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文‧克萊恩( Calvin Klein ),1942年11月19日出生於美國紐約,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時裝設計師之一,同時也是其時裝品牌 Calvin Klein ( 簡稱CK ) 的創辦人。
他自小生長於一個熱愛時尚的家庭,外祖母曾在曼哈頓知名服飾店擔任樣衣工,母親亦熱衷購衣打扮。這樣的環境,讓年幼的克萊恩對布料、剪裁與服裝產生了濃厚興趣。1962年,他畢業於紐約著名的服裝設計技術學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T)。於畢業後在一家時裝公司實習,扎下紮實的專業基礎。
1968年,克萊恩與童年好友巴里‧蘇瓦茲( Barry Schwartz )僅以兩千美元為資本,共同創立了Calvin Klein 公司。他們最初推出的女裝大衣便受到紐約知名百貨公司的青睞,一夜之間獲得了50,000美元的大額訂單,讓這位年輕設計師瞬間成名。
克萊恩的設計以乾淨俐落的線條、內斂的造型與舒適自然的穿著感著稱,開啟了一種「 輕鬆而優雅 」的美式風格,奠定了他在時尚界的基礎。有一次,紐約頂級百貨公司 Bonwit Teller 的副總裁偶然看見克萊恩的作品,驚為天人。當時,克萊恩為了呈現最佳狀態,親自將衣服掛上衣架,用手推車穿越整個曼哈頓,只為了把設計樣衣送到對方的辦公室。最終,他因此獲得了價值五萬美元的訂單,每件衣服的預期價格都比原先高出十美元。這筆交易就此成為他職業生涯的轉捩點。
Calvin Klein 的設計核心是極簡主義。
他主張「純粹、簡單、優雅」的現代主義美學,認為時尚應該輕鬆而自然,不需過多裝飾。他曾自信地表示:「我並非追逐流行,而是專注於現代美學。我試圖展現純淨、性感與優雅的平衡,並始終忠於自己的夢想。」
1970年代末,克萊恩進軍牛仔服裝市場,並以年僅十五歲的青春女星波姬‧小絲(Brooke Shields) 合作拍攝廣告。
「 你想知道我與我的CK之間有什麼嗎?什麼都沒有。」這是當年合作的廣告台詞之一。
這句帶有挑逗意味的台詞引起全球轟動,但也開啟了 Calvin Klein 品牌廣告的爭議時代。
之後,CK 的廣告幾乎都以性感為主題——無論是內衣、香水或成衣,都以裸體或半裸的模特兒形象展現人體之美。這些影像既大膽又藝術。既引發爭議,卻也鞏固了品牌的獨特辨識度。
然而,克萊恩對「性感」有更深層的理解 :
在他看來,性感不僅是肉體的誘惑,更是一種自信與自然流露的生命能量。因此後期的 CK 廣告逐漸轉向展現年輕、健康與活力的美感,讓性感更貼近現代生活。
如今,Calvin Klein 已發展成為全球時尚帝國,旗下擁有四大品牌線:
- CK Calvin Klein( 高級成衣 )
- Calvin Klein Jeans( 牛仔時裝 )
- Calvin Klein Underwear( 內衣系列 )
- Calvin Klein Performance( 時尚運動 )
此外,品牌也跨足香水、腕錶、眼鏡、家飾、鞋履等多個領域,持續擴展影響力。
2003年,Calvin Klein 將公司出售,並由 Italo Zucchelli 與 Francisco Costa 分別擔任男女裝設計總監。儘管克萊恩本人退居幕後,但他的極簡精神與品牌哲學仍深深烙印在每一季的設計中。
縱橫時裝界近四十年,卡爾文‧克萊恩被譽為「美式時尚的象徵」。他認為現代美國風格應是現代、極簡、舒適、年輕且富有活力。這種風格之所以具有全球吸引力,正因它與現代都市人的生活節奏相呼應。
「 紐約不是典型的美國城市,而是典型的國際都市。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生活方式上越來越相似,這讓我的設計能夠跨越國界,與他們產生共鳴。」
Calvin Klein 的設計特別關注現代女性的生活型態。他筆下的女性,既重視內在心靈,也懂得享受生活;她們忙碌卻優雅,堅強又柔軟。
克萊恩為這樣的女性創造服飾——輕鬆、自然,卻從不失精緻與高雅。
他心中的「Calvin Klein 女性」並非遙不可及的性感象徵,僅僅只是散發著清新氣質、真實而迷人的現代女性。
從一名懷抱夢想的年輕設計師,到締造時尚帝國的傳奇人物,卡爾文‧克萊恩以簡約的線條、前衛的理念與永不妥協的態度,改寫了美式時尚的定義。
卡爾文‧克萊恩以極簡之名,挑戰了時尚對「繁華」的依賴;以性感之姿,重新詮釋了身體與自由的界線。
在這個充滿喧囂與變化的時代,Calvin Klein 留下的最大遺產,或許不是某一季的流行,也不是一個品牌的帝國,而是一種態度 : 極簡並不代表空白,反而更像是對真實生活的極致理解。
資料參考 : Wiki、ck-taiwan、Vog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