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所發布的獲利成長、未來展望都很好,大家都知道,沒有意外的訊息,剩下的問題是大家願意付出多少錢來投資這樣的樂觀前景?投資不是單純預估EPS乘上本益比得到預估股價,就可以順利等到股價出現,市場向來存在劇烈的波折,前景是樂觀,但要投資多久?如何看待投資期間的波折與風險?這些是投資過程需要面對的複雜問題。
談到AI概念是否有泡沫時,有觀點認為這次不一樣,包括台積電及台積電的各大客戶、各個科技巨型企業及製造商都有真實的獲利,並非只是尚未實現的想像,這次當然不一樣,實際不論內容是甚麼,每次都不一樣,但是先別管是否泡沫,當出現這次不一樣的辯駁,就代表市場存在另一種想法,覺得股價太貴,覺得風險太高,存在疑慮的觀點。
每次都不一樣的是科技創新的內容,但每次都一樣的是投機與貪婪的人性,如果出現過度樂觀的貪婪與投機,將股價推升至遠超過合理的位置,終會遭遇買盤耗盡,讓急漲的行情無法延續,創新的科技不是泡沫,但部分超漲的股價則可能是泡沫。
如果市場按照理性邏輯評估,需要等待產業發展逐漸跟上資金的樂觀想像,則股價可能出現來回震盪調整,再逐步墊高的現象,藉以降低泡沫疑慮。
來回震盪調整的另一層意義就是行情過程會有修正波動的風險,而這樣的修正波動通常是考驗信心的過程,常是達到讓一般人擔心損失的恐慌心理才結束修正,不論是否有泡沫,都必須面對市場隨時可能修正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