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櫻花鉤吻鮭|台灣國寶魚的冰河記憶與重生奇蹟
從冰河時期遺留下的冷水魚,到新台幣兩千元上的國寶象徵——這條只棲息在大甲溪上游七家灣溪的櫻花鉤吻鮭,不只是台灣唯一的冷水性淡水魚,更是一段關於生態演化與保育奇蹟的真實故事。
🧬 櫻花鉤吻鮭是誰?台灣唯一的冷水性淡水魚
櫻花鉤吻鮭是台灣的特有亞種,亦是全台唯一的冷水性淡水魚。
牠與日本的櫻花鱒(Oncorhynchus masou)同屬一種,卻因地理隔絕演化出獨立基因,成為台灣獨有的魚類,被譽為「台灣國寶魚」。
🧊 冰河時期的倖存者:孑遺生物的故事
櫻花鉤吻鮭是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
當時海平面較低,日本鮭魚曾沿溪流南下遷徙至台灣高山溪流繁殖。隨著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牠們被阻隔在山區,逐漸失去洄游能力,演化成陸封型鮭魚。
🏔 七家灣溪的祕境:櫻花鉤吻鮭唯一棲地
台灣山勢陡峭、河流短急,僅有大甲溪上游七家灣溪擁有適合牠們生存的冷水環境。
谷關與德基水庫之間的地形斷層更使其無法回到海洋,形成了封閉的淡水族群。
這裡如今成為保育研究的關鍵棲地,也是觀察櫻花鉤吻鮭的唯一地點。
🐠 外貌特徵:櫻花般的紅色印記
成魚體長約 30 公分,體側有 9 個橢圓深斑與 11–31 個黑點。
背部呈青綠色、腹部銀白,繁殖期時雄魚體側會轉為櫻紅色,下顎彎曲上翹形成「鉤吻」——這正是牠的名字由來。
💞 愛在溪谷:每年秋天的生命延續
櫻花鉤吻鮭每年10 月至 11 月進入繁殖季。
雄魚展現鉤吻姿態、雌魚於淺水河床拍尾築巢產卵。受精卵約 40 天後孵化,幼魚誕生於清冷溪流中,象徵著台灣高山生態的延續。
⚠️ 保育危機與希望:從 200 到 15,000 的復甦之路
由於棲地受限、氣候變遷與人為干擾,櫻花鉤吻鮭一度瀕臨絕種。
1995 年野外僅剩約 200 尾,經過政府與學界長達 30 年的努力,至 2023 年族群數量突破 15,000 尾,創下歷史新高。
最終目標是讓牠們能完全於自然中自我繁衍,不再依賴人工復育。
💵 文化象徵:從溪流到鈔票的榮耀
櫻花鉤吻鮭的稀有性與象徵意義,使牠登上了新台幣 2000 元鈔票背面。
這不僅是對生物多樣性的致敬,也代表台灣在生態保育上的國際典範。
更多有關國寶魚的資訊,請至我們的島了解更多。
📣 行動呼籲
就像櫻花鉤吻鮭在高山溪流中持續閃耀,你的品牌故事也值得被看見。
🌿 用精準圖文幫你做行銷 —— 從 SEO 關鍵字、Discover 架構、圖文策略到故事包裝,一站式完成。
📩 歡迎留言聯繫我,讓你的內容成為下一則 Discover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