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9)
《80年代事件簿》是小莊著的漫畫書,由Marc Hermann所翻譯。看到德國有台灣漫畫書,心中感到一陣驚喜。一查之下,才知道是瑞士出版社出的,目的是為德語人士學習中文所出版的書,所以是中德雙語,而中文是我們不習慣的簡體中文。即使是簡體,我還是覺得值得推廣,讓更多中國人多認識台灣,也增加認識彼此的機會。
那些年,我們荒誕好笑的青春
甚且在海外可以閱讀到德語的台灣漫畫書,確屬不易。此書記憶著我的年代、我的青春,雖然我不是男生,不過書中的髮禁、筆友、升學壓力都是與我經歷的年代一樣;尤其在德國,他們更是無法想像,當年我們的青春竟是這樣荒誕好笑又生動有趣。
作者當年是年輕少年,算是沒有考上台北名校的男生;相對地,我是升學壓力下的年輕少女,死讀活讀而幸運地考上台北名校,覺得走路有風。不過那個年代牽動著我們這個世代,帶著我們不斷向前。作者畫的雖是與我同屬一個世代的少年故事,但對我來說卻相當陌生。因為那個年代,從小學到國中我就讀的台北學校是男女分班,高中也是男女分校。同一個世代的男生,說真的我從沒有相處過,也沒有機會講過話。
巧的是,我大學唸護理系,也不收男性學生。讀書生涯十六年,我還真的完全沒有跟男同學同班;只覺得他們好像是另一群同類,心中好奇,卻也常因為他們愛作弄人而感到厭惡。
與作者的學校生活或有不同,卻也讓人透過作者誇張、活潑而有趣的筆法,一窺少男的世界。書中超合金機器人篇,作者畫出小孩子為了心愛玩具,鼻子貼著櫥窗,雙眼盯著玩具,手臂張開,身體緊緊趴在櫥窗上,一動也不動的姿態,耐心等待大人的反應。
從大人試圖移除小孩的佔有欲望,到另一個作客大人不捨小孩欲望被拔除的贈送大戲,畫筆生動,令人啼笑皆非。一個硬要送,一個硬要擋,猶如作者說的,媽媽搶錢擋付錢的景象,就像是瓊斯杯籃球賽的搶球賽;幾番轉折後,最後店家趕緊在收到錢後,給出機器人。當年是小孩的他,就知道趕緊識時務地大聲說出「謝謝」,才結束這場緊張的付錢大戲。而這台灣特有的付錢與贈禮文化,顯露無遺,比較起德國的一板一眼,也讓他們大開眼界了。
看書時,回憶總是像海水一波一波而來,令人感傷、大笑也激動。等我看完,讓我德國先生閱讀時,他笑得比我大聲。摩托車篇更是讓他笑翻,對於青春少年郎的衝動、無知與好勇,畫得好像就是他這個德國人自己的當年。曾經少年時玩過摩托車的他,對於書中的偉士牌篇,深得他心,讓他心有戚戚焉,誰沒有少年的瘋狂!原本這本書的畫筆特色,就不是小時候熟悉的日本漫畫風,感覺不熟悉卻也構圖真實。
書中每個場景都像是真人在拍電影場景一樣寫實。因為這樣,每個台灣街景、老屋小巷、當年家中擺設的電視及餐桌上的菜色餐點,一點一滴都是海外台灣人經久不敢再觸及的鄉愁回憶。看到像老家完全一樣的畫面出現在漫畫中,不禁潸然淚下。
期待更多台灣圖書譯介到海外
在德國談台灣的文學、漫畫都太少了。我們自己的人連看自己的過去或當代的文學作品都很有限,在海外要找一本翻譯的台灣書籍給外國人看,簡直是海底撈針。當我在找德文介紹時,才知道德國媒體早已經在出書不久就注意到這本書了。曾有兩個德國主流媒體寫專文推薦介紹。有的提到此書得過台灣漫畫金牌獎項,肯定此書絕不僅僅是一本學習中文的教科書,而是讓德國人了解台灣政治、社會與生活型態的入門好書。最後也大力讚賞作品的鋪陳敘事,讓人看到作者的心血。
另一文強調他讀後,能感受到此書的爆笑點。以及男孩成長在解嚴後突破瓶頸的年代,非常值得對台灣陌生的德國人閱讀。
外交,不就是在介紹自己,與國際社會交往嗎?但願,台灣在不做金援外交後,可以多做台灣文學、漫畫等各國語言的翻譯出版,讓世界看到台灣美好的文學與漫畫作品,讓外國人可以更輕鬆、簡單地在世界各國的書店與圖書館遇見台灣。台灣文化的外交,在國際上絕對是可以打贏中國的強項。
文章來源:
https://www.peoplemedia.tw/news/0b231487-d8db-4580-b324-c43b3e7c6a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