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屆蕭邦大賽的正式比賽開始了,照慣例預賽有點怕怕,都是當背景音樂聽,但今年這幾天聽起來其實還不錯耶! 大多具備相當的技巧,很少彈得很差的。後來我才發現,預賽(preliminary) 就是三月那個啦! 現在所謂還不錯的,已經是第一階段(stage I, 2025/10/3-7)了,入選第二階段(Stage II)的名單已公布,於10/9-10/12進行比賽,此時10/12晚上11點正在直播最後一個session, 10/14-16是第三階段的比賽。
瞄了一下第二階段的名單,很多人會發現中國選手佔很大比例,在三個 Mr. Li 後面,看到Eric Lu, 心想這不是陸逸軒嗎(1997.12.15出生)? 他不是比過了嗎? 一查真的是他,2015年蕭邦大賽的第四名,不是前三名,可以再參加。可是2020(2021)他並沒有參加。
當年2015他才17歲,現在27歲,是最後的機會,下次就超過年齡了。可是頂著第四名的光環,當然他還得過很多大獎,十年後再來參加,壓力應該特別大。他也曾師從鄧泰山,年少的他曾覺得老師非常嚴格、嚴厲,不過鄧泰山又有許多其他學生參賽,例如台灣的張凱閔等,Eric Lu 已經是發行唱片、滿世界開演奏會的明星,台灣裔的他也來過台灣。這次不來拿獎也無妨,但若來了成績不佳,反倒不美,再度參加,勇氣可嘉。
這令我想到小林愛實(Aimi Kobayashi, 1995 年 9 月 23 日出生),是日本神童級的小鋼琴家,師事劉孟捷,2015蕭邦大賽入圍決賽,2020再次參加得到第四名。在2015年小林還是個有點嬰兒肥的少女,2021看起來一下子成熟了很多。(BTW 不久她和第二名的反田恭平結婚生子)
過了十年,Eric 外表看起來沒什麼改變,還是很瘦,還是一個家教很好的台灣裔美國少年的樣子。不過似乎真有哪裡不一樣了。
再想想,再度參加蕭邦大賽,跟參加其他大賽,跟登台演奏,又有何差別呢?
總之,勇氣可嘉! 深深祝福他。
Eric Lu – Ballade in F minor Op. 52 (first stage) 20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pJURxTUsI
ERIC LU – first round (19th Chopin Competition, Warsaw)2025.10.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sgR3DhZio
Nocturne in C sharp minor, Op. 27 No. 1 [0:05]
Waltz in A flat major, Op. 42 [6:21]
Etude in B minor, Op. 25 No. 10 [10:42]
Ballade in F minor, Op. 52 [15:44]
ERIC LU – second round (19th Chopin Competition, Warsaw)2025.10.11
Polonaise in F sharp minor, Op. 44 [0:06]
Preludes, Op. 28 [12:00]
Waltz in C sharp minor, Op. 64 No. 2 [19:14]
Sonata in B flat minor, Op. 35 [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