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往對「紀念公園」的刻板印象是會設置笨重傳統的地標圓柱或牌樓亦或是歌功頌德的紀念碑,但近期政府設置的紀念公園與公共建築因邀請民間優秀景觀建築設計公司共同投標,有越來越多出色耀眼的非傳統設計官方空間應運而生。
位於桃園市平鎮區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就是完全跳脫傳統,採用現代藝術地景式手法塑造歷史事件的紀念空間。這是台灣第一座以「乙未戰爭」為主題的國家級歷史地景公園。紀念在1895年為了捍衛家園而犧牲的客家義勇軍,結合歷史記憶、客家文化和現代景觀,兼具教育、休憩與歷史意義。
註:1895 年,大清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於是爆發台灣人抵抗日本接收統治的「乙未戰爭」。雖然最終以日軍鎮壓告終,「乙未戰爭」後來也被視為台灣各族群攜手保衛家園的象徵。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於2022年啟用至今獲獎無數,包括2022中強台灣光環境獎、iF 設計獎、2023 MUSE Design Awards(美國謬思設計大獎) 、2023 全球卓越建設獎等等等等。
很值得好好逛逛拍照、帶著孩兒們介紹台灣抗日歷史,兼具遊玩與教育價值,更可結合中壢平鎮的眾多美食安排輕鬆半日遊唷!
公園特色:
- 乙未之環:公園的核心精神象徵是一座環狀的跨橋,以「圓」為設計理念象徵族群融合與團結,也連結被馬路分隔的兩塊綠地空間。


- 清水模美學建築:以清水模打造的「紀念之牆」,牆上特別設計數枚孔洞,是戰爭的象徵,孔洞透出的光點悼念犧牲烈士,像天際的星星。 紀念之牆環繞著無邊際水池,池中央的樓梯往下走是記錄戰爭歷史的「展示館」,採用簡潔的清水模工法,搭配採光天井和玻璃帷幕,螺旋圓形空間很有攝影效果。




- 共融式遊戲場:園區綠地區域設有多樣遊憩設施,例如山丘型攀爬牆、磨石子滑梯、鳥巢式鞦韆及沙坑等,適合各年齡層兒童。

- 光影設計:夜間的公園經過精心規劃的光影設計,呈現截然不同的空間氛圍。「紀念之牆」夜間的洗牆光營造強烈的肅穆效果。

晚上更美的「乙未之環」跨橋,橋底下的燈光以客家藍染為靈感呈現漸層效果的藍色,命名為「靛染光環」,很有神秘感!投射的燈光倒映無邊際水池,行成圓弧型光圈,身在寧靜的氣氛中,其中講話都不敢太大聲。


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
- 地址:桃園市平鎮區復旦路二段119號(1895乙未保台記憶展示空間)
- 開放時間:
- 公園:全天開放。
- 室內展館:每週二至週日09:00–17:00,週一休館。
- 導覽:提供預約導覽服務,適合團體深入了解乙未戰爭的歷史。
- 停車:公園附設地下停車場
⛰️🍩📷🏃🏻♀️➡️🌲☀️🥃
謝謝你看到這裡,歡迎點擊愛心❤️、留言💬及分享,你的鼓勵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內容,歡迎追蹤起來,就不會錯過其他文章喔!也歡迎來FB找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