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每一本繪本都像一場體驗,
這本書是那種讓人看完會立刻想搜尋
「附近露營區推薦」的書。它教你搭帳篷、生火、煮飯、收拾,
還帶來一場能讓人笑出聲、
又暗暗學到秩序與合作的冒險。
鈴木典丈用他一貫的寫實幽默筆調,
把家庭露營的手忙腳亂畫成「人類行為觀察喜劇」,
而監修者寒川一確保一切細節都真實可行,
從營釘的角度到義大利麵的烹調時間,
我邊看邊點頭,覺得搞不好我也行。

現在買,送防蚊片,這個贈品太可愛🤣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封面,
我忍不住笑了。
帳篷橘得像顆蛋黃,
孩子們爬樹、鑽帳篷、高舉槌子⋯⋯
露營就是這樣有點亂亂的,
那抹橘色,亮得讓人安心,
好像在說,不完美也沒關係。
這就是鈴木典丈的魅力。
他總能把「一團亂」畫得可愛極了,
讓人邊看邊想,
啊,這不就是我們家出門的樣子嗎?

⛺️書中從抵達營地開始。
手推車歪斜、孩子一堆問題,
大人忙得滿頭大汗,孩子只顧開心。
那畫面太熟悉了。
下半頁是搭帳篷的步驟。
釘營釘、穿營柱、拉營繩⋯⋯
跟著詳細的圖解,居然這就這樣完成了
一開始的手忙腳亂,最後的同心協力,
這一幕,每個露營家庭都懂。
因為露營的第一課,
就是學會笑著面對手忙腳亂。

⛺️搭好帳篷的孩子們,
把遊玩場景換到海邊。
天空、浪、三個孩子,
有蟑螂啦!是海蟑螂⋯⋯
這一頁,時間好像停下來了。
沒有任務,也沒有教學。
只是三個人,聽海浪聲,
這邊看看走走,找找新鮮的事物,
露營對孩子來說就是這樣,
換個場地,和一樣的人,
重複一樣的冒險,
但所有的開心在孩子臉上表露無遺。

⛺️接下來要生火。
孩子們蹲在地上,
一邊吹、一邊問:「點著了嗎?」
旁邊的大人回:「還沒。」
手裡的動作也不能停下。

到了晚餐時間,香味開始飄。
孩子們用密封袋煮飯、烤熱壓三明治。
你幾乎能聽到那個滋滋聲。
最有趣的是,每個袋子上都寫著名字,
自己的飯自己煮,太硬太軟都是自己的味道,
在這裡,合作練習的趣味,
顯然比飯本身的美味更種藥。
⛺️等火光亮起,大家圍成一圈,
笑聲和香味混在一起,
所有人都學會了,
原來一起做飯,比做好飯更有成就感。
吃完早餐,該收帳了,
畫面變得乾淨,光線也變柔。
有人擦桌子、有人收繩子、有人撿垃圾。
這一幕很重要,
「離開之前把地方整理好」
這件事,書裡沒說,但一直在教。
孩子在這裡學到的,是收拾和尊重,
也是對自然的溫柔回饋。
⛺️這本書的結構很妙,
好多頁面的上下部分像是兩個人在聊天,
一個在說笑話逗你開心,
一個認真說,你看,這樣綁比較牢。
上半頁讓你笑,下半頁讓你學,
兩邊都是好重要的存在。
⛺️而鈴木典丈的幽默總是剛剛好,
搭好帳篷的那一刻,孩子們紛紛往裡衝,
手腳亂伸,表情搞笑,
那種「糗,但也還好」的表情,
就是他最懂的幽默。
他筆下的大人有點忙,小孩反而認真,
看著他們忙成一團,你會想起自己,
每天上班的我們,
還記著怎麼生活嗎?
換了個場景來到草地上,
沒有辦公桌和文件的地方,
或許可以喚起對生活的嚮往。
⛺️這本書畫露營,也真的教怎麼露營。
每個步驟都能照著做,
從搭帳、煮飯到收拾⋯⋯
但讀來沒有教科書的枯燥,
因為書裡用圖像告訴我們,
怎麼跟人相處比怎麼搭好完美帳篷更重要。
露營沒有英雄,只有合作,
有人搭帳,有人煮飯,有人撿柴。
沒有人能一個人完成所有事,
這樣的故事,對孩子是練習,對大人是提醒。
⛺️讓大人們重新記得,
怎麼笑、怎麼慢一點、
怎麼在一片草地上,搭起自己的世界。
火會滅,帳篷會收。
但那幾天的歡笑聲,
孩子和大人會一直記得。
闔上書,
你或許會想起自己第一次露營的狼狽,
然後更期待下一次的同行。
這個連假,
不妨帶著這本書,
一起開心出門,享受生活。
《來去露營吧!》
作者|鈴木典丈
譯者|葉韋利
出版|親子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