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計就「捣蛋」?!帶你重新認識「義大利設計」大師:細江勲夫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細江勲夫 (ISAO HOSOE,1942-2015)

細江勲夫 (ISAO HOSOE,1942-2015)

義大利設計的歷史中, 來自日本的細江勲夫幾乎已被業界遺忘,即使他曾為不少知名品牌設計過。但多得米蘭 ADI 設計博物館的回顧展,這位「設計捣蛋鬼」終於被給予了重新再認識的機會。



展覽之源

設計品回顧:Spazio Carrozzeria Orlandi

設計品回顧:Spazio Carrozzeria Orlandi


有趣的是,出生於東京的細江勲夫(ISAO HOSOE,1942-2015)的本科,其實是東京日本大學的航空航天工程學。他的 1965年 碩士畢設,就設計了第一架腳踏飛機。但兩年後,他卻之身來到了米蘭。當時他對設計毫無經驗,但卻立即沉浸在龐蒂-福納羅利-羅塞利(Ponti-Fornaroli-Rosselli)工作室内的多元文化環境中。

工作室的創辦人之一,著名建築師兼設計師阿爾貝托·羅塞利(Alberto Rosselli)便是他的導師,而正巧的是,義大利設計也即將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標誌性展覽「義大利:新的家居景觀」。那是義大利設計界如詩如畫的時代,米蘭匯聚了許多最傑出的創意人才和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共同催生了點燃義大利創意與設計未來火花的運動。

自此,他便與 Rosselli 的合作,開拓出了照明、家具、展覽設計、產品設計和交通工具設計等新的設計領域。1974 年,Isao 加入了 Studio PRO - Programma | e Progetto,這是一群年輕的建築師、藝術家和設計師組成的團隊。他們共享了一個寬敞的空間,以小組或個人的方式完成每個專案。團隊中培養了一種合作精神,在這裡,大家暢所欲言,建立了持久的友誼。


在累積了豐富的專業經驗後,他則於 1985 年創立了細江勳設計工作室(Isao Hosoe Design),並決定搬到米蘭新設計區「Tortona」區域的專屬空間。自此,他便開始為當地的交通運輸、辦公、產品、電信、電子和家居裝飾等領域做出貢獻。

一些耳熟能詳的品牌如Arflex、Kartell、Tonelli 等旗下都能找到他所所開發的產品和項目。他也熱愛教學,並樂於分享他的想法、理論和故事。多年來,他的工作室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名實習生。



探索細江勲夫


在米蘭ADI設計博物館所舉辦的「細江勲夫-設計的搗蛋鬼」(The Trickster of Design)展覽雖然不大,但卻在 Francesco Zurlo 的策展,以及許多設計師、學者和細江勲夫家人共同參與下,探索了這位國際設計界最具遠見卓識的人物之一的思想和作品。

展覽圍繞著其設計哲學的關鍵概念——玩樂(Play)、行為能量(Behavior Energy)、流動性(Fluidity)、新游牧主義(N[e]omadism)、空間關係學(Proxemics)、手工技藝家(Bricoleur)——做分類。當中的每個概念中都充斥著一系列的標誌性設計品,甚至,還重現了他的設計工作室的一角,配備了書架、模型、筆記本和工作工具,重現了他工作室兼收並蓄的氛圍。不管是草圖、原型、模型影片,從最初的概念到最終成品進行講述,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展覽的核心是由 Studio Sawada Design 創作的裝置作品「雲——Isao’s Cloud」。它如同空中雕塑般懸浮於空中,匯集了細江勳數百幅原始草圖和筆記。雲朵之下,一個圓形的座位區邀請參觀者躺下,靜觀藝術家的創作脈絡,其形態令人聯想到曼荼羅——以此致敬貫穿其所有作品的精神維度。另外,展覽還附上一本筆記本,旨在揭示設計的「幕後」:創意的起源、中間步驟以及設計過程的詩意維度。



但何爲「捣蛋鬼」?

設計品回顧:Mammà Belli e Forti

設計品回顧:Mammà Belli e Forti


細江勲夫認爲,設計師的角色等同於「捣蛋鬼」——一個能夠打破平衡、促成文化變革的人類學原型。其中則以「玩樂」(Play)做主。他曾引用《遊戲人》(Homo Ludens)作者 Johan Huizinga 的定義:「每個人唯有在玩耍時才能變得完整,每種文化都能靠嬉戲的心態來表現。」

這意味著, 「透過玩樂,人類才能展現其全部智慧。我所說的玩樂,意指兒童所熱愛的遊戲,充滿好奇心、意外事件和驚喜。玩樂也就意味著認識和了解自己,『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以發現親和力、隱性知識和優勢。隨著我們成長,玩樂的空間變得越來越有限,同時,創新所需的活力也正在喪失。」

raw-image

所以,他才會在工作和學術的領域内個別提出了「玩樂工廠」(Play Factory)和「玩樂辦公室」(Play Office)的概念。兩者皆旨在重新審視玩樂,將其提升為創造力、創新和成長的催化劑:一種思考和交流人類勞動的全新方式,它擺脫了工作場所典型的物質性和物理性,成為一種個性表達和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這一概念,是否將能在設計業變得同質化時,提供了一些超合時宜的提示呢?



raw-image

ISAO HOSOE – The Trickster of Design

地點:ADI Design Museum, Milan

展期:9月16日至10月12日

更多詳情:ADI DESIGN MUSEU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賞物誌》的編輯主義
12會員
111內容數
我們正處在一個「後設計」時代裡:我們懂得體驗,卻只在乎打卡自拍;我們懂得設計,卻説不出美的用意;我們懂得生活,卻以逃離辦公至上——編輯一本設計雜誌的日常,即從「開箱」展覽、「開箱」創意展開。
2025/09/22
隨 5 月份的 Clerkenwell 設計周結束,9 月又連著倫敦設計節的舉行。也難怪獲得英國/波蘭創意季(UK/Poland Creative Season)跨國策劃的垂青,特設三場「策展連結」(Curated Connections)展覽,以彰顯出波蘭在全球設計舞台上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9/22
隨 5 月份的 Clerkenwell 設計周結束,9 月又連著倫敦設計節的舉行。也難怪獲得英國/波蘭創意季(UK/Poland Creative Season)跨國策劃的垂青,特設三場「策展連結」(Curated Connections)展覽,以彰顯出波蘭在全球設計舞台上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9/19
還有 2 天的時間,倫敦設計節將結束。若安排妥當,其實仍有機會一窺今年度最後上新的設計作品。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快閃」的策劃——如 Design London Shoreditch——已在昨日收官。因此,在這個爲期 9 天的設計節的尾聲,訪者該準備好多大的「撲空」心態呢?
Thumbnail
2025/09/19
還有 2 天的時間,倫敦設計節將結束。若安排妥當,其實仍有機會一窺今年度最後上新的設計作品。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快閃」的策劃——如 Design London Shoreditch——已在昨日收官。因此,在這個爲期 9 天的設計節的尾聲,訪者該準備好多大的「撲空」心態呢?
Thumbnail
2025/09/12
德國憑藉其創新設計、先進製造、精準細節和卓越功能,成為設計領域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推崇的地區之一。而且傳承有方地,9 月的秋季 Maison & Objet 展會中亦有了新一批接班的 Rising Talents——
Thumbnail
2025/09/12
德國憑藉其創新設計、先進製造、精準細節和卓越功能,成為設計領域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推崇的地區之一。而且傳承有方地,9 月的秋季 Maison & Objet 展會中亦有了新一批接班的 Rising Talents——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社會設計的背後時常帶有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懷、渴望的改變,究竟「設計」能夠介入社區或城市創造哪些改變?
Thumbnail
社會設計的背後時常帶有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懷、渴望的改變,究竟「設計」能夠介入社區或城市創造哪些改變?
Thumbnail
對艾利克·哈贊而言,改變世界不是一種未來的計畫,而是每一天的工作。 -法國哲學家,賈克·洪席耶
Thumbnail
對艾利克·哈贊而言,改變世界不是一種未來的計畫,而是每一天的工作。 -法國哲學家,賈克·洪席耶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Thumbnail
有句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社會的歷練、為五斗米折腰、感情世界起漣漪、健康狀況起變化,或多或少都會反應在藝術家或設計師的作品上面。以畫家來說,可能早期手法細膩,著重在細節的詮釋,而晚年的畫風丕變,手法類似不過模糊的筆觸更忠實呈現出內心情境與人生蒼桑。西班牙天才建築師高第壯年時期所接下諸多的宅邸⋯⋯
Thumbnail
有句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社會的歷練、為五斗米折腰、感情世界起漣漪、健康狀況起變化,或多或少都會反應在藝術家或設計師的作品上面。以畫家來說,可能早期手法細膩,著重在細節的詮釋,而晚年的畫風丕變,手法類似不過模糊的筆觸更忠實呈現出內心情境與人生蒼桑。西班牙天才建築師高第壯年時期所接下諸多的宅邸⋯⋯
Thumbnail
包浩斯名字一出,想到的必然是著名的設計學派,這所由德國建築師Walter Gropius創立於1919年的藝術學校,百年前的宣言擲地有聲:學校理念是將藝術與工業融合,藝術家與工匠之間不再設有界線,換句話說設計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藝術形式,而是融入人們生活。
Thumbnail
包浩斯名字一出,想到的必然是著名的設計學派,這所由德國建築師Walter Gropius創立於1919年的藝術學校,百年前的宣言擲地有聲:學校理念是將藝術與工業融合,藝術家與工匠之間不再設有界線,換句話說設計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藝術形式,而是融入人們生活。
Thumbnail
太刀川英輔提出的是一條透過觀察、思考、實驗,不斷往前的試錯過程,人類社會往往期待看起來一蹴可及的成功模板,但若將目光拉遠,一定會發現所謂的天才、奇蹟,背後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調適與改變,這些經驗並不是失敗,反而是創造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太刀川英輔提出的是一條透過觀察、思考、實驗,不斷往前的試錯過程,人類社會往往期待看起來一蹴可及的成功模板,但若將目光拉遠,一定會發現所謂的天才、奇蹟,背後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調適與改變,這些經驗並不是失敗,反而是創造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簡單生活的美好,介紹了老子和日本茶聖千利休的思想。同時也提到了閎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項目和公司簡介。文章強調生活簡單、活出自我,以及將美「自自然然的呈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簡單生活的美好,介紹了老子和日本茶聖千利休的思想。同時也提到了閎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項目和公司簡介。文章強調生活簡單、活出自我,以及將美「自自然然的呈現」。
Thumbnail
極簡/極限主義藝術風潮及其始祖盧齊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的創作
Thumbnail
極簡/極限主義藝術風潮及其始祖盧齊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的創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