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yond Foam. Ph: Ed Reeve
EcoLattice 是什麽?這項「環保格子」的科技,不僅將有效成爲泡棉的代替品,亦突破了3D打印技術在家具業中裹足不前的困境——設計師 Yash Shah 功不可沒!
展覽之源
熟悉 ARAM 之人,絕對是造訪倫敦時的 MUST SEE。除了可以來一趟「宜家式」的家具和燈飾之逛外,其特設的藝廊也是各類新生與新設計概念的展示平台。近期,這一空間就成了創新研究新創公司 EcoLattice 的發光時刻:「超越泡棉」(Beyond Foam)展覽透過八位英國新興設計師的視角,探討傳統聚氨酯泡棉(一種廣泛用於家具設計的材料)所帶來的挑戰,並探討他們如何利用 EcoLattice 獨特的 3D 列印「格子型泡棉」作爲替代品。
但何謂 EcoLattice ?這個由 Yash Shah 於 2020 年創立的新材料,源自與他在中央聖馬丁學院學習期間對 3D 列印材料產生的興趣。而後,當他發現到廣泛用於沙發、汽車和運動鞋的泡棉,都是有毒且幾乎無法回收後,他便開始著手進行實驗。EcoLattice 就因此誕生:這一種創新的 3D 列印原料,由彈性體製成,例如用於 TPU 手機殼和汽車廢料的彈性體,使用後可回收,生產規模亦可擴展,同時價格實惠。
Yash Shah 表示:「對我來說,材料不僅僅是物品的構成要素,更是我們塑造未來的方式。我的使命是重塑材料,讓它們以更少的投入實現更大的價值。這一切都是為了用一點點叛逆和大量的好奇心來解決實際問題。」
什麽好看
為了展示 EcoLattice 泡棉替代品的潛力,展覽精心挑選了八位新生代產品設計師,並向他們發出挑戰,要求他們創作出充滿趣味的互動設計,鼓勵參觀者重新思考我們日常接觸的材料。最終成品,從旨在內減輕壓力和增強注意力的椅子,到提供卓越的舒適度和日常放鬆的躺椅,甚至連標誌性的 Eileen Gray 經典座椅 Bibendum 也被重新詮釋,從而頌揚了循環性、美學與舒適的交融。為了讓參觀者能夠完全沉浸其中,展覽設計師兼聯合策展人 Nina Zenhäusern 也打造了一個材料實驗室,讓參觀者近距離觀察並感受 EcoLattice 這一種泡棉替代品。
透過利用 EcoLattice 的創新技術捕捉使用者姿勢和接觸點,產品設計以使用者舒適度為優先,同時確保每款設計都輕盈透氣。這項技術將泡棉轉化為人體需求的體現,優化了舒適度,並特別適合長期座椅解決方案和身心靈產業。此外,3D 列印流程有助於快速生產,降低模具製造的高成本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兼顧了耐用性。
Aram 創意經理 Grace Eden 表示:「Beyond Foam 致力於解決的行業問題規模巨大,但對許多人來說,它仍然遙不可及。然而,透過強有力的敘事、大膽引人入勝的展覽設計以及新作品的展示,參觀者將對這個問題有更清晰的理解,並了解像 Yash Shah 這樣的傑出的新一代產品設計師,是如何有效突破材料的現狀。」
設計出列
Eco Fidget by Arianna Kilachand
設計師將坐立不安重新定位為正面的工具。尤其在學習與共享空間中,它可以促進舒適度、同儕互動和包容性,從而減輕壓力,並增強專注力。因此,設計將一排排「坐立不安」的椅子結合在一起,並配有環保的3D列印格子泡棉坐墊。其扁平包裝、可堆疊的結構也有效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而簡單的細木工和再生繩索附件則確保了易於組裝、維修和長期使用。受在籍學生日益焦慮的現象所啟發,該概念探索了空間作為一種溝通媒介,運用敘事性的環境、體驗設計和情緒感染為原則,打造更具包容性和支持性的共享空間。
Évoque by Harinad PM
這一款時尚與現代的躺椅,旨在為使用者帶來卓越的舒適感和日常放鬆體驗,融合了極簡主義美學、人體工學支撐和優質材料。其結構採用大型積層製造 (LFAM) 技術製造,打造出堅固輕巧的框架,並擁有流暢的雕塑感輪廓。座席表面採用熔融沈積成型 (FDM) 列印的坐墊,定制目標為實現最佳的壓力分佈和支撐效果。這種混合數位化製造方法在保持結構完整性的同時,實現了高度的個人化客製化。躺椅是住宅和商業空間的理想之選,它將先進技術與舒適性設計相結合,重新定義了現代座椅。
CorpusForma by Maria Bravo
設計師採用靈活的構造方法打造 CorpusForma,其脊椎狀設計可提供多種坐姿。該結構結合人體工學和縫紉技術,可根據身體姿勢進行調整。Ecolattice 所提供的新技術,賦予了 CorpusForma 更高級的產品設計,從製造到設計,重新詮釋了軟裝飾的概念。
Rising Clouds by Richard Price
這一系列透過材料創新,頌揚輕盈舒適的設計,展現了飄浮雲朵的輕盈之美和雨滴的流逝。座椅平衡了兩種互補的元素:精緻的雲朵狀格子,輕柔地包裹著使用者,並漫射光線,營造出溫暖的氛圍。半透明的座席則提升了格子感,營造出雲朵在雨滴上方輕鬆飄浮的敘事感。柔軟誘人的造型和枕狀表面探索了層層透明,營造出空靈夢幻的質感。材料與造型的相互作用,帶來觸覺和視覺的雙重探索,將先進的 3D 列印技術與自然永恆的優雅完美融合。設計講述了一個蛻變的故事,自然與科技的融合,打造出一個體現舒適、輕盈和材料表達的系列。
Cumulus by Rupert Warries
設計以最純粹、最自然的形式,詩意地頌揚了 EcoLattice 結構網格的特性。充滿精準性的雕刻,卻不失飄逸,設計喚起飄浮雲朵的短暫之美。Cumulus 巧妙地運用了矛盾的元素:它既堅固又透明。其複雜的網格結構營造出視覺上的密度和穩定性,而光線穿過其結構,輕柔地漫射,呈現出引人注目的半透明效果。這種相互作用賦予了 Cumulus 既有存在感,又有失重感,體現了 EcoLattice 結構強度與神奇輕盈之間迷人的矛盾之處。設計旨在帶來愉悅,它不僅是一次物質探索,更是一次感官的邂逅。對形式、物質性、美學和觸覺的探索本質上體現了其背後的材料技術,並透過對 EcoLattice 技術的原始、誠實的表達,成為觸摸和沈思的視覺邀請。
Ikai Bench and Stool by Shivangi Vasudeva
對於設計師來說,這一系列坐具成了兩種積極而深思熟慮的製作方法之間的交流平台。她的創作根植於工藝,並與工匠的合作相得益彰,這與 EcoLattice 面向未來的設計方法相契合——以工程設計打造柔軟質感,以手工雕刻出木質底座的體積感。長凳和凳子承載著塔哈特(Takhat,波斯语中王座之意)的重量,由彩色的格子和柔軟的繩結支撐,工藝和生態技術相互依存,形成一種安靜的張力。
Kallio by Tom Howell-Jones
這款戶外休閒椅,將精湛手工藝與現代精準性完美融合,重新定義了低調奢華。其手工製的金屬鍍鉻框架,勾勒出鮮明的建築輪廓-比例優美,亦能輕鬆抵禦各種天氣。椅身中央,3D 列印的 Ecolattice 泡棉座椅經過精心雕琢,可輕柔地貼合身體曲線,帶來透氣舒適的躺坐體驗。座椅外觀則採用耐用的亞麻布料包裹,並透過一體成型鋼製拉桿完美固定,確保結構和支撐的耐用。無論是擺放在波光粼粼的泳池旁、靜謐的花園露台,還是陽光普照的屋頂,Kallio 都將精心挑選的材料與精湛的工藝相結合,打造出一款優雅的戶外座椅,四季皆宜使用。
Duo by Tomas Thorsson
這款雙人沙發,融合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材質和技術——木材和 3D 列印泡棉。它將傳統木工的溫暖與堅固和現代數位製造的靈活和創新完美作融合。實木製的底座,提供了可靠的結構,既體現了經久不衰的工藝技術,也體現了對永續發展的承諾。Ecolattice 泡棉則在其上,以前瞻性的方式展現了外形、舒適和環保設計。這樣的組合頌揚了木材的悠久歷史,同時探索了新興材料的潛力。Duo 透過將傳統與創新相結合,展現了環保設計的新途徑。新與舊全在這裡和諧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