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貝璐(William Peel),即英屬香港的第18任總督是也。在委為港督之前,貝璐同樣出仕官學生,並長期曾在英屬馬來亞的各政體中擔任過公職。
貝璐的前任港督金文泰(Cecil Clementi,1875-1947),先於至新加坡履新,出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兼駐馬來亞最高專員(俗稱“欽差大臣”)。貝璐和金文泰憑藉著各自的過往經歷,在全球大蕭條的時代背景下,相互亦在接下來的不同環境中,主導並影響了殖民地往後的政策。
由於貝璐於1930年至1935年間曾擔任過港督,其個人事跡也多爲人所知,筆者就略過。無獨有偶,視貝璐在各地的貢獻和紀念,香港有貝璐道(Peel Rise),其任職過的前海峽殖民地檳榔嶼(Penang,今檳城)和新加坡,仍立有與之爲名的道路;前者為華、英文不同名的太子路(Peel Avenue),以及沒有華文譯名的後者,Peel Road。
Sunway Velocity 左側的啤律路牌。-攝於2025年7月14日。
貝璐曾任馬來聯邦輔政司之故,吉隆坡故也有一條以貝璐爲名的主幹道路,華人取粵語(廣府話)譯爲“啤律”(Peel Road,今為Jalan Peel),與葛京路爲鄰。啤律兩旁昔日為占地甚廣、以大多數華人爲主的非法木屋區,後來經過清拆和重建為政府組屋,木屋區早已走入歷史。
啤律的盡頭銜接蕉賴路(Jalan Cheras)直下,便是MRT馬魯里站(MRT Maluri),此帶如今已是黃金地段,也是雙威威樂城(Sunway Velocity)的所在地;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目前已高樓林立,以及為大量中國餐飲和商店進駐的地帶,此外便是又一外勞聚居地。

貝璐和郝德傑肖像。-“The Straits Times ”,8th Feb 1935,Pg11.
昔日亦有貝璐/啤律為名的中學,是位於啤巷(Lorong Peel)的啤律喇沙學校(La Salle Peel Road),1993年改制後,已改以吉隆坡第二任市長命名的耶谷拉迪夫中學(SMK Yaacob Laatif),反之,巷内新建的服務式公寓,卻繼之以貝璐(Peel)為名。
巧妙的是,葛京退休後繼承輔政司者,便是貝璐於1935年卸任後,繼任為第19任港督的郝德傑(Andrew Caldecott,1884-1951),原先也是在馬來亞任職多年的資深官員。在赴港之前,郝德傑曾調任海峽殖民地輔政司(Colonial Secretary),並於金文泰提早退休後,代理海峽殖民地總督兼最高專員職約9個月。
然而吉隆坡并無以郝德傑命名的道路,除了香港,新加坡以郝德傑命名的,有私人住宅區“加利谷山”(Caldecott Hill),以及該區的地鐵站名-“加利谷站”(Caldecott MRT station)。

雪萊路路牌。-攝於2025年7月14日。
反倒是繼郝氏任輔政司的雪萊(Malcolm Bond Shelley,1879-1968),卻有一條以其命名的路,即連接葛京路和啤律之間的一小段路。由於MRT葛京站B出口外,有行人天橋能步行至雙威威樂城,於是現今人們經常會忽略此路,其實就在天橋底,此路繼續通往另一側的蕉賴路(Jalan Cheras)為止。
從舊報章搜索到的蛛絲馬跡,雪萊最初是在雪州老古毛(Kuala Kubu)任職,後至霹州怡保任代理地方法官(acting magistrate);亦是一名馬來聯邦志願步槍團(MCVR)的中尉,於1915年新加坡印度兵叛變(Sepoy Mutiny)後,奉命參與和處理善後工作。

1930年海峽殖民地立法會大合照。坐者居中為時任欽差大臣金文泰,時任財務官的雪萊於右二,金文泰左邊者為輔政司史考特。金文泰後方為時任立法議員、歷史學家温士德(R.O Winstedt,1878-1966),史考特後方為同爲議員,後來的馬華公會(MCA)第一任總會長陳禎祿(Tan Cheng Lock,1883-1960)。-“ The Straits Budget”,16th Oct 1930,Pg11.
1924年,他前往新加坡出任海峽殖民地政府的代理財務官,隨後轉正為副,再晉升財務官職(Colonial Treasurer)。雪萊曾在海峽殖民地輔政司史考特(John Scott,1878-1946)出巡時,数次短暫代理過職務。
雪萊於1933年正式出任馬來聯邦輔政司職前,原本已升任霹州參政司,後調至雪州替告假的郝德傑暫代職務。其任職至1935年4月退休,結束其33年在馬公務生涯,由馬來聯邦財務官兼橡膠監管官(Controller of Rubber)雷克斯(Marcus Rex,1886-1971)受委接任輔政司。雷克斯是馬來聯邦改制前的最後一任輔政司,之後受委為霹州參政司,其亦是最後一任。

雪萊退休新聞。-“ The Straits Times”,5th Apr 1935,Pg11.
萬沒想到,馬魯里區的商業中心一帶,就有達三條主幹路,原來是以昔日的馬來聯邦輔政司命名;而間中的幾位,又與香港有聯係,甚至彼此都曾有過交集。比如金文泰和葛京的關係密切,同爲牛津大學的同窗校友,同時也是官學生出身,所以和金氏相處十分融洽,與其共事多年的雪萊,則對金氏頗有微言。
葛氏被喻爲是名溫文爾雅與和藹可親、精明能幹的官員,與同時期其他高官不同的是,葛京并無在海峽殖民地政府任職的經歷,亦被認爲是彼時少有的案例,憑藉的是其在馬來亞各州的豐富任官經歷。或許能者多勞,又於經濟蕭條之時被委予重任,使得葛氏的健康亮起紅燈,以致提早退休後不久即因病離世。

啤律和雪萊路周圍地圖今昔比較。-Kuala Lumpur Map,Survey Dept., Federation of Malaya No. 65 - 1957;Google Map.
藉此文,望各位下次若至這一商區逛街購物時,除了那些購物中心及地標,亦能記住路名背後,這些迄今仍存在的,對昔日制度和社會有過貢獻的歷史人物。
即使時過境遷,人們已逐漸將其淡忘,只留下不知其來歷的路名,甚至日後亦有可能因發展或政治因素,就像曾經位於宜家原址的、以吉隆坡富商張郁才(Cheong Yoke Choy,1873-1958)命名的社區路段,現已完全消失,無以取代。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分享和留言交流。此外,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和啓發,歡迎給予小額贊助,支持和鼓勵我能持續研究和撰寫更多好文:https://buymeacoffee.com/yoengji】
參考文獻:
1)李系德,<吉隆坡竟有“剝皮路”?>,“星洲網”,2020年3月9日。
2)Robert Heussler,“British Rule in Malaya-The Malayan Civil Service and Its Predecessors,1867-1942”,Connecticut:Greenword Press,1981.
3)潘醒農,《新加坡指南》,新加坡:南洋出版社,1932年。
4)‘Mr A.Caldecott Transfer to Singapore Now Confirmed’,“The Straits Times”,23rd May 1933,Pg11.
5)“Pinang Gazette and Straits Chronicle”,21st December 1912,Pg4.
6)‘The Council Appointments in Malayan Civil Service’,“The Straits Budget”,18th April 1924,Pg9.
7)‘Local and Personal’,“The Straits Budget”,2nd October 1925,Pg1.
8)‘Local and Personal’,“The Straits Budget”,3rd January 1929,Pg1.
9)<繼金文泰爵士之後,馬來聯邦總務官威廉皮爾爵士升任港督>,《南洋商報》,1930年2月14日,第6頁。
10)<明正五日史督赴雪蘭莪>,《南洋商報》,1930年12月31日,第6頁。
11)<代理輔政司雪萊氏將被任聯邦總務官>,《南洋商報》,1931年1月23日,第6頁。
12)‘OAG Tour’,“The Singapore Free Press”,23rd April 1931,Pg11.
13)<霹靂邦駐劄官雪梨氏十月履新>,《南洋商報》,1932年1月14日,第7頁。
14)<馬來亞政府高級官員大調動>,《南洋商報》,1932年3月4日,第7頁。
15)‘Mr J.E.Kempe’,“ Singapore Daily News”,16th January 1933,Pg4.
16)‘A Sultan Protest’,“The Straits Budget”,21st September 1933,Pg4-5.
17)‘Rubber Control’,“The Straits Times”,19th May 1934,Pg11.
18)‘Mr M.B Shelley’s Retirement’,“Pinang Gazette and Straits Chronicle”,25th March 1935
19)‘Chief Secrataryship’,“The Straits Budget”,11th April 1935,Pg11.
20)‘Mr Shelley Retires in Singapore Today’,“The Straits Times”,5th April 1935,Pg11.
21)‘Mr Shelley’s Memories of Malaya’,“ Pinang Gazette and Straits Chronicle”,6th April 1935,Pg11.
===
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nfinitesouthfront
Buy me a coffee(短文精選,衆籌/捐獻平臺):https://buymeacoffee.com/yoengji
交流與合作,邀稿、邀約、打賞,請私訊:sawtan1987@gmail.com
## 原創内容,歡迎分享連結和引用,禁止未經許可及未註明文章出處下複製、改寫或轉載,抄襲或模仿創意概念,及使用於商業用途,違者必究 ##
#jalancochrane #sunwayvelocity #juscomaluri #kualalumpur #kualalumpurhistory #maluri #葛京 #mrtcochrane #Williampeel #Jalanpeel #jalanshelley #malcolmbondshelly #郝德傑 #Andrew Caldecott #英殖民時期 #大英帝國 #馬來聯邦 #馬來西亞史 #海峽殖民地 #陳勇健 #federatedmalaystates #官學生 #英屬馬來亞 #britishmalaya #路名 #roadnames #malaysiahistory #香港 #港督 # smkcochrane #lasallepeelroad #木屋區 #政府宿舍 #無境南國 #商圈 #吉隆坡史 #參政司 #cheras #蕉賴 #jalancheras #金文泰 #cecilclementi #johnscott #marcusrex #海峽殖民地 #straitssettlements #singapore
















