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的《新戀愛講座》,自從看完《假面的告白》後驚為天人,我就成為他的書迷了。之所以看這本是因為想從偉大的作家身上學習何謂戀愛,但老實說,看了那麽多書後,我覺得戀愛關係從古至今並無太大差別,就算科技日新月異,有些事物的本質還是不會變的。總之,我嘗試想吸收更多戀愛的知識與觀點,但到頭來我對本書的想法就是:我真的不懂你想表達什麼。我甚至不覺得我能夠為這本書寫心得,因為我根本沒任何心得,看得懂的篇章也只有一章,但是你看看,我這不就在寫心得嗎⋯人的大腦果然還是無法停止思考的。
於是我決定看第二遍(真不敢相信我看了兩遍),結果,看著看著,愈發察覺到自己的不足,本書先解釋日本人的戀愛觀從何而來,並延伸探討從初戀開始到戀愛的技巧。我本想仔細分享我的心得,但礙於篇幅先省略好了。其中第五講「青春的犯錯」有提到關於處女是否重要,我覺得很好笑的是,剛好可以提供給一些有處女情結的男性看看。真好笑,對於女人若是處女就說她聖潔,男人是處男就說他沒用,看來也是父權的遺毒。
然而,在複雜卻單純的感情世界中,我是否有資格闡述我的觀點又是另一回事了⋯就是是非題卻硬寫成問答題那樣。若以數學來說,愛情就是充滿大中小括號的一段算式,解開了就不過如此而已,然而因為看著太複雜,於是我們便放棄解答,反而抱怨愛情帶來諸多痛苦,因為抱怨總是最簡單的行為。
分享我覺得寫得很好的一些句子:
·縱使因愛情而擁有對方,我們也無法簡單地真正擁有對方。只有對方在睡覺、對方死亡時,才辦得到。要完成掌握對方的自由,只有殺死對方會讓對方睡覺才有可能。假如做不到,我們就一直為心中的不安所苦。
·隨著對人生的理解越加深入,會越懂得,一個人並不是那麼容易能助人或救人。
·分手的困難在於,習慣的力量比愛情的力量更大。
·所謂學校,就是任誰都會變得有些怪異的青春期精神醫院。
·可是變革本身的熱情,不能不以存在現實中的生活壓迫、貧窮、可怕的社會矛盾等作為前提。
我最近看了電影《發條橘子》,雖然不是很舒服但是卻是我今年完成最偉大的事項之一,在看的同時我一直想到三島,因為他也是熱衷於暴力美學之人,他死後兩年電影才上映,不曉得如果他能看到這個電影會有什麼心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