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貞從小對自己有很多美好的幻想,想像自己以後會是少奶奶命、公婆先生疼愛,工作高尚,經濟優渥,生活不虞匱乏。可是,當真實人生不是這樣發展,甚至是事與願違的時候,桂貞心中的失落可見一般。
「這個老二,很叛逆,她都說我不疼她,什麼事都叫她做,一樣都是女兒,都是我的孩子,我怎麼會不疼她。我是無能為力了,她爸爸三天兩頭就要花錢看病,我要打理家裡,又要賺錢養家,壓力很大,口氣脾氣一定不好,我以為她會理解,可是她好像不理解,上國中後,三番兩次離家出走,畢業後乾脆搬到外面去,不回家了。」媽媽阿水說。負氣離家的桂貞在外面過得自由自在,自己賺自己花,想買衣服就買衣服,想去唱歌就去唱歌,可是,夜深人靜,她還是會不由自主想起媽媽,想起沒日沒夜操勞的媽媽。
離家十多年的某一天,桂貞接到弟弟的電話,弟弟跟她說媽媽生病了,狀況不理想。桂貞掛了電話,想了一天一夜,決定搬回家,她說,「我一直在追尋想要的人生,可是這些年我苦追不到,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追尋什麼,在不甘心什麼。」桂貞細心照顧媽媽,載她上醫院,媽媽阿水的身體就這樣一天一天好起來,也能繼續做她最喜歡的資源回收,以及種種志工勤務。
阿水家有一方院子,阿水每天蹲在院子做垃圾分類,鄰居都會把回收物拿過來,阿水就將那些有緣人一個一個度進來做好事。桂貞除了照顧媽媽,也會幫媽媽整理回收物,有時也會陪媽媽去探訪貧戶,幾年下來,見苦知福的機會多了,漸漸洗滌心中的無明貪慾,以及貢高我慢的習氣,最後隨著媽媽的腳步投入志工領域。
如今的桂貞在早市賣炒麵和麵線糊,生意很好,兩個小時就賣完收攤,下午便是做志工的時間。她說現在才知道自己比別人幸福,有媽媽陪在身邊。阿水說,「以前的人都說歹子顧父母,我這個女兒雖然年輕時讓我頭痛,但是最後卻是她與我作伴,我都跟老天爺請求,讓她找到一個伴,照顧她的下半生。」桂貞選擇單身照顧媽媽,她說這是她的福氣,志工團體最不缺人力和愛心,晚年早已安排好,輕安自在。
老智者說,少擁有少煩惱,幸福不是擁有得多,而是計較得少。沒有家庭的束縛和羈絆,自然多出時間照顧自己最愛的人,也多時間出利益人群和社會。多付出多得到,得到身心清淨、無憂無慮,也得到付出之後的快樂。總之,福是做出來的,想要擁有不虞匱乏的人生,就要讓別人先感受溫飽的滋味。
#陪伴
#無明
#行孝行善不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