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篇幅都很短,所以每天晚上睡前看一篇,很快地看完了。
下北澤對於作者來說是個充滿魅力的地方,可能是描述自己周遭的生活,就不太像有閱讀小說的感覺。但這本就不是小說所以也理所當然,但因為有的人會把自己的日常寫得像小說,因此我的腦袋才產生這樣的分類。
我其實不了解下北澤是什麼個性的地方,但在看這本書的期間偶然滑到一個影片,創作主模仿住在下北澤的人會有的言行舉止,簡單說屬於非主流,而且看起來就是一些做著藝術相關工作的人。剛好作者自己也是作家,也在下北澤認識很多音樂人,可能就是這種稍微偏離現實的感覺吸引她吧!對我來說,我的「下北澤」,目前想到的可能是東門,但東門一點也不酷,小商店們販賣的也是一些可有可無的「文創商品」,加上中華美學街景,一點也不漂亮。但是因為有芒果冰跟鼎泰豐,所以很多觀光客,我想我喜歡東門的其中一點就是可以不用看到那麼多台灣人?
再仔細想想,另一個點就是東門屬於住宅區,我喜歡那種沒什麼高樓的巷弄,但是生活機能好的地方。而東門的靈魂就是中間的永康公園,我在那裡遇到好人,也遇到該下地獄的人,但是公園本身沒有任何罪過。
其他書中還可以找到許多共鳴之處,來來去去的店家與人、很多想念,最後只能留在回憶,然後隨著時間、老化漸漸遺忘,珍惜也成為需要衡量的行為。
(寫到這裡我頭好痛,覺得自己思考過度,難怪白頭髮激增)
〈你認識我〉中寫到作者去一家海鮮料理店吃飯被擋在門外的故事,描述著很兇的女店員的事情。我心想會寫作就是有這個優點,可以把某人的惡永遠的記錄在書上,推理作家也會把討厭的人給寫死。寫作的魔力就是可以決定討厭的人的命運,然而這點其實不用寫作也可以做到。寫作,只是加上了一層儀式感而已。很多時候其實可以直接在心中幻想一個場景或一段話,然後把討厭的人賜死或者是說他去了遠方等等的,各式各樣的方式都可以。
〈英雄們〉寫到她無法想像選擇另一條人生的自己,但那條人生的自己對她微笑時,她希望自己能夠永遠不愧對那個沒有選擇的人生。這句話有很多種解讀,但我認為最後的重點還是對自己現在所選的人生負責吧?我不後悔自己的人生,也不辜負沒選的人生。
這讓我對於自己沒有選擇的路產生新的想法。我們都會認為自己會後悔沒有選擇的路,然而如果我認真過選擇想要走的路,並且對另一條沒有選的路鄭重地鞠躬道謝的話,或許我就不會有後悔這個想法,因為我知道我很認真地思考、懷抱著不要後悔的心做出選擇了。我的道謝是告訴那些無限多條我沒選擇的路,謝謝他們的出現讓我能夠釐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我相信選擇另外一條路的我在那些平行時空中也能過得很好。我的相信能夠帶來正向的共振,於是我們彼此透過著振動完成一場跨越時空的相互激勵。
我覺得這個概念也可以用在人際關係和工作,因為有對照組的出現,所以我們不得不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或者哲學上的問題。我不曉得這是不是諷刺,可是我總覺得只有在十字路口出現的時候人才會停下來去思考自己,因為自省是一件花費精力的行為,所以生命會安排許多不得已的狀況,強迫你停下來想想自己。不過對於我這種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卻沒有行動的人來說自省反而會有陷入內耗的危險。到頭來我們不能等到必須做決定時才思考自己,也不能無時無刻都在思考自己,凡事都須平衡。
然而,「我們要做正確的選擇而不是舒服的選擇」這句話,也時常未被實現。可能是因為我們受過太多苦,所以不自覺地想要心疼自己,然而這種心疼大多是裹著蜜的劍,我們知道卻還是吞下,堅信自己可以像馬戲團的吞劍表演一樣完美演出,結果最後只是刺傷自己。可是因為那個蜜緩和了痛,所以就感覺得到了安慰。儘管那些安慰總是血淋淋,可是人就是愛比較,有總比沒有好,但卻不去嘗試相信沒有才是最好的。
或許我們都不了解真正疼愛自己是什麼表現吧?對於照顧自己、疼愛自己有一個轟轟烈烈的想像,但其實非常的平凡甚至極近無聊,以至於感覺不像在照顧自己。如果想要一個不無聊的照顧自己的旅程,我想就需要去賦予意義,而那些意義體現在藝術、思想、創造之中。
總之如果能夠懷抱感謝的話,謝謝你的出現、謝謝各種事件的出現,讓我更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這些過程不盡然是舒服的。可是如果我這麼想,那些人事物就再也沒有力量可以影響我,當我說謝謝,並覺察到你(或事、物、機會)在這裡,然後我讓你走,你便失去控制我的力量了。
而我的身心是自由的。
還不錯的句子:
·比起死亡,被迫看到自己的煩惱更可怕。
·你的靈魂與肉體融合形成唯一的你,是你每天做的選擇映現出你自己。
這句幾乎是常識,人生由選擇組成,我所不能選的也是由別人的選擇組成(家庭背景、智商等等),但是多數人,包括我,都不了解能夠選擇的力量有多深奧,以至於總是做出輕率的舉動、感情用事。或許人生其中一件要學習的,就是任何浪漫最終源自於自律與秩序,也就是正確的選擇而不是舒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