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海水藍色的顏色成因 #八大行星和月球在白天的觀星條件之詳細解析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1. 藍天、白雲、海水藍色的顏色成因

藍天的顏色成因:

藍天的顏色主要來自於「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現象。太陽光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會與空氣中的小分子(如 氮氣 和 氧氣 )發生散射。瑞利散射的強度與光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這意味著波長較短的光(如藍光和紫光)更容易被散射。雖然紫光波長更短,但人類眼睛對藍光更敏感,加上太陽光中藍光成分較多,因此我們看到的天空呈現藍色。
此外,在日出和日落時,陽光穿過更厚的大氣層,藍光被散射掉,剩下紅光和橙光,所以天空呈現紅色或橙色。

白雲的顏色成因:

白雲是由大氣中的 水滴 或 冰晶 大分子 組成的雲層。當陽光照射到雲層時,這些水滴或冰晶會對所有波長的光進行均勻散射,這種散射稱為「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
由於所有顏色的光都被散射,混合後形成白光,因此雲看起來是白色的。如果雲層很厚,光線無法完全穿透,雲可能呈現灰色或暗色。

海水的顏色成因:

海水的藍色主要來自於水分子對光的吸收散射
水分子對波長較長的紅光吸收較強,對波長較短的藍光散射較強
因此,當陽光進入海水時,紅光被吸收,藍光被散射並反射回我們的眼睛,使海水呈現藍色。
此外,天空的藍色也會反射在海面上,加強海水的藍色外觀。
其他因素如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或沉積物也可能影響海水顏色,但整體而言,藍色是主要色調。

2. 八大行星和月球在白天晴天時,天空的實際
狀況(可否觀星)

在討論八大行星和月球時,我們需要考慮每個天體的大氣層狀況,因為大氣層會影響天空的顏色和星星的可見度。以下是針對每個天體的說明:

月球:

  • 天空狀況:月球沒有大氣層,因此白天天空是黑色的,類似地球的夜晚。沒有大氣散
    射陽光,所以太陽看起來非常明亮,而天空背景則是一片漆黑。
  • 可否觀星:理論上,星星在白天應該可見,但由於太陽光極其強烈,星星的光芒容易
    被掩蓋。實際在月球任務中,太空人報告說在白天也能看到星星,但需要遮
    擋太陽光或適應黑暗才能清晰觀測。

水星:

  • 天空狀況:水星幾乎沒有大氣層,白天天空也是黑色的。表面溫度極高,太陽光直接
    照射。
  • 可否觀星:星星在白天應該可見,但因陽光太強需避開刺眼的太陽光
    沒有大氣散射,星星不會被遮蔽,但對比度低。

金星:

  • 天空狀況:金星有濃厚的大氣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並有硫酸雲層。白天天空呈
    現黃白色或橙黄色,由於雲層厚,陽光被強烈散射,天空總是陰沉。
  • 可否觀星:星星在白天不可見,因為厚厚的大氣層散射陽光,使天空非常明亮,遮蔽
    了星星的光芒。

地球:

  • 天空狀況:地球有大氣層,白天天空因瑞利散射呈現藍色。晴天時天空明亮,雲層可
    能影響可見度。
  • 可否觀星:星星在白天通常不可見,因為大氣散射陽光使天空變亮,只有最亮的星
    (如金星)有時在白天可見,但需要特殊條件。

火星:

  • 天空狀況:火星大氣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並有大量塵埃。白天天空通常呈現
    淡藍色或粉紅色( 因塵埃散射 )。 塵暴時天空可能變暗或呈現紅色。
  • 可否觀星:星星在白天可能可見,尤其在大氣較清澈時。由於大氣稀薄,散射較弱,
    星星可能較容易觀測,但太陽光仍會影響。

木星:

  • 天空狀況:木星是氣態巨行星,沒有固體表面。從雲層頂部看,大氣主要由氫和氦組
    成,並有氨冰雲。白天天空可能呈現藍色或深蓝色,但雲層變化和風暴可
    能影響顏色。
  • 可否觀星:星星在白天不可見,因為厚厚的大氣層散射陽光,使天空明亮。
    即使從雲層頂部,也難以看到星星。

土星:

  • 天空狀況:土星也是氣態巨行星,大氣類似木星,但雲層可能呈現淡黄色。光環反射
    光可能影響天空亮度。
  • 可否觀星:星星在白天不可見,原因同木星,大氣散射使天空明亮。

天王星:

  • 天空狀況:天王星是冰巨行星,大氣主要由氫、氦和甲烷組成。甲烷吸收紅光,使天
    空呈現藍綠色。白天天空較暗,但仍有散射。
  • 可否觀星:星星在白天可能不可見,因為大氣層較厚,散射陽光,但由於距離太陽
    遠,陽光較弱,可能在某些條件下看到亮星。

海王星:

  • 天空狀況:海王星類似天王星,大氣有甲烷,天空呈現深蓝色。風暴和雲層可能使天
    空變化。
  • 可否觀星:星星在白天不可見,大氣散射和陽光雖然較弱使天空明亮,遮蔽星星。

總結:

  • 在沒有大氣或大氣稀薄的天體(如 月球、水星),白天天空是黑色的,星星理論上可見,但如果太陽光強烈,觀星困難。
  • 在有濃厚大氣的行星(如 金星、地球、木星 等),白天天空被散射光照亮,星星通常不可見
  • 實際觀星還取決於 太陽亮度、大氣成分 和 觀測位置 等因素。

    天空的亮暗程度主要取決於兩個關鍵因素:

    大氣層的有無與密度:有大氣層的天體,氣體分子和塵埃會將陽光散射到四面八方,
    使得整個天空變得明亮。
    沒有大氣層,陽光就不會被散射,天空將保持漆黑。與太陽的距離:距離太陽越遠,單位面積接收到的太陽光能量就越弱(遵循平方反比
    定律),這會直接影響到太陽本身的亮度以及大氣散射光的強度。

    八大行星與月球白天天空亮暗程度比較表

    下表以地球作為基準進行比較:
    raw-image

    總結 與 深入解釋

    我們可以將這些天體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沒有/極稀薄大氣 -> 漆黑天空
    代表:月球、水星
    主要原因:缺乏大氣散射。這是因為它們的質量太小,引力不足以束縛住氣體分子。
    在這些天體上,陽光只會直線前進,只有被太陽直接照射到的物體才是亮
    的,其他地方(包括天空)完全沒有散射光,因此一片漆黑。
    在白天觀測星星是完全可行的,前提是你能避開刺眼的太陽光。第二類:有濃密大氣層 -> 明亮天空
    代表:金星、地球
    主要原因:強烈的大氣散射。
    地球是標準案例,瑞利散射使天空明亮且呈藍色。
    金星是極端案例,其大氣層密度是地球的90倍,且充滿反射性極強的硫酸雲層。這導致陽光被極度有效地散射,使得金星白天的天空不僅明亮,甚至比地球白天還亮,但因為雲層太厚,你根本看不到太陽,整個天空就是一個均勻的、刺眼的亮白色或黃白色「漫射燈」。第三類:有大氣但距離太陽遠/大氣稀薄 -> 昏暗天空
    代表: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主要原因:距離」和「大氣密度」的綜合影響。火星:雖然距離太陽不算太遠,但其大氣過於稀薄,散射能力有限,所以天空亮度大
    打折扣,感覺像地球即將入夜的傍晚。

    木星:與太陽的距離成為了主導因素。根據平方反比定律,距離增加一倍,光強減為
    四分之一。木星距離太陽約是地球的5倍,接收到的光強只有地球的約1/25。
    到了海王星(距離約為地球的30倍),光強只剩約1/900。
    在如此微弱的光源下,即使這些氣態行星擁有深厚的大氣層,能夠產生的散射光也極其有限,導致它們的「白天」對於人類的感官來說,依然非常昏暗,更像是地球上的陰天或暮光時刻。

    結論:

    在白天能否看到星星,取決於天空背景的亮度。
    只有在第一類(無大氣) 的天體上,你才能在白天清晰地看到星星。
    在第二類(濃密大氣) 的天體上,散射光完全掩蓋了星星的微弱光芒。
    而在第三類的天體上,情況較為複雜,但在火星或許有機會看到最亮的星星,而在更遠的外行星,由於陽光本身極弱,白天觀星應該比在地球上容易得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真師傅的AI沙龍
26會員
728內容數
一直尋找 " 真正 " 的師傅 , 行行出狀元!! 業業有老師!! 感謝您的支持 也可以到下方連結逛逛喔! https://tslv.pixnet.net/blog https://vocus.cc/user/@tslv https://www.youtube.com/@tslv80
真師傅的AI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2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ecnc8q4SEM藍眼淚的「形成原因」本身並非直接由環境污染導致,但它的大規模爆發( 形成觀賞盛況 )可能與人為活動造成的「水質優養化」有關。 藍眼淚的真正成因 藍眼淚主要是由兩種會發光的海洋生物所引起: 夜光藻:這是最常見、
Thumbnail
2025/10/2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ecnc8q4SEM藍眼淚的「形成原因」本身並非直接由環境污染導致,但它的大規模爆發( 形成觀賞盛況 )可能與人為活動造成的「水質優養化」有關。 藍眼淚的真正成因 藍眼淚主要是由兩種會發光的海洋生物所引起: 夜光藻:這是最常見、
Thumbnail
2025/10/21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且有趣的現象。學校老式的擴大機和音箱之所以會收到電台的廣播,其實是一個「非故意」的無線電接收過程。其背後的原理可以分幾個步驟來解釋: 核心原理:設備本身變成了一台簡易的「晶體收音機」 整個系統在無意中複製了早期最簡單的礦石收音機(Crystal Radio)的工作方式。 詳細
Thumbnail
2025/10/21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且有趣的現象。學校老式的擴大機和音箱之所以會收到電台的廣播,其實是一個「非故意」的無線電接收過程。其背後的原理可以分幾個步驟來解釋: 核心原理:設備本身變成了一台簡易的「晶體收音機」 整個系統在無意中複製了早期最簡單的礦石收音機(Crystal Radio)的工作方式。 詳細
Thumbnail
2025/10/18
這個夢境非常生動且充滿象徵意義,能引發強烈的不安感,是一個值得深入解析的夢。夢中的「開車」和「車輪掉落」是兩個核心元素。 我們可以從多個層次來解析這個夢: 核心主題:失控感與內在的不穩定 這個夢最直接傳達的感覺是「事情本該出問題了,但它卻詭異地繼續運行」。這反映了夢者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正面臨一種
Thumbnail
2025/10/18
這個夢境非常生動且充滿象徵意義,能引發強烈的不安感,是一個值得深入解析的夢。夢中的「開車」和「車輪掉落」是兩個核心元素。 我們可以從多個層次來解析這個夢: 核心主題:失控感與內在的不穩定 這個夢最直接傳達的感覺是「事情本該出問題了,但它卻詭異地繼續運行」。這反映了夢者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正面臨一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2023.8.23 適應黑暗之後 我學會分辨哪些是銀河 哪些是雲
Thumbnail
2023.8.23 適應黑暗之後 我學會分辨哪些是銀河 哪些是雲
Thumbnail
散色後的陽光是綠松石 移動中的光線像帽貝 眼睛追光,在高速行駛的道路看向窗外,樹叢被照成金黃,又或者說是土壤染色。 調色盤裡的顏色黃加藍會呈現綠色,我想可能是雨水缺席,不過也不至於童山濯濯,之後就到了月世界 板塊擠壓 造山運動強烈 像感性與理性的交加 我希望我是岩層隆起的那塊 當一座山
Thumbnail
散色後的陽光是綠松石 移動中的光線像帽貝 眼睛追光,在高速行駛的道路看向窗外,樹叢被照成金黃,又或者說是土壤染色。 調色盤裡的顏色黃加藍會呈現綠色,我想可能是雨水缺席,不過也不至於童山濯濯,之後就到了月世界 板塊擠壓 造山運動強烈 像感性與理性的交加 我希望我是岩層隆起的那塊 當一座山
Thumbnail
夏天是個非常適合拍天空的季節。雖然對氣象科學毫無概念,但早晨六點,​你會先看到略為灰陰的天空慢慢在拂曉燃起微微紅光,彷彿一塊一塊沾染灰塵的棉花,落在燒與不燒之間的微妙平衡。
Thumbnail
夏天是個非常適合拍天空的季節。雖然對氣象科學毫無概念,但早晨六點,​你會先看到略為灰陰的天空慢慢在拂曉燃起微微紅光,彷彿一塊一塊沾染灰塵的棉花,落在燒與不燒之間的微妙平衡。
Thumbnail
最近的天空,總是充滿著變幻莫測的色彩和情感。午後,熱氣滾滾,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炙熱的氣息。天空似乎在醞釀一場午後陣雨,但那雨卻遲遲沒有落下。凝結在西邊的天空,雲層厚重而低垂,彷彿承載著無數的期盼和無言的等待。 西邊的天際,如同一大桶染料,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變得濃烈。這桶染料只有紅色,但那紅色卻
Thumbnail
最近的天空,總是充滿著變幻莫測的色彩和情感。午後,熱氣滾滾,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炙熱的氣息。天空似乎在醞釀一場午後陣雨,但那雨卻遲遲沒有落下。凝結在西邊的天空,雲層厚重而低垂,彷彿承載著無數的期盼和無言的等待。 西邊的天際,如同一大桶染料,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變得濃烈。這桶染料只有紅色,但那紅色卻
Thumbnail
晨星划過墨藍的海洋 月牙笑彎了眼 流雲匆匆而夜漫漫
Thumbnail
晨星划過墨藍的海洋 月牙笑彎了眼 流雲匆匆而夜漫漫
Thumbnail
2023.4.14 青藍在幾個眨眼間暈成一片金黃
Thumbnail
2023.4.14 青藍在幾個眨眼間暈成一片金黃
Thumbnail
當太陽直射赤道 被蒸發的水汽 飄飄然昇起 直達天際 於是乎成就了「赤道低壓帶」 地表氣流穩靜 形成了「赤道無風帶」 氣壓降低成低氣壓時 引誘鄰近的「副熱帶高壓帶」來襲 交戰的對流不斷不斷累積成「積雲」 於焉雷雨暴落   風從高壓吹向低壓 從「副熱帶高壓帶」到「赤道低壓帶」 恆信規律的風
Thumbnail
當太陽直射赤道 被蒸發的水汽 飄飄然昇起 直達天際 於是乎成就了「赤道低壓帶」 地表氣流穩靜 形成了「赤道無風帶」 氣壓降低成低氣壓時 引誘鄰近的「副熱帶高壓帶」來襲 交戰的對流不斷不斷累積成「積雲」 於焉雷雨暴落   風從高壓吹向低壓 從「副熱帶高壓帶」到「赤道低壓帶」 恆信規律的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