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六・第三章〈海燈鯤〉
主題:聲之歸海・萬息同潮
地景:風燈地盡頭、海原、海燈層光帶
氛圍:蒼藍、緩光、靜與哀的交融
【一・風燈盡處】
海風止於霧。
凌川走到風燈地的盡頭, 海在前,霧在上, 灰白之間,有微藍的光。
他停步。
鹽在腳下鳴脆, 像遠雷又像呼吸。
【二・巨鯤浮現】
海面忽起長鳴。
霧光翻湧,一座巨影浮起。 其形似島, 背滿萬盞風燈。
燈光隨浪搖,
每一盞都閃爍著不同的頻率, 如萬息同拍, 如文明最後的脈搏。
那是海燈鯤。
牠的眼深如潮口, 呼出之氣,化為萬語之浪。
【三・聲之歸】
第一聲,來自村民。
「那牆塌時,我們喊了『安』。」
「灰太重了,聽不見回音……」
第二聲,是澤民。
「河霧裡的鼓,還響嗎?」
「有人還記得橋那邊的燈嗎?」
第三聲,韓獵。
「人與屍,孰有罪?」
「若天地無法定名,那我不再審問。」
第四聲,藻渺。
「我以靜為息,不以言為生。」
「願風記住錯拍之處, 因為那裡才有心跳。」
第五聲,慧澄。
「灰經無字,
唯聲可渡。」
第六聲,木梢。
「還笑嗎?這世界的木頭也該燒成灰了。」
第七聲,是雪鶴。
「呼吸吧,
不為活, 為記得。」
萬聲重疊。
海浪隨之起伏, 如巨肺在吸吐。
【四・凌川之聽】
凌川跪於海崖,
胸中氣息與海浪同頻。
他聽見他們的聲音並不分明,
但每一次浪起,都帶出熟悉的呼吸節奏。
他抬頭,看見海燈鯤的背上,
萬燈光點如星河。 那些光交錯變換, 有的明,有的滅, 像眾人一生一息的時間。
「你們都在嗎?」
他低聲。 風沒有答。 海只是更深地亮了一瞬。
【五・鯤之吐息】
海燈鯤的胸腔鼓脹,
如整座海欲言。 當牠呼氣時, 海面閃起萬道細光, 每一道光都化成短短的句子。
「牆已灰,路猶在。」
「聲即人,息即生。」 「別再回頭。」 「風會記得我們。」
光字升空,在霧中漸化為雨。
雨落無聲。 灑在凌川臉上,帶鹽味。
他笑了。
是苦,也是歸。
【六・章末】
海燈鯤緩緩沉入深海,
萬燈隨之黯滅。 霧仍在, 海仍藍。
凌川站於潮邊,
風拂過他髮, 像是那一口雪鶴的息, 又似萬民最後的聲。
他終於明白——
聲不是記憶, 是人願意留下的節拍。
他向海行去。
海水淹過膝、過胸、過肩。 他閉上眼, 讓最後一口氣交還給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