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命理前輩韋千里先生在1935年出版的著作《千里命稿》一書中,批算影后阮玲玉的八字:「己生巳月,因有兩亥,印綬冲散」「時透乙木,因有庚辛,制殺太過,身主與七殺,一無可恃」「今年兩乙三亥,天干金木之戰,地支水火之沖」。版主認為,本命日時支雖有兩亥水正財,沖剋月支巳火正印(印綬),即為財破印。不過,印綬並未因此被沖散,因年支尚有戌土劫財,回剋亥水正財,勉強護住巳火正印(印綬)。

另外,年月支庚辛金食傷,也說不上「制殺太過」。因辛金坐下為當令夏月巳火(無根),至於年干庚金雖通根戌土,但因戌土壓制日時支雙亥水(水多土蕩),使得庚金的根氣變弱;反倒是時干乙木七殺,通根坐下亥水(有壬甲養木),能量頗強,七殺(偏緣)為「殺傷梟刃」四凶神之首,這就是爛桃花纏身的主因。因此,應該說是「身主無恃,但七殺有恃」。
1935年3月8日(乙亥年己卯月癸未日),時值己卯運(虛歲26歲),阮玲玉因雙爛桃花官司纏身,加上社會輿論壓力,服藥自殺身亡。這並非「今年兩乙三亥,天干金木之戰,地支水火之沖」,就能簡單說明。
重點之一:流年乙木七殺(丈夫),直接剋傷流月和大運的己土比肩;加上阮玲玉自殺的大運和流月皆為己卯(伏吟),雙己土皆被卯木七殺倒剋(截腳);況且除了乙木七殺(丈夫)外,還有個甲木正官(同居男友),顯示元神己土壓力重重,本命年月干庚辛金食傷,根本無力反抗(壓制不住官殺)。重點之二:雖本命和流年見三亥水,但別忘了還有兩個戌土能阻擋亥水。但到了乙亥年己卯月,卯戌雙雙六合無用,三亥水方能齊攻巳火。此時命歲運喜用火土皆傷,元神耗弱,孤立無援,這才讓阮玲玉走上絕路,「何知其人夭,氣濁神枯了」。
阮玲玉(生日1910年6月3日亥時),父親在她6歲時病故,她與母親二人相依為命,母親在張姓人家做幫傭。在張姓人家的幫助下,阮玲玉在上海崇德女子中學就讀。阮玲玉後來的丈夫張達民,就是張姓人家的小孩。
1926年初(乙丑年庚辰運),乙庚五合(傷官合殺),16歲的阮玲玉與張達民同居。同年立春後(丙寅年)阮玲玉和張達民結婚。隨後,經由張達民兄長介紹,考進明星影片公司,開始了電影生涯。阮玲玉從16歲起到25歲的10年時間,為了這個花花公子付出自己的青春,以及用血汗換來的金錢。
1932(壬申)年走比肩己卯七殺運,日軍侵略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當時上海有很多富商為了安全,紛紛躲避到香港,阮玲玉也隨著電影公司,帶著自己的養女和張達民一起來到香港。在香港,阮玲玉遇到她生命中的第二個男人唐季珊。唐季珊是一名已婚的富商,也是阮玲玉所在的聯華影業公司的大股東。唐季珊對阮玲玉一見傾心,並展開熱烈追求。
1933年(偏財癸酉食神)年走比肩己卯七殺運,阮玲玉與張達民分居。同年8月,阮玲玉帶著母親和養女,搬進新男友唐季珊在上海買下的小洋樓。
阮唐同居後,唐季珊的妻子提出離婚。阮玲玉的丈夫張達民,在得知兩人同居後,委託律師提起訴訟。官司歷經數年。張唐之爭使三人之間的關係,成為當時轟動的緋聞。
阮玲玉因不堪三角戀的訴訟夾攻,新聞媒體的瘋狂報導,坊間的流言蜚語,於1935年3月8日(乙亥年己卯月癸未日)婦女節當天半夜,在住宅裡服安眠藥自殺。同居男友唐季珊發現阮玲玉服用過量安眠藥,擔心自己名譽受損,拒絕送進大醫院,因而錯過最佳搶救時間,阮玲玉終究在下午宣告不治。當天有幾位女影迷為她自盡,留下「阮玲玉既然已去,我們也沒有理由活在這世上」的遺書。她香消玉殞後,魯迅也發表了一篇〈論「人言可畏」〉,述其之死「不過像在無邊的人海裡添了幾粒鹽,雖然使扯淡的嘴巴們覺得有些味道,但不久也還是淡,淡,淡。」

阮玲玉去世後,葬禮在上海舉行。那天,整個大上海約有30萬人自發性前來為她送行,靈車所經之處皆萬人空巷,許多人夾道送行,淚眼汪汪,堪比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國葬。當時《紐約時報》駐地記者稱阮玲玉出殯為「最偉大的喪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