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是成長中最令人興奮的里程碑之一!
從第一顆乳牙冒出,到慢慢長齊 20 顆小牙齒,再到學齡後換上恆牙,每個階段都代表著口腔發展的重要變化。 這篇文章將用圖解與表格方式,幫爸媽一次看懂「BB出牙順序」與「恆牙生長時間表」,讓你輕鬆掌握寶寶牙齒成長的關鍵時刻。
🦷 一、BB出牙時間與平均長牙順序
大多數寶寶會在 6 至 10 個月大 時長出人生的第一顆牙齒,也就是「下顎中間門牙」。不過,每位寶寶的發展節奏不同,有些 4 個月就開始長牙,也有一歲後才冒出第一顆,這都是正常的唷!
💡 乳牙生長順序圖解
出牙順序大致如下(由中間往外延伸):
順序/ 乳牙類別 / 平均長牙時間
① 下顎中間門牙/ 約 6~10 個月
② 上顎中間門牙 /約 8~12 個月
③ 上下顎側門牙 /約 9~16 個月
④ 上下顎第一臼齒 /約 13~19 個月
⑤ 上下顎犬齒(尖牙) /約 16~23 個月
⑥ 上下顎第二臼齒 /約 23~33 個月
到 2 歲半~3 歲左右,寶寶的乳牙通常會長齊 20 顆。
📍小提醒:
如果寶寶超過 18 個月仍沒有任何出牙跡象,建議向兒科或牙科醫師諮詢,確認牙齒發育情況。
🦷 二、乳牙的角色:不只是「暫時牙」
很多爸媽會以為乳牙反正會換掉,不需要太在意。
但其實乳牙對寶寶的整體發展非常重要!
乳牙的重要功能包括:
- 幫助正常咀嚼與吞嚥,促進營養吸收
- 協助發音發展,影響說話清晰度
- 維持口腔內牙列的間距與排列空間,為恆牙預留正確位置
- 支撐下巴與臉部肌肉,影響臉型與笑容
因此,從第一顆牙開始,爸媽就應該注重口腔清潔與護理習慣,讓牙齒健康成長!
三.如何照顧正在長牙的寶寶?
出牙期間,寶寶常會有流口水、牙齦腫、愛咬東西等不適反應。
爸媽可以用以下方式幫助寶寶舒緩:
- 使用冰涼牙膠,減緩紅腫疼痛
- 提供柔軟磨牙玩具讓寶寶安全啃咬
- 保持口水區乾爽,避免下巴紅疹
- 若寶寶情緒不穩,多抱抱安撫、唱歌或輕拍
結語:每一顆小牙,都是成長的見證
從第一顆乳牙冒出,到換上整排健康恆牙,都是寶寶成長的重要階段。
爸媽只要了解出牙順序與時間表,掌握清潔與護理原則,就能讓孩子擁有健康美麗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