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 (Risk Management) 的核心程序之一是「選擇風險管理方法」。這些方法傳統上被劃分為兩大類:風險控制 (Risk Control),著重於減少損失發生的次數或嚴重性;以及危險理財/風險融資 (Risk Financing),著重於確保發生損失後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
這道來自「114年人身保險代理人、人身保險經紀人《保險學概要》」的測驗題(第22題),考驗的就是如何精確區分屬於「危險理財」範疇的措施。
測驗題目與核心問題
類科:人身保險代理人、人身保險經紀人 科目:保險學概要 題號 22: 下列那些屬於危險理財的措施? ①合併 ②危險證券化 ③保險 ④迴避 ⑤自留(A) 僅④⑤ (B) 僅②③⑤ (C) 僅②④⑤ (D) 僅①②③④⑤
試題分析與正確答案
危險理財(或稱風險融資)的重點在於籌措和積聚資金,以應對已經發生或未來將發生的損失。
我們將選項中的措施分類如下:
- 屬於危險理財(Risk Financing)的措施:
- ② 危險證券化: 將風險轉嫁給資本市場,獲取資金以填補損失,是一種替代性風險移轉(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 ART)工具。
- ③ 保險: 透過向保險人支付保費 [109, §1],將損失的財務負擔轉嫁出去,是一種典型的融資型移轉。
- ⑤ 自留: 決定用企業或個人的內部資金來吸收損失的財務後果,屬於風險理財的主要形式之一。
- 屬於危險控制(Risk Control)或其他方法的措施:
- ① 合併: 雖然合併 (Combination) 可以透過將多個暴露單位納入單一實體來增加損失預測的準確性(應用大數法則),但在風險管理中,其主要功能是分散風險或減少變異性,而非直接的損失後果融資。
- ④ 迴避: 徹底消除所有導致風險的活動,目的是減少或控制損失發生的頻率,屬於風險控制手段(在我們對 Q4 的分析中亦將其歸類為風險控制)。
因此,屬於危險理財的措施為:②危險證券化、③保險、⑤自留。
本題的正確選項是 (B) 僅②③⑤。
五個選項的風險管理概念解析與生活例子
屬於危險理財(Risk Financing)
危險理財的目的是:當損失發生時,確保錢在哪裡。
② 危險證券化 (Risk Securitization)
- 概念: 透過金融市場工具(如巨災債券)將保險風險包裝成有價證券,出售給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從而為保險公司籌集資金來應對巨額損失。這是一種將風險財務後果轉移給非保險市場的融資方式。
- 生活例子:
- 保險公司面臨大地震的巨額賠付風險,他們將這筆潛在損失「切片」,賣給了願意承擔風險的投資基金。如果地震發生,投資基金會賠錢;如果沒發生,保險公司獲得資金,投資人獲得高額利息。
③ 保險 (Insurance)
- 概念: 透過簽訂保險契約,要保人支付保險費 [109, §1],將風險事故所致的財務損失轉嫁給專業的保險人,由保險人負擔賠償義務 [109, §2]。
- 生活例子:
- 你擔心手機摔壞要花大錢維修,因此購買了手機保險。當手機螢幕破裂(事故發生),你付出的保費確保保險公司會出錢修復。
⑤ 自留 (Retention)
- 概念: 個體或企業決定自行承擔損失的全部或部分財務後果。這可以是透過設立緊急預備金、現金流支付或在保單中設定自負額等方式實現。
- 生活例子:
- 你的車險設有 5,000 元的自負額。當發生 1 萬元的擦撞事故時,你決定自己支付 5,000 元,剩下的由保險公司支付。你承擔的 5,000 元部分就是自留。
屬於危險控制(Risk Control)
危險控制的目的是:避免損失發生,或將其影響降至最低。
① 合併 (Combination)
- 概念: 將多個原本獨立的風險單位集合起來,例如一家公司收購多家分散的子公司,從而將多個獨立風險源納入單一實體管理。這主要目的是透過分散來增強損失的可預測性,有助於降低風險變異性。
- 生活例子:
- 一家連鎖咖啡店在全國開設 100 家分店,而不是只在一個地方開設一家巨型旗艦店。這樣即使其中一家分店失火,總體的財務衝擊仍可控制,這利用了風險的集合與分散來控制風險暴露。
④ 迴避 (Avoidance)
- 概念: 採取行動完全消除特定的風險暴露,例如停止從事某項有風險的活動(在我們對 Q4 的分析中亦將其歸類為風險控制)。
- 生活例子:
- 因為害怕搭飛機(風險事故)導致空難(損失),所以你決定永遠搭乘火車或輪船。這就是迴避了飛機旅行帶來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