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思考 (02): 努力沒用,結構才有用,為什麼你總是被市場打敗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很多人在投資市場裡吃過虧。買在高點、賣在低點,或是在爆倉的邊緣被市場清算。每次都告訴自己「下次要更努力」、「要判斷更準」,但結果往往沒變。問題不是努力不夠,而是方向錯了。你不是輸給市場,而是輸給了一個自己看不見的「結構」。這裡要談的,就是系統思考

所謂系統思考,就是不要只看單一事件,而是要看事件之間的關聯。一般人會用直線思考:A 導致 B,B 導致 C。可是真實世界不是這樣運作的。它更像是一個循環。A 影響 B,B 又反過來影響 A。就像焦慮讓你熬夜,熬夜讓你更焦慮。這個循環不會自己停下來,除非你看見它、改變它。


我們生活裡的許多困境,其實都是這種「看不見的迴圈」造成的。比如減肥,越節食越容易復胖;企業越打廣告,品牌信任反而下降;政府越控制房價,房價越漲。這些表面上看起來矛盾,其實是因為我們都在解決「結果」,而不是「結構」。系統思考,就是讓你學會往下看,看見問題背後那個真正運作的機制。

如果用這種方式來看比特幣市場,你會發現爆倉不是偶然,而是結構決定的。當價格下跌,槓桿倉位會被清算;一旦清算發生,就會有更多人被迫賣出;當更多人賣出,價格又會再跌;跌得越多,恐慌越重,市場流動性越差;流動性變差,價格就更容易劇烈波動。這整個過程是一個強化循環,會自己放大。這樣的市場結構天生會放大恐慌與貪婪。

所以,如果你只是想「下次不要爆倉」,那就等於想在暴風雨裡「撐傘不濕」。努力沒錯,但沒用。真正的解法,是看見風暴的結構。市場裡的每一次放大,都是一個正反饋迴圈。只有改變這個迴圈,才能真正穩定下來。

改變結構的方法,通常不是「更準確預測」,而是「增加緩衝」「引入負反饋」。在投資裡,就是保持低槓桿、分散倉位、設定止損、留足現金。這些都不是神奇策略,而是讓系統不至於自我放大的機制。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生活。很多人會陷入「越焦慮越想控制、越控制越焦慮」的循環。也有人在職場上,越想解決問題,越把問題變大。因為我們都只看到眼前的事件,卻看不見它背後的反饋結構。當你能看懂這些循環,你會開始明白,真正該改變的不是行為,而是整個運作方式。

系統思考讓人變得更冷靜。它讓你看到,市場暴漲不一定是機會,暴跌也不一定是災難。所有表面上的結果,其實只是系統裡的反饋。懂這個道理,你就不會再被情緒牽著走,也不容易被市場嚇倒。

努力是短期的力量,結構是長期的安全。當你能看懂自己身處的系統,你就能改變它的方向。市場不一定會變得溫柔,但你會變得穩定。因為你終於懂了:真正能讓你生存下來的,不是預測準確率,而是你所處的結構是否能讓你「犯錯而不死」。

系統思考的核心概念

可以用四個關鍵詞來理解:

  1. 關聯(Interconnection)
    世界不是由獨立事件構成,而是一張網。你拉動一條線,整個網都會震動。 例:比特幣價格下跌 → 槓桿被清算 → 市場恐慌 → 更多人賣出 → 價格進一步下跌。 →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正向反饋循環」。
  2. 延遲(Delay)
    行動與結果之間常常有時間差。 例:央行降息後,不會馬上帶動經濟復甦;投資策略的效果也需要時間累積。
  3. 反饋(Feedback)
    有兩種反饋:
    正向反饋(Reinforcing Loop):越來越強,比如泡沫、病毒傳播、人氣暴增。
    負向反饋(Balancing Loop):越來越穩,比如溫控器、血糖調節、風險控制系統。
  4. 結構(Structure)
    結構決定行為。 一個系統的行為不是人造成的,而是被它的規則、激勵、邊界共同決定的。 例:槓桿制度的結構,天然會導致「爆倉」這種行為,因為清算機制被設計在裡面。

系統思考讓你更聰明地應對問題

  • 在交易中,它讓你不只是看「漲跌」,而是看「結構怎麼放大波動」。
  • 在職場中,它讓你不只是解「當下問題」,而是思考「為何這個問題會重複出現」。
  • 在生活中,它讓你不只是改「行為」,而是理解「行為背後的迴圈」。

換句話說,系統思考不是告訴你要更努力,而是讓努力變得有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l 進步本
9會員
283內容數
歡迎來到「Will 進步本」!我們將探索計算機科學、商用英文和生成式AI。從基礎到前沿,共同學習和交流,拓展知識視野,啟發創新思維
Will 進步本的其他內容
2025/10/13
很多人在交易比特幣時被「爆倉」嚇過。帳上本來還有幾千美金,睡一覺起來,系統提醒:「您的倉位已被強制平倉」。於是大家都以為,自己是「運氣不好」。但真相是——爆倉不是因為運氣,而是因為結構錯誤。
Thumbnail
2025/10/13
很多人在交易比特幣時被「爆倉」嚇過。帳上本來還有幾千美金,睡一覺起來,系統提醒:「您的倉位已被強制平倉」。於是大家都以為,自己是「運氣不好」。但真相是——爆倉不是因為運氣,而是因為結構錯誤。
Thumbnail
2025/10/11
「你想得到什麼,首先要讓自己配得上它。」 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藏著他一生的哲學——價值交換。 社會中的大多數獲得,其實都是交換而來的。 你想要別人信任你,就要先成為值得信任的人; 你想獲得財務自由,就要先養成穩定投資、長期思考的習慣。
Thumbnail
2025/10/11
「你想得到什麼,首先要讓自己配得上它。」 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藏著他一生的哲學——價值交換。 社會中的大多數獲得,其實都是交換而來的。 你想要別人信任你,就要先成為值得信任的人; 你想獲得財務自由,就要先養成穩定投資、長期思考的習慣。
Thumbnail
2025/10/07
在我們談「資訊」的時候,人們往往直覺地把它當作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 就像能量、物質一樣,似乎只要有某種物理載體——光波、電波、數據包——資訊就自然存在。 但這樣的理解,其實只看到了表層。 在控制論與認識論的角度,資訊不是單純的客體,而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橋樑,是一種聯繫的動態過程。
Thumbnail
2025/10/07
在我們談「資訊」的時候,人們往往直覺地把它當作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 就像能量、物質一樣,似乎只要有某種物理載體——光波、電波、數據包——資訊就自然存在。 但這樣的理解,其實只看到了表層。 在控制論與認識論的角度,資訊不是單純的客體,而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橋樑,是一種聯繫的動態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虧損心理的文章,介紹了控制虧損的心理學因素,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和觀點。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虧損心理的文章,介紹了控制虧損的心理學因素,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和觀點。
Thumbnail
即使對投資已有正確的認知,也做了正確的決策(行為),投資人還是會面對上述兩種可能的情形:「買股票短期帳面一定會虧損」,而且「賣出股票後股價常常會繼續漲」。更別說⋯萬一打算主動選股,更需要有接受徹底失敗的心理準備,因為「選股一定會失敗」。
Thumbnail
即使對投資已有正確的認知,也做了正確的決策(行為),投資人還是會面對上述兩種可能的情形:「買股票短期帳面一定會虧損」,而且「賣出股票後股價常常會繼續漲」。更別說⋯萬一打算主動選股,更需要有接受徹底失敗的心理準備,因為「選股一定會失敗」。
Thumbnail
長期持有指數型ETF或大多數正常的股票,一定會是贏家;短期間,失敗則是正常的,甚至都會失敗,特別是剛開始投資時,暫時被套是一定的,因此初期必須有承受失敗的堅強心智。經驗不足的投資人一定會自我懷疑,很快就不願意忍受心理的煎熬,放棄投資並離開股市,或是假「停損」之名謀求心理的慰藉,造成資金永久的損失。
Thumbnail
長期持有指數型ETF或大多數正常的股票,一定會是贏家;短期間,失敗則是正常的,甚至都會失敗,特別是剛開始投資時,暫時被套是一定的,因此初期必須有承受失敗的堅強心智。經驗不足的投資人一定會自我懷疑,很快就不願意忍受心理的煎熬,放棄投資並離開股市,或是假「停損」之名謀求心理的慰藉,造成資金永久的損失。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思考技術分析背後的邏輯與原因,比一直學新的技術指標重要。 --實際嘗試後,就會知道技術線圖並非萬能。 *原本以為非常容易執行的交易策略,在真正進場的時候,反而變得難以執行。 例如模擬交易策略: 股價站上均線就買,跌破均線就賣。 真的進場時,股價卻是一下站上均線、一下又跌破均線,結果一直反手
Thumbnail
*思考技術分析背後的邏輯與原因,比一直學新的技術指標重要。 --實際嘗試後,就會知道技術線圖並非萬能。 *原本以為非常容易執行的交易策略,在真正進場的時候,反而變得難以執行。 例如模擬交易策略: 股價站上均線就買,跌破均線就賣。 真的進場時,股價卻是一下站上均線、一下又跌破均線,結果一直反手
Thumbnail
交易策略中總是會面對獲利與虧損,而投資者的態度與思考方式會對交易產生深遠影響。本文探討了潛意識對於虧損的影響,提出了對自我對話的重視,以及在交易中調整和堅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交易策略中總是會面對獲利與虧損,而投資者的態度與思考方式會對交易產生深遠影響。本文探討了潛意識對於虧損的影響,提出了對自我對話的重視,以及在交易中調整和堅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