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上一篇的體重紀錄為10/8-10/11: 64.85kg-63.6kg
接著是從10/13-10/23
10/13: 63.3kg(體脂33.3%)
10/23: 62.15kg(體脂32.8%)
這之間大致都維持R2,如同上一篇所說,一日三餐大概都是:
早餐:蛋白飲(30克粉+800c.c.水)
中餐:板豆腐或嫩豆腐1個(通常是義美或中華的)+水煮蛋1個+營養午餐的蔬菜(通常不會瀝油,但盡量用夾子盛裝)、炸物不吃
晚餐:如果當餐有煮魚肉我會吃一些、嫩豆腐一塊、一些蔬菜+1顆蛋
晚餐過後還會再泡一杯蛋白飲加膠原蛋白粉一起喝、一整天累積下來水量都是超過4000cc(包括泡在蛋白飲裡的水)、豆漿約莫1000ml(實際可能喝更少,因為隨餐如果有煮瘦肉我會吃一些)。看診時醫生很重視益生菌的攝取微量元素的攝取,這些我也都持續補充。另外還有一個小重點是我盡量把咖啡跟營養品間隔2小時後再喝,避免影響那些營養品的吸收。
從重啟R食到現在第二週過去,中間有一天回娘家跟家人聚餐,所以有吃「正常餐點」,包括:海鮮麵(沒有勾芡、純海鮮類、麵大概吃掉一半)、一些麵包、肉燥飯,宵夜還跟家人一起吃了鹹酥雞(每一個種類都大概吃了2個),隔天體重馬上上升0.75kg,不過我依然不做R1,隔天照樣R2一天過去,體重又繼續降0.8kg(可能是喝很多水的關係有把鹽分排掉吧?)

深緣及水的三鮮麵
這一篇想跟大家特別分享備餐,廚藝不佳、時間也不夠、太過麻煩會變成卡關的大關鍵之一,所以可以丟下去就不理它的煮器真是最好的後盾—這三大神器就是「電鍋、氣炸鍋、微波爐」。
微波爐可以搭配微波爐廚具會更事半功倍,我使用的是日本「Kokomo 多功能兩用雙層炊具」。這個廚具我幾乎天天都會使用,用到現在唯一後悔的是鍋子買太小🤣因為單價並不便宜,當初考量先確定自己用得順手而且會經常使用再來買大容量的。簡單到小孩都會用炊具自己煎荷包蛋吃。分享幾個很簡單的料理方式:
1.水煮魷魚:
新鮮魷魚洗淨切好,放進炊具,加水至蓋過魷魚,微波爐加熱2分鐘即可撈起裝盤,撒一點胡椒粉或岩鹽就很鮮甜
(備註:我習慣一次加熱一點點時間,確認食物狀態後再決定時間、火力增減)

微波水煮魷魚
2.雞肉壽喜燒
(使用雞里肌肉或雞胸油脂量低會更好,我是使用雞腿肉)
(1)雞肉先醃15分鐘
(2)醃製醬汁材料有:水、十三香粉、L糖、黑龍牌醬油、少許米粷粉
(3)用Kokomo炊具把鴻禧菇加水大火微波2分鐘另外裝碗
(4)雞肉連同醃製的醬汁(汁量大概到雞肉一半的高度)倒入炊具後,再把剛剛的菇撲在上面,如過炊具還有空間我會再加一點煮菇的水下去蓋過雞肉、蓋上蓋子
(備註:網路上查到要微波煮雞肉都建議用中小火分段加熱才不會太硬,所以我大概是用兩次3分鐘、一次1分鐘後剪開雞肉確定裡面是熟的就可以上桌了)
這道料理小孩很捧場,雞肉很嫩也很入味,都來不及拍照就被吃光光了

醃製的雞肉

雞皮面朝下
3.滷味
滷味是零廚藝人士最好的朋友,所有的食材洗一洗、切一切,加入滷包、醬油、薑片,水倒到醃過食材就可以放電鍋蒸了,蒸好放冰箱還可以分成好幾天吃。趁週末時一次做大量起來分裝冷凍,要吃再拿出來微波,省了超多麻煩。

滷味成品

用完了才想到要拍照的滷包
備註:
上述料理食材選擇都是以4+2R的R2階段可以吃的為主,建議大家要好好的「擇食」,讓自己吃的開心、吃的健康、吃的飽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