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看著市場起起落落,會懷疑自己:「我這樣慢慢存股,真的有用嗎?」
但其實,真正的財富,不是靠一次操作,而是靠時間積累。
我一直很相信一個觀念——投資的核心不是賺快錢,而是讓錢變成「穩定的生產工具」。這也是為什麼我的資金有一半都是長期存股,因為它不只是投資股票,更是一種生活的節奏。
什麼是「存股」
很多人以為存股就是「買了不賣」,但真正的存股,是有規劃、有紀律地持續投入在穩定配息、獲利穩健的公司。
它不需要你天天看盤、猜高低,反而需要你每個月都願意穩穩買入,不貪、不急,讓時間幫你滾出回報。
換句話說——存股不是在追漲,而是在累積。
存股的金額怎麼規劃
每個人能存的金額不同,但關鍵是「持續性」,就算一開始金額不多,也不要緊。
舉個例子:
假設你每個月投入 1 萬元,選擇一檔年殖利率約 7% 的穩定配息股票,每年領到的股利再投入同樣的股票。我們來看看時間能帶來什麼變化。
用最簡單的複利公式:
本金 × (1 + 殖利率)ⁿ = 最終金額
我們不計股價漲跌,只看「股利滾股利」,十年後,你一共投入 120 萬本金,但資產已經超過 165 萬,光是每年領到的股利,就超過 10 萬元。
而這還只是「沒有考慮股價上漲」的情況,如果這檔股票股價也平均年漲 3%~5%,十年後你的總資產可能突破 200 萬以上。
為什麼要「再投入」
有些人會問:「股利不是可以拿來用嗎?」
當然可以,但要先問自己:你想讓錢「幫你生活」,還是「幫你滾錢」?
真正讓複利發揮威力的關鍵是:領到的股利,不花掉,再投入。
這樣,你的資產不是「直線上升」,而是「曲線加速」,時間越久,滾動越快。
什麼樣的股票適合存股?
挑選標的的原則其實不複雜:穩定獲利、有現金流。
像金融股、公用事業、或穩定配息的電子股,有穩定配息紀錄。
再看近五年平均殖利率是否都維持 5% 以上,公司體質穩定、不亂擴張,這是防止地雷股的最好方法。
簡單來說,你要挑「願意把錢分給你、且長期有能力賺錢」的公司。
這些標的,不一定最亮眼,但卻最能讓你睡得安穩。
存股的心態: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存股最大的挑戰不是選股,而是「堅持」。
有時候市場震盪,你會懷疑:「我是不是該停一停?」「是不是該換別的標的?」
但請記得——複利的前提,是不中斷。
存股不是要「找最會漲的股」,而是「找最不容易讓你想賣的股」。
能抱五年、十年的股票,不一定最亮眼,但一定最讓你安穩。
找到自己的節奏,不用快,也不用慢,只要能穩定地往前進,那就是最理想的存股速度。
如果你願意給時間一個機會,它會回報你十倍的以上的報酬。
喜歡我分享的慢筆投資故事嗎?
成為會員,未來可以看到我更完整的紀律筆記、波段策略拆解、以及每月操作心法。
我相信——慢慢理財,也能走得更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