,能繳孝親費、能出國旅遊,就是成熟的象徵。

其實,那不過是我對現實的一種偽裝。


薪水不高,又要繳錢給家裡,所剩無幾。

我卻仍把僅有的積蓄拿去旅行,說服自己那是在拓展眼界。

一次出國,就能花光三個月的積蓄。

二十六歲以前,我的存款從沒超過二十萬。


直到某一晚,她忍不住對我說:

「你賺得少、又沒存款,有誰能安心跟你走下去?」

那句話像狠狠的一擊,讓我第一次明白,

貧窮不只是沒有錢,而是讓人無法給出安全感。


那之後我開始思考,這幾年的安逸,到底算什麼。

我肯定是沒虧待自己,也或許是盡了孝道,

卻從未真正面對過,這樣的薪水、這樣的生活,

其實根本不足以支撐未來。


人總以為,窮只是暫時的。

再撐一下、再省一點,或許再加上一點運氣,總會有轉機。

可那只是讓自己心安的話。

若早已明白自己的貧困,就該趁早面對、規劃,

而不是繼續逃避,繼續花費,

假裝那是對內在精神的充實。


小時候,看著父母掏錢包的樣子,總覺得那是一種魔法。

想要什麼,就能買到什麼。

那份從容與自信成了我們對「大人」的想像。

我們相信,長大就該有這樣的能力。


可當自己真正開始工作,才發現那個動作並不輕鬆。

每一次掏錢都伴隨猶豫與計算,

那一刻,我們才明白,父母的輕鬆是偽裝出來的。

只是我們無法承認這件事。

因為一旦承認,就意味著自己還不夠成熟,

還不夠像個大人。


於是我們選擇視而不見。

繼續消費,繼續追求,

不是因為真的需要,

而是為了維持那個幻覺,

至少在付錢的那一刻,我們還能假裝自己有能力。


面對這件事,多數人都是被動的。

我也是。

若不是那句話,我恐怕至今仍在逃避。


我們之所以不主動,並非愚鈍,

而是生活給的痛,總是慢的。

它不會立刻讓人流血,只會在某天忽然讓你發現,自己走了太遠。


可那份遲來的痛,終究要找上門。

我們越是拖延,它越是滲進生活裡,

成為焦慮、倦怠,或一種說不出的空虛。


我認為,我們之所以有意識地迴避這件事,

並不是因為愚笨,而是因為逃避能延遲痛苦。

只要不去看、不去想,生活就還能維持原樣,

短期內依然能歌舞昇平。


苦難並不會因此消失,它只是被擱在更遠的明日。

而在那之前,我們仍相信,總會有人幫我們撐住。

也許是家人,也許是命運的仁慈。


這是一件矛盾的事。

我們渴望被家人視為成熟的個體,

卻又在危難時期,本能地尋求他們的庇護。

我們口口聲聲說想獨立,

但心底仍盼望那個可以依靠的港灣。


或許,直到我也必須成為那座港灣時,

我才能真正蛻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銘叔的沙龍
31會員
189內容數
透過「流浪者之歌」的故事,我充分的體認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面對自我」、「認知自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而非隨波逐流。或許,我的感悟,在你的眼裡很是膚淺,我的想法,在你看來太過單純,但這卻是我透過「自問」得到的答案。比起向人尋求人生解答,我更願意多點失敗,多繞點路,只為了找到屬於我的,「答案」。
銘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1
本文闡述人生如同無限賽局,挑戰不斷,重點不在輸贏,而在於如何面對成敗與調整方向。透過設定短期與長期目標、善用留白時間沉澱反思,才能在人生賽道上持續精進,達成自我實現。
Thumbnail
2025/09/21
本文闡述人生如同無限賽局,挑戰不斷,重點不在輸贏,而在於如何面對成敗與調整方向。透過設定短期與長期目標、善用留白時間沉澱反思,才能在人生賽道上持續精進,達成自我實現。
Thumbnail
2025/09/07
本文從特斯拉的《Master Plan Part IV》出發,探討「不可能」的兩種面向:宏大的夢想與日常的小事。我們常因過度依賴經驗而限制想像,將困難快速標籤為「不可能」。作者鼓勵讀者培養勇氣,勇敢嘗試,即使面對失敗,也能持續成長,突破自身的極限。
Thumbnail
2025/09/07
本文從特斯拉的《Master Plan Part IV》出發,探討「不可能」的兩種面向:宏大的夢想與日常的小事。我們常因過度依賴經驗而限制想像,將困難快速標籤為「不可能」。作者鼓勵讀者培養勇氣,勇敢嘗試,即使面對失敗,也能持續成長,突破自身的極限。
Thumbnail
2025/08/31
探討天賦的本質,並非單純的與生俱來,而是天份、洞察力和反思力的結合。文章深入分析三者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透過後天培養,將天份轉化為真正的天賦,並強調持續精進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8/31
探討天賦的本質,並非單純的與生俱來,而是天份、洞察力和反思力的結合。文章深入分析三者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透過後天培養,將天份轉化為真正的天賦,並強調持續精進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我童年的時候,家裡經常充滿著父母對錢不夠用的抱怨。記憶中,父母常常在晚飯後的餐桌上低聲討論,時不時地嘆氣。那時候的我,只能隱約感受到他們為錢所煩惱,但對於細節並不理解。只知道每次談到錢,家裡的氣氛總是變得有些沉重。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終於踏入社會,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這時候,我才真正明白賺
Thumbnail
在我童年的時候,家裡經常充滿著父母對錢不夠用的抱怨。記憶中,父母常常在晚飯後的餐桌上低聲討論,時不時地嘆氣。那時候的我,只能隱約感受到他們為錢所煩惱,但對於細節並不理解。只知道每次談到錢,家裡的氣氛總是變得有些沉重。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終於踏入社會,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這時候,我才真正明白賺
Thumbnail
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事,多半是抱怨發洩文居多,大家請慎入。 因為家庭環境的緣故,我爸是一個從小只能靠自己,生性節儉的人。 就是那種對於自己用錢買東西,錙銖必較,但也不是那種計算的很細很精密很有計劃,純粹只是喜歡買價格最低讓他覺得很划算的東西。 不過他對小孩子們倒是超級大方,小孩子的用錢對他來講,
Thumbnail
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事,多半是抱怨發洩文居多,大家請慎入。 因為家庭環境的緣故,我爸是一個從小只能靠自己,生性節儉的人。 就是那種對於自己用錢買東西,錙銖必較,但也不是那種計算的很細很精密很有計劃,純粹只是喜歡買價格最低讓他覺得很划算的東西。 不過他對小孩子們倒是超級大方,小孩子的用錢對他來講,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T頻道!謝謝大家! 前陣子有則新聞說收入多少才算小康家庭? 結果每個網友都說原來小時候爸媽都在膨風! 我小時候爸媽可沒膨風喔! 老爸花在拍照洗照片的錢多到嚇死人! 如果不是家境小康! 我們家哪來那麼多可以回憶的相片!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T頻道!謝謝大家! 前陣子有則新聞說收入多少才算小康家庭? 結果每個網友都說原來小時候爸媽都在膨風! 我小時候爸媽可沒膨風喔! 老爸花在拍照洗照片的錢多到嚇死人! 如果不是家境小康! 我們家哪來那麼多可以回憶的相片!
Thumbnail
由於囡的教養問題,搬出老家租屋的第一年,搬到永康復興國小旁,內人自己帶娃,家中經濟僅靠我剛找新工作的微薄薪水足以度日,但不足以負擔一家三口加上我父親的保險費支出,那段時間存款消耗的飛快。所幸,後來詢問到復興國小附設幼兒園願意收3足歲幼兒,才重新開啟了雙薪模式,止住了血。
Thumbnail
由於囡的教養問題,搬出老家租屋的第一年,搬到永康復興國小旁,內人自己帶娃,家中經濟僅靠我剛找新工作的微薄薪水足以度日,但不足以負擔一家三口加上我父親的保險費支出,那段時間存款消耗的飛快。所幸,後來詢問到復興國小附設幼兒園願意收3足歲幼兒,才重新開啟了雙薪模式,止住了血。
Thumbnail
欠別人的10元要怎麼還? 兒子從心裡笑出來說:「爸爸~你怎麼跟媽媽問一樣的問題?我會挖撲滿,用我自己賺的錢還」
Thumbnail
欠別人的10元要怎麼還? 兒子從心裡笑出來說:「爸爸~你怎麼跟媽媽問一樣的問題?我會挖撲滿,用我自己賺的錢還」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