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這麼文青的標題,說穿了就是「減肥日誌」。一次次,看著肚子又多了一寸肉;望向鏡中的自己,臉又圓了些;半夜因為尋麻疹發作而癢醒;跟親友合照時,看到虎背熊腰的身影感到很陌生,還誤以為是哪個平行時空的自己。
雖然很明白個人的價值並不是建立在外在上,但必須承認心底的聲音仍在乎有個輕盈、有朝氣的外在形象。兩年前曾經去台北無齡診所看診,診所採用的方法是4+2R,當時成功的在3、4個月健康的瘦下10公斤,肌肉量不但維持,體脂率甚至減少了將近10%。在那段期間,深深體會到透過調整腸道菌相帶來的健康影響:
(1)夢幻的膚質:
這是最令我激賞的效果之一,從小到大皮膚一直很容易長濕疹,臉上總是會有紅紅的小疹子,在那段認真執行4+2R的日子沒有吃什麼零食,都以原型食物為主,加上飲控期間要補充膠原蛋白及維生素C,皮膚光滑沒粉刺,整個人氣色都變得很好,不需要擦特別的保養品就一直保持水潤狀態。
(2)穩定的生理期:
月經的週期變得很規律,經血量正常,也不太會有經前症候群(飲食放縱後又變回經期前有胸部腫脹的感覺,經期也不太穩定)
(3)體重維持:
那段期間遵循醫囑走到R4階段,已開始攝取澱粉類食物,身體仍然可以維持正常體態。但現階段就算我覺得沒吃什麼就算當天勞動量比較大體重也不會下降。
(4)身體的發炎反應大幅改善:
以前非常容易感冒,調整腸道菌相之後就算有感冒,恢復期也大幅縮短,基本上喉嚨痛一兩天就好轉了。那段期間蕁麻疹遠離我,各種皮膚疑難雜症也都消失不見,現在時不時這邊癢、那邊癢,容易讓人心情煩躁。
總是聽到別人說「希望這是我的最後一次減肥」,兩年前的我也都是抱著這個心態,才下定決心去診所看診。不過,也許是當時的我把這段飲食調整的歷程視為「減肥」,所以達成目標體重之後便又漸漸恢復以往的飲食習慣,當腸道菌相一點一滴的被破壞後,體重除了逐漸上升,各種過去惱人的身體亞健康問題又慢慢增加。好幾次想恢復4+2R飲食,但腸道菌相對飲食喜好的選擇影響真的很大,最成功飲控的時期甚至會覺得可頌不好吃,一旦讓菌相被破壞,不喜歡吃的麵包又開始慢慢適應它的口感,最後變成難以抵抗,腦中常會想到這些食物的畫面。
過去一直認為難以執行4+2R的原因之一是工作及家庭生活繁忙、備餐不易,下意識抗拒做這些事,也會幫自己找看似合理的藉口。有一天,突然意識到這些繁忙永遠都不會減少,過去成功飲控時期工作負荷也沒有比現在輕鬆,那到底什麼是決定性的差異?一直在探索內在成長的我逐漸發現,也許是自己每一次的一念之間,選擇「將就」、「方便」、「讓步」,不知道怎麼溫和的守護自己的界線與需求;也可能是過去總用「一蹴即成」的方式達到目標,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無論是增肥或減肥,就像複利一樣都是用時間一點一滴累積變成。
因此,決定好好把這段重新建立好的飲食習慣的歷程記錄下來,無論是持之以恆或是半途而廢,透過這些公開分享,一方面讓自己更有動力為健康負責,一方面當我疲累想要走岔路時,也能檢視當下的狀況是哪裡卡關,與之共處或面對。
過去看診時每天都需要記錄的有:4+2R階段、體重、體脂、喝水量、是否排便、睡眠時間、特殊身體紀錄(包含生病、月經、放縱期、蛋白質攝取量若沒有依照診所建議份量也會特別記錄、等等),接下來將持續以這些為記錄重點,並把心路歷程、飲食紀錄整理成文章。沒有人可以代替我對自己好,這是我自己的終身責任,想要做,就一定會找到克服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